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问题我们提到影响执行力的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叫做“激励”,而一提到激励,可以想像的是很多管理者的一头黑线。为啥会有这个情况呢,对号入座一下:
1、公司没什么激励政策,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
2、激励来激励去,没激励就不干活了?!
3、激励变福利,多了不讨好,少了更不满意。
我们来看看“激励”到底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激励的对象都是谁?不同的激励对象有什么不一样的激励策略。
激励,就是组织及其个人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及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及其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来自百度百科)
这个概念中的激励涉及四个方面,奖酬,工作环境,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而目的则是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总的目标是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所以在激励之前,你的目标是什么?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是否明确?
我们举个家庭的例子,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问题。壮壮已经上小学了,他的家庭组织为了他上学能够取得好成绩付出了很多资源,报班、父母陪伴与辅导、课外资料等等,但是壮壮的学习仍然处在班级中游。壮壮妈妈(组织领导)对这个结果不满意,所以加大了激励政策。进班级前十有奖励,退出班级前20则面临惩罚,一开始似乎有点作用,壮壮使了使劲儿,前进了2、3名,但很快又回到原点。于是妈妈又再一次明确了标准,语文、数学、英语给出了最低期望目标,已经绩优目标,多一分,少一分都会有相应的奖惩。壮壮似乎又有了点动力,但好景不长,期末考试时壮壮又回到了原点,第15名。
怎么办?这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问题,个人目标模糊但组织目标清晰,所以个人虽然在为组织目标服务却无法持之以恒。而组织过多的强调了奖惩,却没有在行为规范,环境等问题上作改善,一味的激发,缺少了引导、保持和规范的动作。
回到壮壮家,妈妈和孩子在目标上是不统一的,孩子的目标一定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老师还说了壮壮是一个积极思考,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而壮壮对自己的认知也是只要考到中游就可以了,没必要在前面,在前十好辛苦,而且废了好大的力气也没前进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妈妈爸爸(组织)应该更多维的培养孩子(考核员工),而不单一是从“成绩”来衡量。
家里就一个孩子尚且如此困难,何况是团队。在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以下几个部分:
1、不断明确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强化目标概念;
2、奖为主,环境塑造,行为规范为主要管理动作,罚为辅。
3、激发员工个人目标之后要给予实现目标的方法,并帮助员工保持固化成绩,形成良性循环;
4、奖励的方式要有不同的针对性。新员工、基层员工及时奖励;骨干员工季度奖励加表彰;管理团队年度表彰加延迟奖励加授权加大;管理核心团队未来发展收益。原则就是,越是核心的人越要延迟满足但奖励等级则与延迟满足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