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生活,让大家渐渐放弃了做事的仪事感,让一些事变得随意起来,感觉少了几分严肃性和庄严性。
比如吃饭这件事。从用餐习惯就能大致看出这个家庭的相处关系。家人之间关系融洽的家庭,在吃饭时都会在餐桌上共同进餐,吃饭的节奏也相差不多,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亲密。有的家庭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仪式感,每到吃饭的时候,端着自己的碗,各自为政,自己找个地方吃完,之后再把碗放回厨房,遇到吃饭慢的人,一吃几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这种家庭家人这间的关系大多比较松散,没什么黏性。还有的男尊女卑的家庭,男主人不第一个动筷子的,其他人是不能吃饭的,这种模式在中国传统家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家庭大多都是专制型,家庭关系自然就是唯我独尊的。不过到了现今,这种模式还是少提倡的好,大家时间宝贵,都有一堆事,为了吃个饭,就要等男主人回家,其他人吃了饭还有事情要做,不能为了表示尊重而去浪费大家的时间。
再就是过年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对年夜饭比较重视,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饭,预示着来年美好的生活。所以每到过年,不管是出外打工的,在外上学的,在外工作的,都会尽量往家赶,都是为这顿年夜饭。
有的家庭对年夜饭是很重视的,就拿去年过年的例子来说,三十那天,我家大嫂因为要值班,可能会迟一些回家,所以全家人一直等到大嫂回家之后,才开始吃饭,虽然提前来电话说了让大家先吃,但是一年到头,平常可以不等,团圆的饭是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当大嫂回家后,全家才开始吃饭,父母看着一家人在一起团年,眼里满是欣慰。可有的家庭认为就是为了吃了一顿饭,不管人有没有到齐,到点了就吃。可是没有吃到年夜饭的人会很在意。我表妹去年过年就遇到了这样的窝心事。当天也加班,她紧赶慢赶五点左右到了家,当回家吃饭的时候,被告知全家人已经吃过了,看着剩下的饭菜,她恨不得把锅给砸了,心里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好像这个家里有没有她都可以。为这个事,表妹心里对公公婆婆记恨了好几个月。
我们国家的国庆节,是最有仪式感的一个节日。每年的国庆都是举国欢庆。特别是到了整年大庆的时候,国家都要举办大型的阅兵仪式,一方面对外显示中国的强大;一方面让国人想起新中国的来不之易,更会为现在国家的发展而自豪。这就是要举行仪式的潜台词。
但凡人们比较重视的事,大多都会举行一个仪式。做生意的有开业典礼;盖房的有动工奠基仪式;结婚的有婚庆仪式;死亡的有告别仪式等等。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就少了很多的仪式感。就餐的时候,没有餐桌就餐的习惯,随便的吃,感觉吃饭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不能慢慢的享受一顿美味。过生日的时候,和平常的一样过,你怎么不想一下,在你生日的时候是母亲的受难日,难道这天不能纪念一下父母吗?清明的时候,就拿着花向先人的墓碑一放,就结束了。难道这时候不应该把先祖的墓碑扫一扫,擦一擦,再添一把土,就这么急着完成任务。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更要慢下来,静下心来去为自己重要的事搞个仪式,去体验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