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突然的决定,至少从开篇那天我就这么想了。这个决定更加坚决,是在我昨晚通宵又读了一遍《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这本书之后。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给自己找形象上的寄托,说白了就是找一个你觉得和你很像的人,然后去了解他的生活,来对比你自己的生活,然后看一看,你到底缺了一点什么。
我最先找到的是《地球最后的夜晚》里的男主人公。说实话我没看懂这部电影,也不想去看什么影评和分析,我觉得一部院线片,它自己的情节架构居然没能让一半以上的人看懂并且惊叹,这是它本身的问题,不是我们观众的什么审美能力低下,这部电影本来就不该这样大肆营销并且拿自己所有的隐藏卖点作为噱头,这完完全全是它自己的错误。但电影里的男主人公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是他这个人的性格和思考方式,他有些精神分裂,看似勇敢但实际懦弱,傻子一般的无聊执着和天真无邪,当然,放在我这里,这都不是什么褒义词。
在「壹个逗号」的最后一篇推文里,我把自己推了上去。我说「我突然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正像那个高额头、无聊,有点平淡但无限分裂的男人,包括我自己」。这些话是我在观影途中点亮手机打出来的,这恐怕不是毕赣导演推出这部影片的真正意图,但我真的这么想。虽然电影里人物做的那些事情在我看来无比荒诞,但那些东西如果真的一股脑全都堆在你的头上,我觉得我和他没差,就这样。
后来我找到了路子野。路子野是韩寒笔下《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主人公,一个很神秘的人,他太深沉了,简直就是我正在走着的也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孩童时代没什么地位和能力,走到中年,踏着很多前行者的脚印奔碌;做过自己心爱的工作也拥有过自己心爱的人,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一点都不可悲;有属于自己说不完的故事和经历,做过很多事,有很多好朋友,也有过很多女朋友;没看透,但总是像真的看透了一样。
这也是我一直在读韩寒的原因所在吧,我走了将近二十年,真正佩服和崇拜的人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韩寒。
在写给我的信里,我的学弟学妹们说我是个骨子里向往自由的人,这没什么不对的。我曾经想过,做一个写作者,甚至做一个作家,用自己的文字带着很多人,他们不一定要是我的追随者,但他们一定要是我的知心者,我可以和很多人一起去追随我们这些人所要的东西——它绝不仅仅局限在什么金钱地位名誉声誉,我觉得那是一种生活吧,就是你觉得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绝不能失去的那些东西,在我看来,那是我的生活方式。
虽然我来到了江西这个我很不喜欢的省份,也来到了南昌这个我很不喜欢的城市,并且学着我已经没什么感觉的计算机,走在我最厌恶的一些破路上,它们的随便一个都可以随时把你的一生拉进设定好的时间机器里,然后麻木地不停运转,让你永远都回不了头。但我们很多人,我们根本就没有给自己那样一种跟着自己走的能力,可还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说,跟着自己走——这一点都不嘲讽。
这些话,已经憋在我心里很久了。高中毕业之后,我再也没能找到一个我真正喜欢的人,是精神层面的喜欢,它不论性别也不论年龄。有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术业有专攻的人,他们可能有的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写好一个庞大的算法,高数大物考到满分,或者唱歌跳舞无比在行,但你从不会真正佩服他们的,起码我不会,他们只是你的工具而已,哪怕是你用来放溢美之词的工具,不过这都没什么。
大学一年半,我走过很多城市的路,北京、武汉、上海、福州、丽江、香格里拉。不过我从没什么期盼,虽然我曾经期待着从它们之中可以找到一个真的不羁的人,离这个目标最近的一次是在丽江,缘分让我找到了那家藏得很深的客栈,客栈是一对情侣的,上海人,姑娘和男朋友来到丽江旅行,可能是被什么吸引了吧,就放下所有,留在这里开了这家客栈,和很多慕名前来的年轻人一起生活;其实他们没有什么神化的地方,但你就是会突然觉得,你肯定做不到,但是你向往。就是这种感觉。
最后一个是我刚刚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男生。他在知乎上连发了三篇长文章讲述他自己的感情经历,他说「我是一个有病且完美主义的人。我有偏执型人格,和人格分裂,我一直清楚自己的秉性,但是周围的环境和别人所谓超常的智商助长了我的自私和自负,我似乎一直比别人强,强到我自认为无所不能。和我这样的人成为伴侣,注定是一种折磨」。他没有匿名。
我很久都没有看到过这样毫不犹豫切割自己皮肉的回答了,但是它之中的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都让我觉得是在说我自己,我觉得我们没什么两样,起码在上述的这些方面。
是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无可比拟,这没什么可避讳的,想必我身边的人会比我更了解我一些。
他还说「我那么糟糕的一面,见过的人其实不多,无意间就将我的情绪化和一切负面情绪施加给了最亲密的人」,这一点错都没有。像我们这种人啊,其实很难相信谁,这也是他说的,也许是曾经相信过后来再也不敢信了,也许只信自己。我真正的朋友少的可怜,掰开手指头数也超不过五根。
我们都不是什么非常好的人,也不是什么特别正常的人。一旦你渐渐走进更大的城市并且融入更大的生活,你就会陡然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你完全不可理喻的人,你根本就受不了这些奇奇怪怪的奇葩,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恶心到你,我们理应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敬而远之。但相比之下你自己就太正常不过了,可能你走进更大的范围和更大的世界,遇到更多这些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人,你也会觉得见怪不怪。
我的朋友总觉得我是个可怜人,但我从不这么觉得,有的时候我倒觉得我身边很多人才是真的可怜人,他们自己也从不这么觉得。所以有很多时候我就会突然想简单一点,就简单一点,甚至单纯一点,把那些激烈的迸发都抛到脑后,我也想拥有那样一种简单至极的生活,一切黑白无彩色,用着MUJI的全套产品,养一只哈士奇和一只布偶猫,头顶的灯是微醺的淡黄色,这是我唯一能够接受的彩色。
然后拿着苹果的全套产品,全部选择黑白配色,一切从简。生活要简简单单的,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个人,莫名生活,无争吵也无怀疑,我可以简简单单地写点文字,更美好地是完成自己的梦想。我已经把自己的梦想排到清单的最后了。
话说回来,「壹个逗号」的产生和暂时消亡都源于此。
我产生做「壹个逗号」的想法已经很久了,那是因为我觉得我身边还是有一些爱文字的人。但是我产生干掉「壹个逗号」的想法也很久了,我慢慢觉得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最快乐也是最不快乐的一件事情,我讨厌一切分析也向往一切分析,这让人无法适从,索性就再见吧。
但是你要知道,它的诞生,不是我个人为了找到什么灵魂密友,我也不抱什么希望。在开篇语里,我很明确,我说我宁愿把这当作是一次旅程,或者是我们自己炽热的狂欢,然后,这里是一个不错的背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觉得我自己在这里的灯光下炽热,独自一个人跳舞,完全就是个跳梁小丑。它不是我的日记本,我也不想很多人看到我的日记,而且根本就没有很多人。
开篇语引用的那篇文章,是我在2017年十月写下的,我当时把它写给我当时爱着的那个姑娘。我没意识到我什么时候会爱上下一个女孩,但当时我觉得,总会有的,我肯定会在某一天忘记上一个并开始下一段,只是希望它来的不那么快,因为我还不想走,同时又希望它可以来得快一些,因为很煎熬。
时隔一年半的时间,我又来到了简书并且重新开启这个满是回忆的空间,希望你们可以留念「壹个逗号」并留恋它,虽然我知道你们从来都不会拿这样一个普通的公众号当回什么事情,那里有很多我算不上什么心血的心血来潮;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重新启动,甚至不知道它会不会再重新启动,因为它只有「不知姓名的李同学」和「李不惑」两个作者,而这两个人,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