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写作已成为一种习惯,每日一更也没甚压力。我跟同是写作爱好者的朋友说:“文章的量已不成问题,开始要考虑质的问题了,遣词造句、思考的深度等。但我的原则是,不会为了追求爆文,而使用那些粗俗不堪的网络红词。”
昨日收到一位简书读者的来信,大概内容是虽然喜欢我写的文字,每一篇都会读,但是开始心不甘情不愿了,看多了抒发个人感情的文章,希望我能写一些更有料的,例如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文章。
读完她的简信,我的内心是蛮受冲击的。首先是非常的感动,没有想到原来有人在默默地如此地支持我,而且还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其次,她提出的问题令我不得不认真的思考。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很个人的事情,想抒发情感也行,想说说故事也行,只要不是反人类反社会,并能引人向善便可以了。我只考虑到自己写作的心情,忘记了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也就意味着一定会有读者,不论多少。那么我就要抛开只满足自己写作欲望的想法,而要与读者有互动,并且能给他们带来好的东西,不管是一种想法,还是一些方法。
我一直不敢称自己是在写作,而戏称为码字。我的确是在认真地去写,也用心地去作,里面有我的思想,有我思考的结果。但是,当中还有太多太多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
碰巧近日在阅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虽然这只是一本谈美学的书籍,而且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他的一些想法,放在今天可能会有一点点的改变,但也无妨这位大师睿智的呈现。其中一篇讲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里面又提到如何成为一位文学家,我且理解为如何进行写作,他给的建议是非常中肯的,倘若我想继续在写作的道路上走下去,我觉得那都可以成为我的金科玉律。
“每个人都可当文学家,不要把文学看作高不可攀,只要努一把力,就有可能成为语言艺术家或文学家。
先生极大的鼓励了我们这些有着一颗文学心,但不忘妄自菲薄的年轻人。当我进行写作前,我总会顾虑,怕自己无法把想法表达,词不达意;怕自己用错字词,贻笑大方;怕自己不能坚持下去,废了大好的开头。
然而,我竟未曾想到,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语言,沟通交流,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接收各种各样的资讯,还有很多文学大家给出的具体详细的建议。思想时刻动荡,各式的文学工具,文学材料轻易而得。我只需要拿起笔,动起脑,尽情地把思想转化为文字。
但也并非是写了便可成为文学家了。当中还要“努一把力”,那么如何去努力?
1、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先生谈到,语文就是我们的“器”,那么语文又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语法、选词、造句,先生指出,多数人的毛病是“用字不妥,行文不顺,生硬拖沓,空话连篇。”
对于前面的“用字不妥,行文不顺”,我是深有体会,有时候自己写出的文章,过于随意,有时候为了追求自认的艺术感,语法错乱,颠三倒四,还一边沾沾自喜。错别字太多,“的地得”乱入。这些都要改。
另外,我尤其反感那些所谓的爆文,为了追求阅读量,新鲜感,使用大多不堪的粗鄙字词。
至于“生硬拖沓,空话连篇”的毛病,可能各人思维模式问题,我自己也存在很多的毛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练习。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也会吟
我的理解就是当前我们非常强调的“输入”了。把好的文章反复吟咏,仔细揣摩,除了要懂得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把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
我一开始觉得先生这个提法太苛刻了。仔细一想,这正是我十分欠缺的,或者是当前完全没有做到的。书读得不少,但过目就忘,一本好书就被糟蹋了。诚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所介绍:读书除了获得资讯,还要求得理解,运用感觉和想象力主动去阅读。
这样,到自己动笔行文时,所读过的好文的气势就会在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
3、到处留心皆学问
一切的艺术,包括文学,皆来自生活,亦高于生活。
“如果你脑子里老是想写一部大著作,此外的一切都得靠边站,一切思虑都得推开,这样就会丧失掉生活本身的乐趣,结果所获得的也不过是困倦和精力的瘫痪。反之,如果作者每天都抓住现实生活,经常以新鲜的心情来处理眼前事物,他总可以写出一点好作品,即使偶尔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多年前,歌德便已这样去告诫年轻人。放在今天,其实也诠释得比较全面了。例如很多作者会提出:“不要急,慢慢来。”再有就是所谓灵感的来源。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大小适宜,包括一段谈话,一次学习,一朵鲜花,一幅画像。不愁没有灵感,只看你肯不肯写。
总的来说,先生给出了三条非常实用但真的需要努力的建议:扎实语言基本功,向好作品学习,留心身边事。
最后,选一段鲁迅先生关于写文章的规则之中的三条,与大家共勉。
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