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以前就读过有关钱江潮壮观景色的描述,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体验。一天,突发奇想,于是开启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恰巧出发的这一天,天降大雨,我们沿沪昆高速再转到常台高速一路飞驰。路上车辆很少,只有我们在执着地冒雨前行。雨滴接连不断地落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象小溪一样流向后方。我们就好像驾驶着一艘小船在汪洋大海中行驶。
到达海宁盐官古镇的时候大概在10点左右。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离观潮的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左右,于是我们前往几个比较有名的景点参观。
小雨淅淅沥沥依然下个不停。跟以往人来人往热闹的情景不同,今天游人很少,整个古镇笼罩在濛濛细雨中,尤其显得宁静祥和。
海神庙就在观潮公园附近,占地四十余亩,耗银十万两,具传说还是雍正皇帝亲自掏腰包修建的,专门祭祀“浙海之神”。庙内还完好保存有雍正帝和乾隆帝两位皇帝的大型汉白玉御碑,分别为《海神庙记》和《御海塘记》的碑刻,可见当时对海神庙的重视不凡。其建筑风格为宫殿式,红色围墙,黄色琉璃瓦,肃穆端庄,气度恢宏,不愧为“江南紫禁城”,彰显着帝王之气。
陈阁老宅位于盐官小东门直接的宰相府第风情街上。陈阁老宅是清代大学士陈元龙的故居,他曾经高居清代的相国。清代相国又称阁老,所以其宅第被称为“陈阁老宅”。民间有关乾隆身世之谜与陈家千丝万缕的传说,使得这座地位显赫的宰相府第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途中偶遇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的小伙子们,正在拍摄有关海宁盐官古镇的纪录片,我们有幸充当了临时演员,体验影片的拍摄过程,不亦乐乎。
金庸书院是按照清代嘉庆年间的安澜书院的建筑格局设计修建的,内有亭、台、楼、阁,颇具古典园林风格,也是研究金庸先生作品的重要场所。
书院收藏有儿时最喜欢的金庸先生15部武侠小说作品,号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顿时感到侠气冲天,心潮澎湃,不知大家能说的出书名吗?
国学大师王国维故居离古镇有点远,即使经历了无数时局动荡,古建筑仍然保存的完好。王国维先生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学、考古学等方面成就卓著,曾应召为清故宫南书房行走,食五品俸禄。还曾任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为近代罕见的杰出学者。故居位于远离闹市的清净之处,一代国师便隐身在此,潜心研究学问,不由得心怀敬意。
一日之内,我们竟然在盐官古镇欣赏到四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具有帝王气度的海神庙,官位显赫的陈哥老宅,幽静素雅的金庸书院,还有清静简朴的王国维故居,是皇权使然?官位使然?职业使然?学术使然?值得我们去思索。
不知不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其他的景点比如花居雅舍、晴雨楼等没有时间参观了,我们得尽快赶往观潮公园免得错过观潮的最佳时间。幸运的是,当天入园的游人很少,我们也很快找到了观潮的最佳地点,静候。
海宁潮又称钱江潮,是世界一大奇观。钱江潮的成因除了跟月、日引力影响有关外,还跟钱塘江口的形状象喇叭状有关。
我们是第一次来观潮,也不知道钱江潮到来的精确时间,都怀着激动的心情默默注视着江面。极目望去,在很远的江面上隐约可见一段稍微突起的波浪,很象一对排列整齐的鱼儿向我们游来,然后又慢慢消失,仿佛潜入了深深的江底。再一会儿,又有一段稍大的波浪缓缓而来,仿佛一列威武的舰队徐徐前进着。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出现了一条、又一条波浪,由远而近,由小变大,再变小,然后又慢慢消失了。心中默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钱江潮吗?好像一点也不惊险啊!
就在此时,远远的水天相连之处突然涌出了一条白线,横在江面,宛如一队战马飞驰而来,愈来愈近,愈来愈大,潮头推拥着,发出阵阵鸣声如雷,顷刻之间,涌到眼前的江面,高高的潮水足有三四米高,犹如万马奔腾,气势蓬勃。曾有诗赞到:”钱塘一望波浪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看到如此波浪壮阔的情景,我们不禁大声高呼起来。此时此景,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摄像和照片也无法记录下来即刻的心情,只有将这一刻珍藏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无怪乎,多少名人墨客争相来到盐官观潮,正应验了一句古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亲身经历才能领会书中无法传达的意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