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有条新闻很火。
32岁,硕士学历,精通两门外语、大型跨国企业客户经理刘双,入职杭州一家家政公司,成了全国学历最高的保姆。
从网上的资料看到,刘阿姨”曾于2014年到2016年在某大型跨国企业做客户经理,和运营商对接销售设备和解决方案,维护客户关系。
在大家的一片质疑声中,
她说:并没有感到其中落差,并表示:这是她未来想发展的方向,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有人马上开始上纲上线:读书真没什么用,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却混到去做保姆,
而也有人表示理解:硕士去做保姆这在商业上是一种降维的碾压式打击,家政也需要高素质高学历人才,这才能让一个行业越来越有朝气和发展。
另一个主角是在多年前,沐卉读到一则新闻——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毕业于北大的内蒙古高考理科状元石悦,在一片争议声中,做起了网红游戏主播,是当前游戏主播界中学历最为显赫的一位。
也很多人不理解:“白瞎一个清华北大名额!不去做一个好工程师,做一个“主播。”
但她本人则回答:身边有很多不是做自己本专业的同学,都很认真和用心的做自己的爱做的事。况且,游戏也是一种媒介,新事物的出现总有新声音,我们需要有一些耐心。
说实话,我听闻这条消息后,并没有十分惊讶,反而深表理解——
因为自己身处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深知每一个思想的进步需要多元化的价值观,
不是所有人都要按社会的既定方向行走。
不管是什么学历,
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加班到深夜,
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的名企每天996,
表面光鲜,但身负压力
受尽颈椎病、腰痛、鼠标手、胃抽筋的折磨,
社会在变,读书的意义也在变,
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一直忙忙碌碌的机器零部件般的人生——
是否每个人拼搏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份看似稳定光鲜实则压力巨大的工作?
用尽人的一生去做好这颗螺丝丁是否值得?
这种机器人般的生活是否是人生的终极理想?
有没有可能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走完剩下的旅程呢?
2
中国人活得很累,很喜欢比。
从小时候读书起,就要全班第一;
工作了,要求业绩第一,职位上乘;
结婚了,又开始比老公比孩子了
……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你怎么样,
别人为什么挣大钱了,你为什么没有?
在特别是传统的中国家庭,在孩子一上学的时候就敲警钟:
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以后找个稳定,体面,高端的工作。
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取得高学历就是成才,
光鲜的公务员、名企、工程师、老师……才是好职业
媒体和大众对“上进心”的定义更加严格——
40岁之前财务自由、名校毕业、名企上班、996、一线城市几套房,
同时,对不按这条线路走的人就充满了恶意和质问:
为什么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去冲一把?
为什么硕士毕业不去挑战高精尖的工作?
相信上面提到的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刘双也明白:
在名企负责开拓市场类工作的压力和竞争残酷性,看似光鲜,背负的压力和付出也特别巨大,
这种高节奏人生不是她一生所求,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
生活不仅意味着挑战自我,激发潜力;
更需要神经舒缓,滋养内心。
而生活的体验就像河流里的小舟,固然能感受水流激荡的惊喜,也会想要缓缓流淌的安逸;甚至,到一个必然的阶段,激流勇进和暂避锋芒都不是坏事。
而事实上,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门职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刘双表示:她很喜欢家政工作,特别喜欢做收纳,这是她的爱好。而且希望自己能把自己的爱好做成她自己的事业。而且也把这作为自己的一个创业计划。
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了爱好而工作,其实是她心之所向。
有的人的爱好是美术摄影、有的人的爱好是旅游美食、有的人热爱探险写书……
刘双的爱好是收纳,把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做做各式西点,还能在享受生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换成丰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而清华学霸游戏主播石悦也说:自己一开始觉得玩游戏很有意思,当时就想录下来,方便跟人分享。而且一周坚持2—3个视频的输出,直到后来,有人告诉她:你火了。
而且,当年是直播刚刚兴起的风口,游戏主播是个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行业也需要有高素质人才的加入。
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深夜的加班、高节奏的商业运作……
很难让人静下心来想一想——
是不是所有拥有高学历的成年人,都要服从社会的固有眼光,必须身着职业装,朝九晚五,在人群中形色匆匆,过着忙碌而疲惫的996生活,才是真正的好人生?
经历了之后,我反而觉得——
只要是一个人是在工作,积极的创造并对社会有益,那就是有价值。
这个世界,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每种选择,都是自己内心的追求,都值得尊重。
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年明月
3
在这几十年巨大的社会变迁中,
人们的思想在变,市场也在变,
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做自媒体、电商……
成为收入可观的自由职业者,
热爱户外旅游探险的小伙伴,更是可以一边享受旅游路上的悸动一边做视频赚收益,
比如:雷探长
喜欢做美食的筒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艺,在网上分享视频,成为美食签约作者
比如:王刚
各种灵活多变的职业:带货主播、形象管理师、外贸代理、心理咨询师、自由写作者、培训训练师……
总有一款属于喜欢探索世界乐趣的年轻人。
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形态给很多人提供了多样性的职业可能性,你可以自己创业、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出发,将自己的领域做精细;可以选择高楼和喧嚣、也可以选择偏居一隅,这都是你自己的生活。
感谢社会的包容性和诸多可能性。
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心情,
只要集中精力向这一点迈进,
这个社会定不负你,
会有很多机遇和前景等着你;
复旦大学法语系毕业的尚雯婕,原为一家法资公司的总经理助理。
2006年,辗转三个赛区,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参赛获得湖南卫视娱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获全国总冠军。
当时选秀比赛时,也有不少声音:
“为什么一个品学兼优的名校生,要去参加看似上不了桌面的超女呢?”
但是近些年,看着她有别于娱乐圈其他明星内心淡定、从容的气质,在舞台上高端歌剧般的吟唱法语歌,时尚且多元。
或许,抛开那些表面的固有思维,待岁月沉淀,才会有更多的人慢慢理解一个人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几年前,沐卉认识的一个武大新闻学的硕士,在《长江日报》工作十年后,从稳定的事业单位的编制岗辞职,去做完完全全要靠业绩说话的保险业务员。
她在朋友圈中写:愿意勇敢的参与社会的竞争,也相信自己能在保险行业扎下根。
至此,我看她在朋友圈慢慢的累积和进步,从寿险的各种知识和各种保单的体验方案,如今三年过去,她业绩喜人,依旧在这个行业健康的活跃着,
看着她生活的比以前更有冲击和想法,我顿时心生敬意。
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门职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选择你最想做的,你的潜力会发挥到更大。
还有沐卉本人的大学同学,华科新闻系硕士毕业后在一个稳定的媒体公司上班,后来察觉到线上旅游的新机遇,毅然辞职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创业。勤扒苦干两年后,终于有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馈,为自己以后的再次转型攒的了第一桶金。
你可以选择在市场大潮中按自己的方式施展才华,同样的,也可以选择幽静原生态的地方慢生活、慢工作。
2017年,同在上海工作的英国人爱德华和南昌姑娘廖敏欣,来到江西婺源,花了六七百万元修复一处几近废弃的清代古宅。并在里面举行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传统婚礼,并决定留下来,告别繁忙的城市生活,长期定居于此。
生活的选择有很多,可以选择离心最近的地方
……
对愿意改变的很多人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终究是要靠自己把握,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重点,
清华游戏主播石悦同样很坦然:
游戏行业,我们学校的学长和学姐还有不少,灵游坊游戏制作公司的创始人梁其伟师兄,还是同属我们建筑系的,还有不少在国外论坛上大获好评的游戏的开发者,也是校友。因为大家都很热爱,所以都很用心。
“学校和知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有开阔的眼界、学习的能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生改变,也正是这种影响,鼓励我去追寻自己所爱的事业,相信自己即使改行也要尽可能做到最好”
有一个经典的段子,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歌手李健受邀献唱,晚会后遇到了史宗恺教授,李健很不好意思,向老师说:自己有愧于清华大学的培养,去做了歌手,没有当上工程师。而史宗恺教授反而很开明的说:清华是要培养学术大师、治国英才、兴业之士,但是也要有士兵、歌手,只要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得足够好,就谈不上对不起清华。
4
一个人真正的能力是什么?
是很忙很忙,
用身体健康换钱?
是工作努力、情商高?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
一个人的命运的转变的机会,就好像是在人生少数且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做下的决策。
比如:
踏上了1977年的高考这辆专列的幸运儿;
80年代的乡镇企业浪潮下,脱颖而出的新希望的刘永好兄弟、福耀玻璃的曹德旺;
92邓公南巡讲话后,那些思维灵敏的弄潮儿:泰康陈东升、中坤黄怒波、巨人集团史玉柱;
2000后的互联网红利下,那些为我们所熟知的马云、李彦宏、丁磊
……
真正的重要的,是你在重要关口做对决策的能力,只要你在这个关键点踩准了一次,胜过无数日夜的努力。
能让你成长和进步的,并不是每天必须囿于打工思维,在别人设计好的制度下忙忙碌碌,却毫无升职的潜力和空间。
而是你要留有时间出来深度思考,如何感知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抓住机会。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留白,强调构图不能太满,否则给人压抑感,其实,人生也是。
当一个人陷入忙碌而没有时间思考,他会越来越焦虑,无法握住大的方向。
反而,一些勇于思考的人,不会选择人云亦云,不管如何选择,都是在遵从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人生奔忙的道路上,
千万别忙着低头耕地,而忘了抬头看路。
人生短暂,
专注出自己最善长的,最感兴趣的事,
做精不做杂,
听从自己的内心,
边做边思考,
要比穷忙更有意义。
文章首发公众号:沐卉。 欢迎搜索关注。
灯月至,知己归;
谈笑看花,有幸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