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影响力比莫言要大,为什么莫言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而金庸连矛盾文学奖都拿不到?
难道功夫最高的都是武林盟主吗?真的不是。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首先你把金庸的影响力放在了第一位。其次呢,你又把影响力和获得诺奖牵扯出想当然的联系。再次,拿金庸和矛盾文学奖做比。(wm197049)
这是貌似有联系却在不同范畴的几个东西。我们首先看看诺奖。
诺奖的章程规定各国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推荐书每年1月1日前交瑞典文学院,11月1日前后公布选拔结果。授奖一般是因为某作家在整个创作方面的成就,有时也因为某一部作品的成就,如法国作家马·杜·加尔因长篇小说《蒂博一家》,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因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赛特家史》,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因长篇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而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标准一共有5个,第一,要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第二,作品候选人的标准必须是在前一年有举世瞩目的工作成就;第三,不考虑国籍;第四,必须在文学上有极其出色的贡献;第五,作品必须趋向于理想主义色彩。奖项与国家无关,是授予得奖者本人的。诺贝尔奖不仅重视纯文学作品(诗歌、小说、剧本),文学领域其他类型的作品也可以获奖。
至于金庸的东西和莫言的东西,究竟怎么样,只能说术业有专攻,从不同的层次演化剖析了同样的社会而已。论二者的思想深度,论作品画面的广度,还没见过哪位有过深刻剖析和长篇大论。
至于金庸的东西和莫言的东西究竟谁的更符合诺奖,有一段资料为证:
金庸先生曾经在1996年的时候就拒绝过香港地区文学团体对自己作品的推荐,2000年《江南时报》也曾报道过,金庸婉拒诺贝尔奖的提名。比较著名的研究金庸作品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曾经为金庸获得诺贝尔奖奔走过,然而金庸本人是非常抗拒的,所以最后只能作罢了。金庸曾经表示,不会为了这个奖牺牲信念!
那到底有没有给评委会送去过作品呢?其实96年的时候是想送《雪山飞狐》过去,但是估计在资格确认的过程中就会被毙了。这个问题不是说金庸写的不好,也不是翻译得不好。因为金庸小说中的很多语言非常有趣味,并有民俗化风格,再怎么翻译也会变味,本来非常流畅的阅读快感,经过翻译之后可能就变得非常低级了。同时金庸的作品还有很多非常简洁的文言词语,这些词语对英语的翻译而言更是一大难题!
总而言之,包括新近的网络文学在内,只要是文学,就是对人类生活和思维的诠释。怎么个诠释法,在乎作者的理解和讲故事工具、方式了,诠释得有多深刻,也受此影响。诺奖是个评价的标杆,但又不是唯一的标杆,非要把生动多样化的文学作品做一个子丑寅卯来评判,恐怕真是件难事儿。
反过来,对于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而言,他自有他的受众,更有他作品的特色,这些就影响力来说,莫言的东西真的和他不可同日而语呢。获得个诺奖,只能说明莫言的作品达到了一个诺奖认可的高度和口味。不妨碍一些人热捧金庸,不妨碍大众传播金庸。(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