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去了趟图书馆,带回三本书,风格迥异,跨领域,跨年龄,跨时代,都不想割舍,怎么办?
如果有条件,我就会把家安在图书馆边上。
十年前我实现了我的想法,我家的小区后门紧挨着新建的图书馆,我美美地享受了几年。
但书怎么也读不完,我开始焦虑。
我喜欢的太多,什么都不愿错过。
哲思类的书,看着入心。
诗歌类的文,读读美心。
散文类的字,个个贴心。
还有散散淡淡的小说,翻翻就很舒心。
时不时就带回几本回家,看得毫无章法。
今日捧着这三本书在手,已经读了半月。
《刻小说的人》是本书评,写得极好,已看完。今晚可以为其写书评了, 为写书评的书写书评,很好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高远。
《离骚全图》拿起来又放下,不知该怎么读,光是封面上,原著:(战国)屈原,宋玉;绘图:(明)萧云从,(清)门应兆,这四人都够我认识好几天。该怎么读呢?想读《离骚》之心久已,拿出当年抄《传习录》的耐性肯定能坚持下来,磨砺心智。
《给孩子的诗》以前就零零星星地读过,这次想为其写点什么,却无从下手了。北岛精选的每首诗都很喜欢,每首诗都可以延展出很多。怎么写才好呢,真正解读诗歌,为儿子编辑一套专属于他的诗集。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我要建立我的凡尘堂,时间太短,掰成两半也不够。精力不够,睡眠来凑,不可不可。
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精读一本书用一辈子都不够。《刻小说的人》似乎列出了一份书单,读过和没读过的都要重新拿起,写下我的感受。它打开了一个世界之门,这个世界很丰富。
阅读经典一直是心愿,没有尽头,永无止境。诗词歌赋欠缺太多,单单一个诗词大会都让我羞得无地自容,很多诗词都不知晓,这块非补不可。《离骚》是源,源始而启难难难。
诗歌是精灵,是本心,为其误终身都值得。诗歌的鉴赏亦非易事,难难难。
好在“岁月漫漫人未老,凡尘有娃磨时光。”
慢慢来,来得及来得及!
不要焦虑,不要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