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学生发烧请假,我闲着没事,想写写演哥,这个念头已经不是第一次。
他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在北京。他刚到北京的时候一直吐槽北京的雾霾,几乎是要住不下去的节奏,按理来说,是时候回来广州了。可快一年了,丝毫没有要动的节奏。他说,北京环境是不如广州,但是北京有太多的课可以听,我知道,他舍不得回来。
去年2月,他辞职离开卓越。我以为他要去闯荡天涯,节节高升。后来啊,这孩子去北京没拼命找工作,而是拼命听课去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清华北大等高校的课程表,然后就挑定自己喜欢的课程,纯当个学生听课去了。看到去北京当旁听生的新闻不少,着实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还是第一回。
我多羡慕他啊,不是羡慕他这个举动,而是羡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且,去做了。在这个大家都追求车子房子追求迅速成功的时代,他在追求自己。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足够自信,才足够撑得起自己现在的梦想。
我以前总爱标榜自己的热爱,但到了见过一些真正热爱的人,例如我尤克的老师,湛江街舞团的老师,写书的玉洁,还有演哥,我才知道自己曾认为的非常努力只是别人的日常。他们的爱是装在心底里的爱,是行动的爱,是不为别人的爱。
演哥有一个非常老人家的行为,早起。我曾经看到他一条消息,说是今早起床的时候由于头痛,想眯一会,谁知一眯就是把八点多,后悔内疚。我的天,看到的时候,我心里真有无数匹马在奔驰。至于对自己这么刻薄吗?八点多起来就已经是浪费时间了吗?这很演哥,他确实是一个很惜时的人,所以后来我在想,心里有热爱的东西是不是就舍不得也不应该浪费时间去睡觉?
现在的我有些习惯纠结的时候找演哥,因为他从不观点偏颇。我觉得身边能做到中立去给你分析的人并不多,当然也不是只有演哥一个。但是像琴姐说的,他很会掐中你的矛盾点。对于我这样一个后知后觉又没有全局观念的人,演哥真是非常有必要的存在。很多时候我看了信息没回,是觉得说进心里了。话不一定要回,懂了就行。像演哥说的,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关联。
哥,那份课程表还在我的微信里,常常翻开去看。和琴姐好好在北京等我,我也要有给自己充电的时候,就等我有一天能完全走开完全放下了。
演哥曾发了一句被我们狂转的话:有这样一代人,他们热爱工作,享受忙碌,以加班为快乐,然后他们用一个字总结了一下自己快乐充实的一年:穷。
不管是穷还是富,也不要只剩穷和富。
如果今年有机会,要和显友兴卫苏琴细科去北京找演哥琴姐浪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