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晚清时期的旧书,但放之于今日仍值得仔细品味,静静沉思,认真自省。
作者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华生活22年,走访中国许多城市和农村,接触许多中国人民,列举众多事例描述当时中国人的27种性情,以外国局外观察者的身份相对客观、合理又极其尖锐、深刻的描述,读来压抑、震惊,直击灵魂,但限于作者传教士的身份、西方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有些描述也有失偏颇。
因为贫困,一年中极少吃肉,因为贫困,把病死牲畜当成美餐,因为贫困,舍不得浪费一丝一线一布……这些都源于贫困而非作者所述过于节俭。
异议也好,认同也罢,沉静后的反思更为重要,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是习以为常,浑然不觉,时过境迁,其中仍有许多植根于中华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无法改变。
如今,我们仍应认真读读此书,把它当成镜子,以此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