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同学会》是一档很不错的谈话类节目,两位主持中,梁冬幽默,吴伯凡渊博。且话题新颖,内容充实,“古今中外,信手拈来,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化繁为简,别开生面,独辟蹊径,妙趣横生”,值得每期必听。
节目是每周二、周四更新一期,我通常会在下班路上把它听完。毕竟句句精要,所以听得很仔细,哪怕错过一句,都会回放重听好几句把它补上。他们每期谈论的话题都能让我消化好久,同时也值得写出好几篇文章来诠释。说实话,我很佩服吴伯凡的学富五车和梁冬的谦逊幽默,总想着,以后也要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今天的听的是第65期《平行的孤岛》,大致是讲互联网表面上把所有界限打破,其实反而构建了更多壁垒,不同的人被动的被分成不同的小撮,他们之间像平行的孤岛,貌似是同种人,其实不是同类人,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这是个值得写篇文章来深入讨论的,等某天想不到写作话题时,可以拿来仔细延展。
不过,今天我想写写梁冬在谈话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尝试把这个高深的佛教用语浅浅的诠释一下。
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界,代表凡夫世界;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代表轮回。所以,这句话字面的理解为:脱离凡夫世界,不在轮回之中。
请不要往神佛上靠,倘若以迷信的思想理解它在描述神仙般不在凡界,不在轮回的人物,那就大错特错。与迷信无关,它寓意的对象是人的思想。也就是说,思想超脱,能够打破所有藩篱,打破所有界限,随时在不同的境界中自由切换,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真正意义。
昨天的文章中说过《庄子》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散文集,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其语言高度浪漫化,汪洋恣肆,令人拍案,更是因为文章之中蕴含的哲理精辟独到,发人深省,其中,就有着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相似意义的描写。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一段是庄子对“小”与“大”对比的论述,并为这种比较感到可悲。之所以有比较是因为有所待、不自由,没有跳出自我思想的界限,因此,庄子会觉得可悲。
而后,庄子又说: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是“逍遥游”之意的体现,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方法:忘掉自我,顺应自然,无意求功、无意求名而无所待。
可是,为什么只有忘掉自我,顺应自然,无所待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难道不是消极而不知进取的吗?
当然不是。忘掉自我,顺应自然,无所待是为了跳出思想界限。只有跳出界限,思想才能自由翱翔。尼采说:
“人类出生时已经生活在监狱里,监狱的围墙是自己的目光最远处。所以让自己自由就要加长自己的目光。”
注意,尼采所说的监狱,是人类自我思想的牢笼,监狱围墙是目光的最远处。也就是说,你的自由来自于你是否自我设限。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打破自我设限,那么,如何打破?尼采的答案是加长自己的目光。
但是,一个人如果一直把目光丢向最远处,那么他永远也达不到最远处,因为永远盯着远方会让他永远不知道什么才是远。目力所不及并不是远,自我思想之外的思想荒原才是远,“无远”才是远。倘能如庄子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忘掉自我,顺其自然,无所待,便能够跳出自我思想的界限,达到“无远”的境界。
这样看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无远”。没有藩篱,没有界限,没有间隔,来去自如,随时切换,当是“无远”。
文以载道,我们至少能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和“无远”中提炼出三个生活中的“道”:
首先,不要“我执、我慢”,不要执着,不要傲慢。大多数时候,执着和傲慢来自于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但此时倘能跳出自我,以旁观者的心态来观察,便能发现自己这份自我以及虚妄的执着,带给了我们的只会是诸多麻烦。
其次,告诉我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涯随有涯,怠矣。”生命有限,知识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随无限的知识,必然会让自己精疲力竭,毫无效果。但是,倘若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般“无远”的思想,那么便能超然于知识之外,以自如、全局的视角审视自己与知识的关系,如此,便能在求知中占据主动地位:它实实在在的只是大千世界的一束鲜花,我采到它会高兴,采不到亦无妨,花在那里还是花。
再次,告诉我们,假如想创业成就事业,机会依然很多,只是有时候我们看的角度被固有的身份、价值观、世界观束缚,导致看到依然是普通世界的模样,因此始终无法发掘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是看问题方式的限制。不管是创业者还是其他人,每个人在对待每件事时都应该警戒以固有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无远”,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方式看它才能让我们更有效的解决问题。
我用片面的,略微世俗的手段粗略地解读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或许存在错误,但并不妨碍它正向的指导我的生活。生活虽表面上“无远弗届”,但处处充满壁垒,只有学会用“跳出”,“无远”的角度来对待,才能掌控大局,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