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亲密关系修习营019】
主题:生活的仪式感
看到今天这个主题感觉很轻松、愉悦,生活真的很需要仪式感。自我感觉自己也是属于喜欢有点小资情调的人,也喜欢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有意义。
但是,在一些节日或者自己以及家人生日的时候却很少用心去准备一些什么,这些特别的日子就这么轻易就过去了。最为遗憾的是结婚纪念日,我们从来都没有过过这个特殊的日子,很多时候就会想不起来这个日子,下个月就要到结婚19年纪念日了,今年可以和老公来个小小的庆祝,哪怕是互送一件礼物。
小时候除了盼过年就是盼自己过生日,特别是生日会特别在意,因为那是自己一个人的日子。但是,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妈妈根本没把孩子们的生日当做一回事儿,记得有一年过生日,中午兴冲冲回到家,期待有妈妈煮好的鸡蛋。但是,妈妈根本就没想起来那天是我的生日,于是,很伤心、很委屈地哭了。妈妈从小也是个缺爱的人,就在那种情况下妈妈还是没有去给我煮那个鸡蛋,现在想来如果当时妈妈再给我弥补出来我也会非常开心,还会能感受到妈妈的爱。记得当时我正哭的时候去了一个邻居,她和妈妈边说话边哄我说:“别哭了,晚上让你妈给你煮。”我感觉好像又有了希望,结果等到下午放学回到家,还是没有鸡蛋,但是,这次就不哭了,内心是失望,也许还有对妈妈的怨恨,也许还会觉得我在妈妈心目中不重要。长大后自己也会有那种无价值感存在,在很多场合总觉得自己是无足轻重的,也会静悄悄躲在角落里,自己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就好,那种张扬、那种肆无忌惮,对我来说遥不可及。
其实,长大后知道妈妈那样做也是她自己小时候没有被自己的妈妈温柔对待、好好爱过她,所以,她也不会用这么细腻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她从小到大她的妈妈也肯定没有为她过过生日,所以,直到现在妈妈对于我们兄弟姐妹,甚至她现在的孙子辈的生日她一样也记不住。记得今年四月份妈妈在郑州弟弟家带孩子,哥哥也在郑州,有个人周末正好是哥哥家女儿过生日,我就打电话问妈妈,侄女过生日她们去看孩子没有?妈妈说:“你哥嫂下午还带孩子来这儿了,我都不知道,提都没提。”当时,听见妈妈的话,我就很恼火,责怪妈妈以前孩子过生日你们不在郑州,这次你们在郑州也不想着给孩子过个生日。我为什么能记住侄女的生日,因为侄女的生日比我女儿早两天。我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我知道我内在当年那个没被满足的小女孩又跳出来了,我在为她“打抱不平。”她对妈妈的抱怨,其实我发泄的是妈妈当年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生日的事。
其实,妈妈根本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她对亲戚家的孩子都很大方,对自己孩子们和孙子们也很心疼、也很惦记他们。但是,在过生日这方面她好像几十年都是空白的。
其实,现在学习了知道小时候爱的缺失带给孩子的影响,在那一刻我一定是心灰意冷,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妈妈的爱,我对妈妈是失望的。那时候小内在肯定也不会想太多,但是内在那份不被爱的感觉会牢牢记在心上,
想起这两天在群里分享限制性信念的事,此刻我突然发现这件事也是我自己限制性信念的形成的一个原因。一次次盼不到妈妈的煮鸡蛋时那种无望、无助、无价值的感觉是不是都体现出来了?因为那时候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不能满足我的时候,我没人能去撒娇、能去求助,所以,那时候那个失望的我也是很无助的。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个危害,那就是当孩子这份感觉形成后,她在心里就会和妈妈有距离,但是,她内在对爱的需求和渴望是不会减少的,于是她就会去找其他人来弥补她对爱的渴望,于是就去找爸爸。那些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我们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爱太少,他们就去爷爷奶奶那儿找情感依靠,这样他们长大后无论父母对他们有多亲,他们也知道父母爱他们,但是他们的内心一直都拉不近和父母的距离,他们在爷爷奶奶身边可以肆无忌惮的撒娇,但是,在父母面前却总是会很拘束、放不开。而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很愿意和爸爸亲近,直到现在我都是和爸爸的关系特别好,妈妈对我也非常好,我对妈妈也非常孝顺,但总是觉得对爸爸的感觉不一样,从我的内心就会感觉和爸爸更亲近一些,和爸爸也会有更多的话说,和妈妈好像更多事有事说事,能够很贴心说话的时候也不多。
这件事这么小,而且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为什么我还能记得这么刻骨铭心,并且这件事的分享也不止这一次,只要有相关的分享这件事就会不由自主跳出我的脑海,那就是这件事当初给我带来的那份感受太强烈了。
所以,真的不要小瞧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每一件小事,你真的不知道你错误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多么深远的影响。我记得好像是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孩子他丢失了心爱的东西,他内在的伤痛不亚于一个寡妇死去了自己的孩子最心爱的孩子。
所以,当一个人真正有需要的时候,你给出哪怕一丁点儿的爱都是最宝贵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完全忽略他的需要,对他的伤害真的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在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日子,这种仪式感还是真的特别特别需要的,这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深度连接最有力的帮助。
这个主题提醒了我,今天就是中秋了,一个很美好的传统节日,我也可以有个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