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间重读《西游记》,对里面的很多细节产生兴趣,今天先说说唐僧。
遇到孙悟空之后,唐僧的形象开始生动起来,很多细节都很接地气,不再是之前高大上的“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陈玄奘法师”了。
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唐僧刚刚救了孙悟空,师徒二人过了两界山不多时,“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
见到老虎害怕是人之常情,唐僧也不过是在“马上惊心”而已,没有太丢人。问题是悟空用金箍棒打死老虎之后,唐僧反倒被吓得“滚鞍落马”,还咬着手指头说,“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想象一下这时唐僧的样子,躺在地上,关键是还“咬着手指头”,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突然意识到,唐僧怕孙悟空更甚于怕老虎。
悟空打死老虎,剥了皮之后,“把条铁棒,捻一捻,依旧象个针儿,收在耳里,背着行李,请师父上马。”这段话看上去好像没有多大意义,无非是描述了一下悟空的动作,按照师徒礼仪走了一个程序而已,实则不然!这段话为下文唐僧的表现做了很好的铺垫。
两人接着往前走的时候,唐僧在马上问悟空,“悟空,你才打虎的铁棒,如何不见?”
这一句是关键,重点不是唐僧有多细心,注意到悟空的铁棒不见了,重点是唐僧为什么这么关心这根铁棒?联系上文,“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可见唐僧怕的是孙悟空用这根铁棒照自己脑袋上也来这么一下子!
唐僧傻吗?当然不傻了!他随时考虑的都是如何自保!傻的是孙悟空,一点心机都没有,以为自己多厉害,还和唐僧吹嘘自己当年的本事。如果说这时唐僧才刚刚露出一点点心机的话,后面就明显得多了。
听完悟空介绍自己的金箍棒,“三藏闻言暗喜。”这里又为什么“暗喜”呢?直到悟空讲完自己有“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之后,三藏闻得此言,愈加放怀无虑,策马前行。原来是得知自己的这个徒弟如此神通广大,唐僧这才算是踏实了——不用再怕豺狼虎豹了!至于妖魔鬼怪,目前还不得知。“降龙伏虎”这个手段,后来还被唐僧拿来讥笑悟空,更加显出唐僧的凡人本色。
接下来,师徒两个又遇到六个劫道的山大王,唐僧的表现更是接地气。六个人“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唐僧听后居然“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唐僧见到吃人的老虎还能坐在马上,见到只劫财不劫命的强盗,而且身边还有神通广大的徒弟的时候居然吓得如此狼狈。什么原因?因为行李里有比命还重要的东西——通关文牒,就是护照。唐僧心里很清楚,没了这个,就算去了西天也没用!所以才会被吓成这个熊样。
再看唐僧和悟空的对话,悟空说“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换成现代的话就是“悟空,你耳朵不好使啊!谁劫谁啊?”
顺便说一下,这几个劫道的山大王说话倒也老实,“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他们只劫财不劫命,倒真是“行好心”。
孙悟空也搞笑,回答得倒也得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
另外,这几个哥们人虽笨点,名字倒是很有深意。“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黄帝内经》的《素问篇》说,人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没有爱。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这六个强盗把人的七情六欲用来做自己的名字,也够有深意的了。或许作者就是想用这些强盗来代表困扰唐僧的身体上精神上的种种障碍,却又偏偏不把七情中的“悲”、“恐”、“惊”,六欲中的“生”和“死”放进去,是否有更深的含义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