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
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
不为而成。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大义】
宇宙之大,千品万俦。但是,天下万物虽然纷繁复杂,却有着同样的本质。这就叫,途虽殊,道同归。所以,一个体道而行的人,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便知道自然的法则。
走得越远,反而知道得越少。真正的圣人,不必亲身经历,便可知道,不必观察,便可明白,不必去做,便可成功。
【心读】
1.
人这一生,就像是一场旅行,一场心向彼岸的朝圣之旅。我们在凝溶无隙的黑暗中降生,又在布满云雾和荆棘的山林中踯躅前行。直到有一天,我们走上了各自的朝圣路。从此,路边的风景变得各不相同,前行的方式也显得迥然有别,但我们的灵魂却始终指向同一片光明。
我总是愿意相信,无论我们信靠怎样的宗教,无论我们凭着怎样的信念,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生活,只要我们心魂深处的那滴神性还在涌动,只要我们对“神圣”这个词还心存着敬畏,那么,我们终究会在同一个彼岸相遇。在那里,有花蕾在金黄的天幕下绽放,有和风从静默的天海间流过。那里的人们,安恬而又温暖,嘴角边总是凝着无言的慈悲。
这就是我们人类灵魂共同的家园和最终的归宿,无论它是“道”,是“空”,是“上帝”,是“至善”,还是“存在”。
2.
在老子看来,心灵是胜过实体的。或者说,心灵才是最终极的实体。“道”是先于经验的存在,同样地,也是超越经验的存在。
如果用今天的哲学理论来看,老子的哲学似乎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是,关于唯物和唯心这两个词,只是最近几百年才提出来的概念。在老子那个时代,根本没有所谓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其实,这个世界到底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谁也说不清楚,也根本没有定论。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争论了两千多年,到如今依然是个悬案。我认为,一个哲学家最终他选择唯心还是唯物来解释世界,取决于两点,一是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二是他个人的性格特质。所以说,唯心和唯物本无对错,只是选择的方式不同。
老子眼中的圣人可以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在我看来,其实是代表了一些拥有着独特的哲学悟性的人。这些人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体悟自己的生命,使得自己更容易从一些琐碎的是是非非中抽身而去。平常人只关注事件本身,而智者则会看到事件背后的意蕴。他们可以越过经验的藩篱,去直接把握“道”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