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很多关于爱情的美句,却也总是看过了就忘记了,唯独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刻,而且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能一字不落的背出来。
那是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书里面的一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一个电视剧里,听到了就觉得很好,然后就写在了空间里,竟然就有很多人以为我恋爱了,纷纷留言取证。可见这句话对于表达爱情真的很合适。
那会儿我就只觉得这话很好,至于张兆和是谁一点都不关心,沈从文先生的文字我也看得很少,只是知道很美丽。
夜里睡不着,突然又想起来这句话,就想好好搜搜看看。也就是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沈先生是那样一个痴情的人,也会那样自卑而又热烈的爱一个女人。按理说一个女人一生中能得到这样炽热而又持久的爱情必定是很幸福的,而他们也可以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他遇到了张兆和,一个可以跟他白头到老,却没有办法给他爱情的人。所以注定他一生的悲惨基调。
一个出生于名门的大家闺秀,一个只有小学文凭,当过几年兵的乡巴佬,这样的混搭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可是对沈从文来说,爱上了就配上了。他们相差八岁,但是他们相差的又岂止是这八岁。
如果这场男女之情来自两情相悦或许会容易一点,可是偏偏襄王有意,神女无情。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爱情使男人变成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不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做奴隶算什么,就算是做牛做马,被五马分尸,大卸八块,你也是应该豁出去的。”
沈从文碰到张兆和的那一刻,他就决定豁出去了。起初他用自己的文字编制成一篇篇动人的情书向张兆和发出爱的邀请,结果石沉大海。
追求张兆和的又岂止他一个,有的时候张会一时间收到很多情书,对于张来说,沈从文不过是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
她为那些追求者编了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沈从文是青蛙十三号。老实说有才气的男人通常都是很吸引人的,那个时候的沈从文也算小有名气,可是对于一个不爱你的人来说,你的所有名气都不值一提。
他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他开始曲线救国,求助他人。张兆和的舍友,甚至是那时做校长的胡适先生。结果也没能带给他什么好消息。
胡适对张兆和说“他顽固的爱着你!”张兆和的回应是“我顽固的不爱他。”
“胡先生只知道爱是可贵的,以为只要是诚意的就应该接受,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被爱者如果也爱他,是甘愿的接受,那当然没话说。他没有知道,如果被爱者不爱这献上爱的人,而只因他爱的诚挚就勉强接受了他,这人为地,非有两心互应的永恒结合,不但不是幸福的设计,终会酿成更大的麻烦与苦恼。”
张兆和能这样想,其实是很正确的。因为不爱,所以拒绝。可是沈从文像是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一样,转不出去。
死缠烂打式的追求总难免让人厌烦,对于沈从文的追求,张兆和也是厌烦的。但是最后终究还是接受了这个人。情书,那些满是优美文字的信件算是最大的功臣。
沈从文是满心欢喜的,终于得偿所愿,能跟心中的女神,那个使他宁愿做奴隶的女人朝夕厮守,白头到老。
至于爱不爱的,不知道他有没有认真追究过,也许是追究过的,因为他说过一句话: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还不如说爱我写信!
他都明白,张兆和更明白,她最终接受的是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写的信。世上最悲惨的爱情莫过于心心念念的人因为你的附属品而选择你这个人。
如果两个人的事情到结婚为止,不管之前多么辛苦的追寻,婚后幸福生活也算是圆满了。毕竟,日久生情也是有的。哪怕这种情多半不是爱情,只是感情。
可是这个世上最缺德的就是如果了,这种假设最不靠谱。因为就有一种人不爱就是不爱,时间也没办法奈何。
张兆和就是这样的女人吧。婚后的沈从文依然爱得很炽烈,不曾减少半分。他依然写情书,或者是家书给妻子,文字依然很美丽,很动人。
他说:“我一个人在路上,看什么总想到你”;他说:“有上万句话,有无数的字眼,一大堆的微笑,一大堆的吻,皆为你而存储在心上”;他说:“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他说:“我到家中见到一切人时,我一定因为想念着你,问答之间将有些痴话使人不能理解。也许别人问我:你在北平好!我会说:我的三三脸黑黑的,所以北平也很好。”
女人都是感性的动物,很容易被感动,尤其是男人的情话。但是就是这么别人听说了都难免动容的爱情都没有打动张兆和半分。
“尽管说话总是温言软语,但是丝丝寒意仍然从张兆和回避与沈从文相见的说辞中渗出来!”
她拒绝跟他生活在一起,拒绝去探望他,甚至在沈从文自杀未遂,精神抑郁的情况下也不曾很好的停留在他身边。她不爱他,却为他生儿育女,操持生计。她为了不让他自卑,不让他去借钱,实在困难,会自己向娘家伸手。
即便是最后沈从文跟高青子的精神出轨,她也保持了一个大家闺秀应该有的姿态。她称赞高青子,说她很美。没有任何干涉。我不知道沈从文毫不避讳的告知妻子自己的出轨是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有几丝试探?试探自己在她心中的位置。如果真的有,那么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令人伤心的。
其实他对高青子的也许无关乎爱情,他只是太需要人理解,欣赏,在爱的人那里得不到,这个时候恰好有这样的一个女子,还是个美丽女子理解自己,欣赏自己,难免会有所动摇,会在情感上产生依赖。不算是背叛吧!
沈从文跟张兆和携手了一生,但是一生也没有得到张兆和给他的爱情,即便是最后,张兆和也只是觉得沈从文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
不是深爱的人,而是稀有的善良的人。有人说世上只有白头偕老的婚姻,但是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
但是对于沈老来说,他的爱情是天长地久的,因为他一生都无比炽热的爱着自己的妻子。而对于张兆和,她只得到了白头偕老的婚姻,却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爱情,或许是有的吧,如果有,那便是最好。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这是表白,也是宣誓。
可是我要说的是:如果真是不幸,到底是谁的不幸?谁的不幸更居多一点?张兆和也曾经自问过: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个人觉得,但凡张兆和肯回应沈从文那么一点点爱情,我觉得他的一生不会是这么悲惨的一生。因为有爱,所以会在精神上支持他,从而理解他,守护他。
守护这个东西不是男人的事情,如果两个人是相爱的,守护必然是来自双方。不是单纯的待在身边,而是递出一只手,把温暖传过去。沈从文或许一生都没有得到张兆和真正的守护,都没有得到来自心爱的人爱的守护。所以觉得他不幸。
但是又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可以跟爱的人相守一生。
如此说来好像张兆和也挺不幸,跟不爱的人相守了一生。可是她好像又是幸运的,被一个男人心无旁骛,无比炽热的爱了一生。
所以幸与不幸真的是说不准。
我羡慕他们的爱情,却也不想有如同他们一样的人生。我虽然也特别期望被一个男人爱护一生,他也会写美丽的文字给我。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不爱的人,我断不会像张兆和先生一样,因为贪恋他美丽的文字去选择跟他共度一生。
“生命都是太薄脆的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得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这是沈老的话,在这里我借用一下,不是认同他死心塌地的追求不爱自己的人,而是要说,正因为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葛藤才不愿有任何勉强的去接受一个人。
我们可以拒绝一个人的爱情,却不能剥夺一个人幸福的权利,如果我们不能给,就干净利落脆的让给别人。爱情是最容不得心软的,一心软就有了悲剧的可能。如此看来,我似乎比张兆和先生更不近人情一点,但是现代社会怕也难找像沈老这样痴心的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