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说按听众的种类分为三种
(一)政治演说
1.作用
政治演说用于劝说和劝阻。
注释:“政治演说”原文意思是“审议式演说”,演说者在这种演说中对政治问题加以审议,提出劝告,这实际上就是政治演说。这种演说在公民大会上发表,听众为公民。本章以下均仿此译为“政治演说”。
2.内容
政治演说涉及未来的事,因为劝说或劝阻都是对未来的事提出劝告。
(后文,亚里士多德补充:政治演说也可以谈论现在的事。)
3.目的
在于指出建议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劝说的人认为是比较好的,劝阻的人则认为是比较坏的,其他一切问题,例如正义不正义,光荣不光荣,都是次要的。
4.分类依据:演说者都不在别的问题上争辩。
发表政治演说的人总是不理睬别的指责,只是否认他提出过不利的建议,或否认他阻挠过有益的建议;至于奴役无辜的邻人这样一件不正当的事情,他总是不闻不问的。
(二)诉讼演说
1.作用
诉讼演说用于控告或答辩。
“诉讼演说”指法庭上的控告与答辩,听众为陪审员。
2.内容
诉讼演说涉及过去的事,因为当事人都是就过去发生的事进行控告或答辩。
3.目的
在于指出行动是正当的或是不正当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是次要的。
4.分类依据:演说者都不在别的问题上争辩。
被告总是不否认他做了某一件事情,不否认他造成了伤害,而否认事情做得不正当,否则就用不着审判了。
(三)典礼演说
1.作用
典礼演说用于称赞或谴责。
注释:“典礼演说”原文意思是“炫耀式演说”,这种演说用于典礼场合(例如泛希腊宗教集会),多数用书面形式发表,少数当众发表,演说者卖弄才华,讲究风格,“听众”为一般人或阅读者。本章以下均仿此译为“典礼演说”。
2.内容
典礼演说最宜于涉及现在的事,因为所有有所称赞或谴责的人,都是着眼于现状,虽然也时常追忆过去,预测未来。
3.目的
在于指出行动是光荣的或是不光荣的,但也涉及其他一切问题。
4.分类依据:演说者都不在别的问题上争辩。
称赞人或谴责人的演说者总是不问那人的行动是有益的或是有害的;他们往往把它作为称赞的根据,说那人不顾自己的利益而做出了光荣的事业。
例如他们称赞阿喀琉斯,因为他帮助他的伴侣帕特洛克罗斯,尽管他知道这样一来他自己一定会丧命。在他看来,这样死去比较光荣,虽然活着是有益的事。
二、演说者必须掌握由三种题材构成的命题
(一)两个概念
1.三种题材:
指有益的或有害的建议、正当的或不正当的行动、光荣的或不光荣的行动。
2.命题:
确实的证明、或然的事情和或然的证明构成演说的命题,因为整个三段论是由命题组成的,而修辞式推论则是由上述命题组成的三段论。
(二)演说者要掌握的
既然不可能的事情不能是过去做过的,不能是将来会做的,
只有可能的事情才能是过去做过的,才能是将来会做的;
既然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和将来不会发生的事情不能是过去做过的,不能是将来会做的,
所以政治演说者、诉讼演说者和典礼演说者都必须掌握由可能的或不可能的事情、已经发生的或没有发生的事情、将要发生的或不会发生的事情构成的命题。
既然所有这三种演说者不管他们是称赞或谴责,劝说或劝阻,控告或答辩,他们都不但企图对上述事情有所证明,而且企图指出这些好的或坏的事情,光荣的或不光荣的事情,正当的或不正当的事情,比较起来是大是小。
那么,很明显,演说者必须掌握由事情的大小或比较大比较小构成的命题。
例如,什么是比较大的好事,什么是比较小的好事;什么是不正义的行动,什么是正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