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孩子一起去附近的H S点排队做H S,队不是很长,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老奶奶,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还有一个应该是爸爸。
老奶奶在窗口的时候停了很久,应该有一两分钟,原来是她前面的一个老爷爷做完了,他老伴儿从后面走过来还慢吞吞的。我们都觉得不太舒服,因为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着她加塞儿。
老奶奶拿出证件登记的时候,那老爷爷就很大声说,让他老伴先做,这老奶奶就说我们一家三口要集中在一管里,社 区工作者说都是一管的,都一样。
老爷爷就很不满意,骂骂咧咧的,嫌弃老伴磨蹭,老伴说我得穿衣服啊。
小姑娘做完以后,那个爸爸就让那老伴儿先做了,自己才做。
我们做完往回走的时候,我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好几个人叽叽歪歪的,我也没太搞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家小朋友记性很好,观察力也很好,描绘了一下刚才的整个过程。我问了她很多问题,比如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是老爷爷,会怎么办,如果你是老奶奶,会怎么办,如果你是那个爸爸,会怎么看,如果你是社 区工作者,会怎么办等等。
她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个事情,其中3个观点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让我非常惊讶。
1.老奶奶并没有很大的情绪。她说的我们三个人想在一个管儿里是一个说法,委婉表达不想让那个老伴加塞。如果真的很着急或者很大情绪的话,就会占理大声地讲比如:“凭什么让别人等你那么久,这么冷的天!讲一点公德好不好!”
2.争执的核心在于老爷爷和老伴意见不统一。老伴驳了他的面子,没有先做,他很愤怒,只好把火发向后面这一家子。
3.爸爸的做法最得体。因为他既不能当面反对家人的意见,又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反对家人,就一言不发,用行动表明了谦让。
我只看到了社区人员说的10人一管,都一样,和稀泥,或者说这是我的工作性质带来的思维习惯,是赶紧完成任务,推进事情,谁对谁错不是太重要,因为本来也是小事。
仔细想了想,应该就是我的工作性质形成的我的惯性“心智世界”,形成了我的一套解释现实世界的逻辑框架。
而小朋友,还处在不断吸收外界信息,开放地感知世界的阶段,不断拓宽自己认知的过程。她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看到每个人的立场,还都能够给出合乎情理的解释,甚至还有结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生机勃勃”。
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孩子有足够安全的思考空间和选择空间,特别有成就感和掌控感,无论她说什么,我都觉得好有道理,给出了及时反馈。
我要向孩子学习成长型心智,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型及惯性,考虑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升维自己的思维空间。
另一方面,教练的思路就是不断提问,鼓励思考而非直接给出答案,今天跟孩子的沟通让我对这个部分有了更多的思考,以后在咨询过程中,要把“我执”降下来,更多地信任别人,相信对方有能力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我可以通过提问来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而非直接给出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我认为正确的答案,不一定适合别人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他们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解决方案,可执行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