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1989年3月26日,海子一袭白衣,手捧他最心爱的《新旧约全书》、《瓦尔登湖》、《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沿着长长的铁轨走在黄昏里,列车驶过,他纵身一跳……从此生死相隔。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1979年考入北大法律系,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北大毕业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从1982年至1989年,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麦地》、《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
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关注。在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一个诗人自杀了,他迫使大家重新审视、认识诗歌与生命。
朱大可先生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认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
关于海子的死因,普遍赞同海子生前的好友西川的看法。他认为导致海子自杀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自杀情结。海子曾于 1986年自杀未遂,他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在海子大量的诗作中也可以找到其自杀的精神线索,甚至还与友人谈过自杀的各种方式。
二是性格因素。他是一个简单、偏执、敏感的人,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三是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简单枯燥,相当封闭,致使他对人世间的温情和生之乐趣感受太少。
四是荣誉问题。和所有中国现当代诗人一样,海子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一方面是社会中某些人对诗人的不信任,以及某些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
五是气功问题。因为练气功导致他出现了幻听、幻觉,影响了他的写作,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六是感情问题。海子一生爱过六个女子,她们在海子流星般消逝的生命中出现过、闪烁过,不如意的爱情或许是导致他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是写作方式与写作理想。海子以燃烧自己青春激情的方式进行写作,同时把自己也推进了这个在写作与生活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的黑洞里去了。
海子自杀后不久,诗歌界相继而来的是骆一禾的病故、戈麦的焚诗自沉和顾城的杀妻自缢。有人说,海子推倒了一个诗人死亡的多米诺骨牌。
诚然,作为过程,海子的一生的确过于短暂。但他以自身的才华、对诗歌的贡献、对诗歌的虔敬赢得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久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