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希望有勇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据说这是临终五大遗憾之中最普遍的一个。
其实人人都想活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甚至只有少数人能遵循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愿意去活着。大多数人只能心生羡慕,佩服他们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却认为,其实只要我们真的愿意,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活出跟现在截然不一样的人生。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关于阿德勒哲学的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由日本岩见一郎、古贺史健合著,他们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拥护者和践行者。提出“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也就是说你敢于被别人讨厌,那么你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从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工作、恋爱、结婚、生活。
书不算厚,190页左右,我是花三天时间读完的。书中提出的“目的论”的观点,颠覆了我一贯秉持的“原因论”观点,我一直都认为我们之所以有不如意的现状,都是因过去的某些事情或某些人所“造成”的。其实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已然改变不了的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或思考……
贰
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写就,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觉非常亲切,有很深的代入感。有时候会冷不丁把那位内向、自卑、怨气、沮丧又希望有所改变的青年当成是自己,从而由他代言,跟睿智的哲人展开激烈辩论和思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荡涤。
生活给我们的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大多与时间、金钱、人际关系有关,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上的。作者利用阿德勒的理论体系,试图通过主人公、一位愤世嫉俗的青年的觉醒,把人们从现实中的束缚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的自由。
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哲人跟青年说,重要的其实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对弗洛伊德的“归因论”重新判断,我们之所以觉得是过去影响了现在,那是因为我们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去强调它的作用。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人生最主要的束缚。阿德勒甚至强调:“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我们很多的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
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年少时,对于自己不想参加的各种培训班,不敢表示出半点不满;对于自己不想上的大学,不敢不依着爸妈的意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敢不顺着父母的安排;甚至于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对象,也不敢忤逆长辈的意愿。
不想再呆在小地方度日如年,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却又沉湎于现世安逸、岁月静好的虚假舒适里,不敢或是不想作出任何改变。生怕开弓没有回头箭,万一混不成功,就贻笑大方了。
向往大城市的活力和繁荣,认为闯过了世界才算青春,却不敢迈开半步去追逐自己的理想,哪怕买张动车票去北上广玩上几天,也因种种借口而搁置。我们就在不甘和畏缩中不断地纠结着,不敢太出格,当然也不会太出彩,于是蹉跎了青春,辜负了人生。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和事,都爱藏着掖着,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我们都不得不屈从父母,都习惯依着世俗,都喜欢讨好别人,注重所谓的规范规则,唯独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被世俗所谓的成功所束缚,觉得只有当上领导、做了老板,嫁上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颠覆,才算人生真的开始。但是现实却与目标相距甚远,于是不免失意彷徨,从此一蹶不振。
而阿德勒的哲学则强调当下的意义,只有懂得珍惜此时此刻,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人生,其实就是一连串的刹那,并不是把起点和终点简单连起来的一条直线。我们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远大目标,匆匆忙忙赶路,而忽略了路上的绝美风景。
叁
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想得到社会认可、别人肯定,希望受人欢迎,害怕被人讨厌,于是深陷于取悦、付出、让步甚至是牺牲之中。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而唯有思想独立、人格健全、心灵自由,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不怕批评,不怕指责,不怕出格,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只有分清了自己和他人的课题,与人情和世俗保持明确的界限,才能让我们挣脱牢笼和羁绊,使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只有福杯满溢,才能悦己达人。所以你不必一味去讨好别人,不必一味去迎合别人。
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想要自己的人生有所改变,但一时又找不出解决办法,不妨阅读一下这本《被讨厌的勇气》,让我们随“青年”和“哲人”慢慢走入阿德勒思想,走进自己真正的内心,逐渐获得追求幸福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