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庸”
“中” 是准确、恰好的意思,“庸” 则是正常和可持续的意思。由此可知,中庸绝非平庸之意,而是做任何事都恰到好处,给自己留有余地,可持续、可维系、可发展、可调整,以使自身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和最有希望的状态。
过犹不及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子贡)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我们知道,做事不达标是不好的,因此,通常我们都会要求努力努力再努力,从而在做事的时候没有注意掌握好一个“度”。很少有人在做事情前会沉下心来先认真思考——“这件事我要做到什么程度?”
“师” 和 “商” 是孔子的两个学生,前者做事过于拼,经常把事情做过了一点,而后者做事则经常不达标,于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就问孔子,这么看来“师”是不是比“商”好一点啊,孔子却回答说“过犹不及”,也就是说,孔子认为,过了也是一种不及格,做过了和不达标的效果是一样的。
说到这里我颇有感触,这个道理正正戳中了我的痛点,我就犹如“师”一样,经常把事情做得“过分”了。举个例子,我下班后晚上7点在野球场打球,打了3个多小时后决定自己加练多一会儿,在练习过程中由于某些动作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效果,于是就不肯收手,结果两三个小时过去了,这时候已经来到凌晨1点,而我明天还要早起继续上班,原本很好的锻炼过程被我糟蹋成“伤身过程”。
因此,在做事情前可以“严肃认真”地想清楚要做到什么程度,把握和拿捏好一个度,即使最终事情做得不够完美,有些许遗憾,但该收手时就收手,人生有很多机会,不要局限于当下。换个角度看,留下遗憾就是留给自己一些余地,给自己进步的空间。
见好就收,允许缺陷存在,给自己一些“容错率”,反而可能会创造出其它的可能性,从而令事情达到另一种效果,这种效果可能和你预期的不一致,但它确是好的,是最佳的状态、最有希望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恰到好处”。
以直报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论语·宪问》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 “以德报怨”,就是别人对你使坏,你反过来还对他好,这种行为通常被贴上“善良”、“高尚”等诸如此类的标签。但是,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样呢?别人给你一巴掌你反过来亲他一口?
孔子认为,“以直报怨” 就好,别人害你,你通常不太可能对他好,但你应该保持正直,不做害人的事情,守好自己的本分。“以德报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免显得太过了,在这个时代俗称“装逼”。同时你更不应该去害人,害了人就让你和害人的那些人变成了同类,即孔子经常说的“小人”,同时你给自己留下的余地就少了,以后容易遭人报复,此非“可持续”的行为,而中庸的“庸”就是正常、可持续的意思。
因此,“以直报怨” 就恰到好处,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两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没有打错,我要说的就是 “两”思而后行。我们经常听说“三思而后行”,再三思考后再行动,这样显得谨慎、理智。孔子就笑了(给个眼神你体会下):“再,斯可矣。”,也就是他认为想两下就行了,不必事事都三思。
一个人做事要是非分明,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处理的就处理掉,什么事都磨叽半天,纠结犹豫,优柔寡断,这样容易给别人制造麻烦,对自己也不利。
“三思”,太过了,“一思”,未免欠缺考虑,“两思”,恰如其分,乃中庸之道。
中庸,一种极致的适当,一切都恰到好处。
-- 公元贰零贰零年玖月拾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