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簌溟先生讲孔孟》中,有一句是不必跟自己作战,我突然间就触动很大。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为什么要放不开,跟自己作对呢?
网上曾经报导过一位妈妈因为辅导孩子作业,气到脑梗。辅导过孩子作业的父母都深有体会,要不孩子磨磨唧唧,要不一道简单的题讲上半天孩子一点反应也没,有时气到吐血,会质疑这是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现在我们这么容易生气呢?
跟自己较劲。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心胸宽广地接受不是自己期望中的事情呢?
人生,又哪能避开各种的痛苦。如果我们能够在面对一切困难、一切不如意时,能够泰然处之,那么,我们就能很好面对痛苦,我们生活中也就不那么痛苦了。
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痛苦看做人生的小插曲,以“乐”的心态看待他,或许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几千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乐,是孔子的处身之道,他的乐是发至内心,他的乐是不跟自己作战,不必说服自己,不必向外使劲,是由内而外的乐。
我们曾经念念不忘的人、痛到锥心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淡忘了,那么,如果放在曾经事情发生时,我们以乐的心态来看待这些,我们的痛苦是不是就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