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难得室友齐聚,便招呼着喝自制的艾茶,艾茶加熟普加白茶。小小的茶包,今晚喝出了不同的味道。
第一泡略苦,室友A的第一描述却是甘,喝了两泡后再喝开水,连水也是甜的。不过她也提到入口略苦,大众不一定接受。同时茶包的形式,多半不会用功夫茶冲泡,而是大壶泡。说者无意,却启发了我。
最初的设计是茶包,虽不太环保,但一是考虑方便平时没空传统泡法的人代饮,二是做为拼配茶,小袋泡方能保证每道的比例一致。好在有玉米纤维材质的茶袋,可以降解。
这期间,林林总总从网上买了十来种“艾叶茶”,产地集中在山东、河南和湖北,价格不等,每一款味道不同,乃至叶型也不一样。好几款的口感不苦,反倒有些甜,青草味。然而买的时候都是写艾叶茶,一开始有些懵。但直觉是虽然甜的口感好,功效难保。今天截图给一位网友看,回复说甜的那几款属于蒿草(萎蒿);不同于艾草(艾蒿)。
所以后面还是倾向于一款产自蕲春的艾茶,采的当地艾茶品种之芽尖,但由于工艺简单,口感较苦,给后面拼配带来了挑战。艾的比例多就苦,比例少效果打折,一直难以取得平衡。
而且因为是茶包,平时自己试喝多是放在保温杯,有时泡久了浓度高,苦味明显,就像喝中药,体感一般。期间也有过盖碗冲泡,但多是另外搭配散茶,比例略不同,口感也不似今日,总不能满意。
而今晚是取茶包,用功夫茶泡法,快速出汤,头三泡以艾的滋味为主,不算太苦。四泡后以甘甜为主,喝到七泡,还有回甘。同样的比例,两种泡法,截然不同的口感。
想起前阵子喝过某品牌的高原艾茶,他们在贵州有自己的基地,原材料很地道,生态的高原艾尖加上当地的红茶,口感很好,价格小贵。一泡的比例中,红茶为主,艾很少。
如此,茶包的形式多是大壶久泡的场景,艾茶的比例可适当再少些。而传统泡法的场景,更宜小泡散茶装。以场景的调整,带动形式上的调整。
站桩第144天
桩法:正桩40分钟,倒桩5分钟
息法:降阴0分钟,升阳0分钟
心法:点亮心灯,让每个生命自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