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相当之有意思,有意思到我一拿起这本书翻了两页就决定要借走了,属于一见钟情类的书籍。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是非常有特色的,用文字素描出费先生(看完这本书觉得崇敬万分,值得用「先生」二字)的侧影,其次用墨绿色的边框(图片有色差)看起来也相当有味道。
可能我手上拿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博雅双语名家名作」,所以它的目录也做得十分的古色古香,十分舒服。
正文部分的排版也做得十分高雅,中文部分大概就6寸左右,大概就是电子阅读器的阅读屏幕般大小,字体用的是黑体,虽然小了一点,但是也相当清晰。
值得一提就是本书封底的「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翻译书单,我知道的书如《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已如雷贯耳,和这些放在一起的也一定并非平庸之作,所以我也将这份书单放在了我的待阅清单之中。
本来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乡村经济文化的介绍,读过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的主题其实不限于中国乡村,还包括了费先生关于教育、学习、文学等方面见解,如果读得认真一点,就可以从这些见解中可以窥见费先生专注的态度和高深的造诣,虽寥寥数笔,但已勾勒出费先生丰富的知识轮廓,这本小册子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这本书出版于1947年,距今已经有67年,但这些文字看起来还像是新的一样,经典的价值就在于此。
阅读经典当然是相见恨晚的感觉,但不曾错过也算是人生幸运。
这本书只有十四篇文章,看起来有近200页,中文其实只有九十多页,但我读得很慢,一是这本书带我进入了一个对我来讲是新的领域:乡村社会学;二是费先生用的四五十年代的叙述形式,为准确的描述,他不得不去创造新的词汇,读着读着须回头再看看;三是我觉得这本书的信息量挺大的,值得去咀嚼思考。
接下来,我会对这本书做一个长长的读书笔记和思考,算是对此书的一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