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立不起来,中医,肯定没戏
中医的处境是众所周知的,它在当代中国相当尴尬。
医易同源,可以说,中医是易经思想的具体运用。如果我们不相信易经思想,中医就彻底失去了根据。如果不从原理的层面理解中医,中医的技术层面一定会让大家失望。
任何学问体系的建立,都会有一个假设正确的出发点。
西方科学,西医也不例外。我猜,它是建立在“人文主义”之上的,即把人视为世界的中心,宣传并相信人可以征服自然。从这个基础出发来认识世界,必然会否定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否定人本身具有的自然规律的存在。于是,人与自然,是两回事,是利用关系,是占有关系,是征服关系。不断发明精密仪器是对付外部环境的唯一有效途径。
易经思想的出发点,是气一元论,即万物归一气,气有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同一理,一通百通。站在这个基础之上,就认识万物的方法论来说,主要依靠系统间类比的方法,因为万物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也由同样的原理支配,既然万物一理,当然可以通过系统间的类比来认识它们。这样一来,似乎可以避免不断发展精密仪器的局限,可以更本质地认识万物。
确实,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就在这里,西医是用精密仪器来认识人体,而中医则是通过人体系统与大自然系统的类比来认识人体,当然得出的结论就完全不一样。
西医,通过精密仪器观察不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否定这种联系的存在,比如否定经络路线的存在。而中医则通过人体系统与大自然系统的类比认识到,既然地球系统主要是通过水循环来进行能量循环的,人是地球的一个缩影,人体的能量循环主要也像是水循环。由此得出了人体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就是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经络学说描述的就是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普遍联系方式。经络,就是交通要地,交通的管道,交通是要顺畅的,否则,就不正常,需要疏通,清理。
于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卦者挂也,阴阳八卦,阴阳五行,四季更替,取像类比,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可以模仿比照,建立联系,修正积累,形成独特的中医学问。
易经思想认为,万物归一。万物分解到最后都是同一种叫不出名字的东西,它无法用语言描述,真正的世界规律只可能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东西。后来,老子称它是道。
要正确地认识它,靠外在的观察是不够的,要靠哲学的思辨,或者说系统间的类比,因为按照气一元论,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只要认识了自己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认识世界的一切。
于是,观察天地的运行规律,气候变化,四季循环,都可以运用于对待身体的整体认识,人,就是小宇宙,无需无限细分。类比,模仿就行了。
从这里出发,上古天真论,四时调神大气论,经络通畅养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就都有了根据,也就都可以顺理成章了。
只是假设的前提不同,一切,都不同。
一切又都顺理成章。
就拿阴阳学说来说吧,你从西方科学的立足点之上来认识,它就是空洞的玄学想象。如果你回到气一元论基础之上来认识,阴就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成形状态,阳就是统一物质的无序状态,看不见的状态。物质由阳至阴的转化就是物质的产生过程,物质由阴至阳的转化就是物质的灭亡过程。阴阳学说在这里就成了描述物质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规律性的一门学问。既然是描述了物质运动的规律,当然就有其价值,而不是空洞的玄学。
同样,你站在西方科学的基础之上来认识五行,它们就成了五种本质不同的材料。而站在易经思维的基础之上来认识五行,它们就成了统一物质(气)五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正是有了这种统一性,它们之间才可以相互影响,相生相克。比如,木代表着物质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而金就代表着物质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它们根植于一气,体现的是物质运动的规律,当然是很实用的学问,而不是简单的空洞玄学。
显然,你要了解中医,就必须重新认识易经思想体系,否则,你还站在西方科学的基础上是永远无从理解的。气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它的存在。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才是中医的生死观。
用心体会到这一点,中医就不难理解了。
相信,不相信,只是人们的选择,很多事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个人体验,最为重要。
如果你的身体状态很好,处于上升期,不问东西,什么医都与你无关。
如果你有缘通过经络按摩,改善了睡眠,提高了对自我身体的影响力,你会对中医思想有一个不同的态度。
请问,你了解你的身体吗?你可以指挥你的胃,让它动快一点吗?你跟你的肝有交流吗?你能让它毫无怨言地为你排毒吗?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随意调动自己的身体,从来不会,也不知道去与我们的内脏商量,关心,安慰它们,直到它们用粗暴的方式向我们示威。
如果你想与你身体五脏六腑产生有效沟通,不必动刀,真的,中医有办法。
不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首先,体验,然后,学习,阅读经典,不看八卦信息,与志同道合者分享交流。
易经的学问,现代科学体系是二条平行线,世界观方法论都不同,几乎没有调合的余地,中医西医熟长熟短,是教授们的工作,让他们去争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