八月末,九月初,一年一度的考证季节,这篇文章出在九月初,有点早了。九月初开始看书,脑袋不是太笨,跨级不大,轻松通过拿证;这篇文章是送给一拖再拖,到了一个能看到希望,但却水中望月,到九月底才行动的朋友,好了,开正题。
小编学的是文科,下面证书内容主要讲文字类占比较多证书。2011年第一次考证,人力资源师比较火热,跟风顺带报了一个,报名费480,很是心疼报名费(大学生活费一月800多),九月报名,十一月考试,中间有三个月时间,小编是一个时间观念不是很强的人,玩过了金秋九月,浪过了烂漫绚烂的十一校园,到了十月中旬,时间已所剩无几。书本还是白的,怎么办?在传统的考证观念里,看书——背重点——做真题这类,时间耗费较长,而教材加起来有500页之多,一个多月时间,传统思路,时间是一个瓶颈。
小编走的是另外一条不太寻常之路,先买了一本历年真题,先做了一套,得分37分,心里有点谱儿,差距是23分。时间是不允许把知识点抓全面的,那就先抓重点。小编把做的第一套真题的每一道题,用荧光笔重新标记到教材里,在教材里表明,2011年选择题考的是这里,多项选择题考的是这里,2012年单选出现在教材哪里,简答出现在教材的具体位置。真题标注从远的年份开始,先标注两套,这样小编的教材中就出现了两条龙脉,小编已这两条龙脉为基础,先把龙脉背下来,真题考点为一个基本点,扩展到段落,把真题所在段落看一遍,多选和简答在其出现的上下寻找类似会出题点,以此把教材粗看一遍,此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做第三套真题,得分47分,差距13分,再次真题标注。第三套真题标注完,教材看的范围扩大为小节,即考题所在小节,并将与真题类似肯能考点标注,然后再将标注点看第二遍,第二阶段完毕。
第三阶段,做第四套真题,得分56,差距四分,再次标注。标注完后,扩大所看教材范围,由小章节扩大到大章节,到此,教材已基本可以通看一遍了,并猜测标准可能考点,进行真题识记,此时达到的状态,真题已全部烂熟,因为已经重复了三次。
第四阶段,做第五套真题,62分,及格。此时心态已放轻松,标注,进行真题强化,先将教材真题标注点重复,再将猜测考点包含进来,最后有时间,再把教材通看(粗看),收官。
小编在考试现场出了点叉子,第一科选择题,小编当时强迫症有点,涂卡总是要涂成实心原点,导致涂卡时间过长,125道题,涂了95道,当时也没有那么绝望,因为感觉还有过得可能,因为我准备的也算很充分呀,嘿嘿。最后选择62,这就是实战的证明,很不好意思的说。
在后来的各种考证中,小编基本是依照这个思路,屡战屡胜,当然,失手过一次是因为......这个不重要,最后总结:文科性质的考试,历年真题重复的很多,因为教材就那么厚,考试大前提不变,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考点,不重复不可能,所以这是小编理论的一大支撑。
以上是小编个人的一些实战经验,愿对奋战在考证一线的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好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欢迎留言交流,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