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师弟师妹,由于被团委、学生会等字眼吸引,所以常常会挑选几个部门去面试,最终留任其中一个部门。但这些新生并没有对自己的部门生涯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从而也导致了在部门里只是瞎忙活,到头来,只锻炼了自己的一个能力—抗压能力,着实可惜。
我称这段时间为“打杂”时期,因为大多数学生干部在前一年的部门工作时间都只是听从部长活着更高级的领导,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工作和写不完的策划书。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这个阶段?我想这篇文章能够告诉你答案。
01
年轻人都想干大事,我也不例外。
刚进入团委学生会的时候,我也满腔孤勇,胸怀大志,深信自己以后一定会变得有实力又牛逼,而且很多人想认识我。
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傲气,踏入团委学生会的大门,刚进门自尊心就被劈了。
一开始是改文件改短信,一天恨不得能改十几分文件,发上千条短信,给各位同学、团支书以及各位副书记、主席。光是改文件、做PPT都要做到凌晨一两点,心中暗自委屈,我进入大学,来到团委学生会,一腔热血,难道就是来打杂的?
这还不算什么,我发短信给团支书过后,总会有团支书“遗漏”没看或者直接就“没收到”。犹记得有一次,全院的团支书都收到了,唯独有一位师兄事后说没发短信给他,一番争执过后,在他的被拦截信息里找到了。然而到最后,部长们却要我道歉,主动认错。原因是,不能让我们部门的形象受到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那次过后,我对我们部门,甚至对整个团委学生会失去了希望。没有一丝我想要的奖赏,只有不断的责骂与批评;没有一丝对委员的爱护,只有对形象的在乎;无法学到一门有益于发展的技能,只有繁琐枯燥的重复…
那之后的我,把一切能推的工作任务都推辞了,甚至萌生了退出部门的想法,但想想再坚持一段时间,我就能拿到聘书,就又咬牙坚持了下去。
从此以后部门的活儿是不用我做了,但是谁能弥补我内心受到的伤害,谁能补回我在部门浪费的半年多时间?
02
在团委的生涯结束后,我和几位小伙伴创建了兴趣小组(现在已经升为社团了),慢慢在学校的工作生活里待久了以后,我切实的体会到,一些小事,还是要做的。因为有些时候,大事轮不到你做,你也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做。
比如去年举办的一次社团大型活动,期间包括活动的策划、拉赞助、宣传等等,被分为了许多个大项目。那作为部长的我,就可以参与策划讨论,决定着哪些人该干什么,哪些人要配合哪些人做好什么事。
而这时,社团的新生们肯定不能参与策划,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策划,他们能做的,就只有服从我们的命令,去执行任务。当然,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这是就不禁想起,曾经的团委学生会里的领导,难道不会是现在的我吗;曾经的我,不也像我手下的新生们吗?
03
一个学妹刚入学生会,跟我抱怨他的部长。她说,“我跟她是为了学习技能、增长经验,结果她什么活儿都让我干。打印文件、做PPT、去隔壁部门借道具、申请课室……烦都烦死了。”
去年看到过一个大公司的CEO提出的一个观点,我一直都还记得。他说很多新人初入职场,总想干大事;对小事很不耐烦,不乐意去做。可是新人们不清楚,细节决定成败,在领导眼里,觉得你小事都做不好,还怎么做大事呢。
谁都有打印文件、申请课室、签名盖章的时候,但这些时候,大多是初入职场的时候。因为你刚工作,上头让你干这些小事,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你有能力去完成,但是领导不清楚另外一些需要更大能力去做的事情,你能不能完成。
如果你想做更多的事情,你必须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给他看,花费一些时间,将能力体现出来,并得到他们的认可。
如果你连申请课室、打印文件的小事情都做不好,你觉得他还会把重要的大事,交给你去做吗。
从小我们就听过这么一句话,切莫眼高手低。在此我补充一句,我们做事,要力所能及。
任何事情都不是白做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从小事做起。
04
刚进入学生会的时候,我根本没去申请过课室,要去找谁签名,找谁盖章,又要找谁选课室,这些我都不知道。最害怕的莫过于错过了负责人的上班时间,因为要跑好几个地点,又是在上课期间,为了成功申请课室,我甚至逃过课去找老师签名盖章。
后来工作做得多了,跟几个负责人混熟了,几个电话下来,课室选好了,申请表签好名盖好章了,就等着我去把表拿回来就可以了。
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我们的部长去申请课室时,还是得按照流程,跑几个地点,找几个人,才能成功申请课室。但是她能非常流利地搞定这件事。
这说明,每个人都亲力亲为过这件小事,我们也不能例外。
在此我只想跟在团委学生会默默奋斗打拼的人分享,量变引起质变,小事成就大事,要想做成大事,就先沉下心来把小事做好,才能有机会有能力去做大事。
你当然不是一个跑堂打杂的,你是一匹需要学习充电不断强大的黑马,当你充足了电量,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自然有更多重要的事等着你去做,也只能由你去做。
————————
我是道格,正在学习并践行时间管理,并分享自己的一些见解
如果喜欢可以关注我,也希望你能点一下赞~
让我们一起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