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三十而已》又是一部让人追到停不下来的电视剧。三个即将步入30岁的都市女性,在职场上经历的尔虞我诈,在婚姻生活里经历的困顿纠结,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两难选择,真实的就像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事情。
在她们的故事里不但暴露了夫妻在婚姻生活里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暴露出了很多父母和子女在相处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今天要说的是住在顾佳楼上的富婆王太太和她儿子之间的沟通问题。
顾佳为了让孩子上顶级的幼儿园,说服丈夫搬进了幼儿园附近的豪华小区,而且这个小区的房子越往高越贵。
比起白手起家的顾佳,住在顶楼的王太太家才是真正的富豪。她住着这个价格不菲的小区的三层复式,家里挂着莫奈大师的真迹,出席各种富太太圈的聚会。
她傲慢的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却对一件事束手无策,就是她和儿子无话可说。王太太第一次在顾佳面前失控痛哭,就是在她讲述和儿子之间故事的时候。
顾佳为了讨好王太太,帮她调试家里的天文望远镜。可是王太太不但不愿意为顾佳的儿子争取入园的名额,还讽刺顾佳的儿子是个“问题儿童”。护子心切的顾佳愤怒的奚落王太太自以为有钱就高人一等,其实不过是个连莫奈和梵高都分不清楚的暴发户。
没想到王太太不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面色哀怨的说自己的儿子也曾经这样嫌弃过自己。她回忆说自己的儿子曾经羡慕同班的孩子因为在国际科技大奖赛中拿到了第一名,得到了给小行星命名的特权。王太太听了以后不屑的对儿子说:“没事,不就是个小行星吗?妈给你买,买一串。”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儿子对她充满了无比的失望和嫌弃。
王太太其实是个很爱儿子、愿意支持儿子的妈妈。他为了儿子的爱好,愿意花重金买自己也看不懂的莫奈大师的《睡莲》,愿意对着望远镜学自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天文,可是为什么她的儿子却一点都不领情,还和她无话可说呢?
因为她踏入了和孩子沟通的雷区,阻断了她通向儿子内心的通道。那么,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都有哪些雷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鸡同鸭讲-我们无法和孩子共鸣
在百度百科上,对于“沟通”是这样解释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所以,不是两个人在一起说话就叫沟通,而是需要实现思想和感情两方面共享。要想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我们不仅要听懂孩子说的话,还需要感受到这些话背后所表达的感情。如果我们达不到和孩子共情,只是简单的回应孩子的话,那就永远都无法和孩子产生共鸣,永远都在鸡同鸭讲。
比如上面的例子,王太太儿子的话的表面上传达的意思是他比赛输了没能赢得行星的命名权,可是背后想传递的感情大概是他有点失落,有点挫败,他希望妈妈能够感受自己的这些情绪,给自己一个拥抱或是安慰。
可是王太太只听懂了表面的意思,并没有深究这些话背后所传递的感情,所以就只是简单粗暴的回应不就是个小行星的命名权嘛,大不了我买给你就是了。她的话其实是在告诉孩子这有什么可伤心的,你如此看重的比赛对我来说不过是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沟通否定了孩子的情绪,打击了孩子的自信,也就难怪她的儿子会失望的关上了和妈妈沟通的门。
有时候,当沟通的背后蕴含着非常强烈的感情的时候,比如,愤怒、悲伤等,接住孩子的情绪甚至比回应孩子的语言更加重要。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一书中说到:
“当人的感情猛然朝着某个方向流动的时,如果想要阻止它,有时反而可能会助长这种感情的爆发;而置之不理的话,有时也会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最好的办法就是顺着对方感情的流向,寻找合适的逆转机会。”
可惜我们的眼睛常常被现实蒙蔽,听不见孩子内心的感受,我也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孩子的玩具坏了,我们不问:“你是不是有点伤心?”而是说:“不就是个玩具吗,再给你买一个。” 孩子的东西被别的孩子拿走了,我们不问:“你是不是有点生气?” 而是说:“没事,你一会要回来就行了。” 这样的话因为没有正确的接住孩子的感受,不仅没有缓解孩子的坏情绪,还让孩子的哭闹更加厉害。
我们听不到孩子的感受,是因为我们自己也不懂的怎么样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可能也和中国人含蓄的传统有关,我们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悲伤、难过、生气这样的负面情绪,也会阻止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情绪,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够坚强。时间长了,我们不但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对别人情绪的感受力也大大下降了。
湖南卫视的《少年说》里有个女孩大声的控诉妈妈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从来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这个女孩希望妈妈看到自己的难过和委屈,可是这个妈妈不但无视孩子的情绪,还给孩子讲了一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大道理,最后女孩终于失望的哭了。
最怕的就是我希望你抱抱我,你却要和我讲道理的沟通障碍。
在《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里讲了很多和孩子沟通的非常实用的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首先感受到孩子的情绪。
有的时候你只是认真的看着孩子,简单的回答“是的”,“我也觉得”,都要比连珠炮一样的大道理来的有效。
孩子的话被投射了父母的经历
我听别人讲过一件趣事。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屋里玩,妈妈经过屋子的时候听到一个孩子说:“你是处女吗?”妈妈吓了一跳,正准备推门进去,突然听到另外一个孩子说:“不是,我是摩羯。” 幸亏这个妈妈没有冲进去,否则一定会是一场非常不愉快的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经验或者经历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阻碍沟通的障碍。因为我们非常容易将自己的经验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用自己的想法来揣度孩子的话。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妈妈一听到孩子说“处女”就立刻认为孩子在聊什么不健康的话题,其实孩子们只是在讨论各自的星座。
这样的经验投射在我们的教育中非常常见,孩子不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我们就认为他们不礼貌;孩子乱扔玩具,我们就认为他们没有教养;孩子炫耀自己的成绩,我们就认为他们不谦虚。其实孩子这些行为的出发点,或许不是我们经验中以为的那样,可如果我们强用自己的经验定义这些行为,反而会把孩子推到我们给孩子贴的这些标签上。
当孩子的语言能力逐渐变强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语言敏感期,而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喜欢说一些非常奇怪的话。比如我儿子有一段时间总是说些很暴力的话,像是“把你的胳膊切下来”,“把猴子宝宝给打死”等等。可是不能因为这些话,就说他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
孩子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会模仿动画片或者大人聊天时的一些语言,很多他们都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就会用在自己的语言里,这个过程更像是一种练习语言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用自己的理解武断的揣测孩子的意思,甚至批评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还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害羞、敏感。
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放下自己的经验,认真的倾听孩子的话想表达真正含义,如果孩子的表达不正确,或者不适合在公共场合说,只要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即可,千万不要急于批评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将孩子的语言推上道德的高度。
如果孩子无意间模仿了不雅的语言,只要孩子不主动在公共场合说,不会伤害到别人,大人只要忽略就好。因为,家长如果反应过度,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些不好的语言的印象。
心里的爱却变成了嘴上的埋怨
《三十而已》里面还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王漫妮因为工作太拼,得了急性肾炎住进了医院。她的妈妈担心她孤身一人,没人照顾,于是在王漫妮打吊针的时候,她的妈妈凭着自己当护士的经验,按时给王漫妮打电话,让她能及时的呼叫护士。
已是深夜,妈妈熬着夜就为了让女儿能好好休息。漫妮当然明白母亲的用心,也感激母亲的关爱,可是说出口来却变成了:“你消停一会不行啊?”
就像电视里说的:
“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好听的话都说与外人听,那些伤人难听的,或是沉默不语的都是说给最亲近的人。”
我们总是用奇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像我之前说的,我们羞于表达自己的坏情绪,也不愿直接的表达爱,更奇怪的是我们喜欢用埋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我们一定不陌生父母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这些话:“你怎么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啊?”,“吃这么少,你能不生病吗?”,“吃这么多,你不胖谁胖”,“你就不能多穿点吗?看你生病了谁管你。”如今,我们长大了,也理解了这些埋怨背后的关爱和担忧,可是儿时的我们,听到的都是父母的嫌弃。
现在,我们也变成了父母的模样,心里是爱,嘴里却都是埋怨和嫌弃。这样的沟通充满了攻击性,孩子很难理解那些藏在父母内心深处的情感,最后,那些不说出口的爱,在孩子看来就真的只是嫌弃而已。
就像前面说到的《少年说》里的那个妈妈,她其实是为女儿感到骄傲的,可是说出口来却都是鞭策和数落,她可能是希望孩子可以继续努力,可是没有爱的表达,只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满满的敌意。
我们究竟该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正确的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呢?
在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中给出了很好的沟通模版:
第一,客观表述事实;
第二,说出你的感受;
第三,说明原因;
第四,提出要求。
比如我们担心孩子穿的太少会生病,我们可以给孩子说:
“今天天气很冷,你的衣服很薄。” -这是事实。
“我很担心你”-这是感受。
“因为你穿的这么少可能会生病,生病会非常不舒服的。”这是原因。
“你可以多穿一点吗?” 这是要求。
这样的沟通方式可以让孩子正确的理解你想要表达的语言和情感,比埋怨有效的多,也不会给孩子传达错误的情绪。
不说也是一种沟通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她喜欢窥探别人的秘密,总是喜欢刨根问底的问一些别人的私事。这样的朋友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避之唯恐不及。可是,父母却总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很多父母以为沟通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所有事情,要是发现孩子有话不说,就追着孩子不停的问,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结果越是追问,孩子越是闭口不言,甚至对父母发火。
其实,面对孩子不愿说出口的话,安静的等待和陪伴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我们总担心孩子会有事瞒着我们,而且这些事在我们的想象里一定都不是好事,所以我们总想窥探那些孩子不愿告诉我们的秘密。却不知,这样破坏孩子内心的秩序,随意窥探孩子秘密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小的时候也有过很多不愿意让父母知道的秘密,比如和同学一起约定的秘密暗号,写在日记本里的私密故事,收藏的秘密物品等。这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秘密让我们变得与众不同,支撑起了自己通往内心世界的桥梁。父母如果没有经过我们的允许就随意窥探这些秘密,是对我们内心世界的毁灭性打击。
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一书中专门用一章讲述了秘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秘密可以疗愈孩子的内心世界,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也是孩子在精神上独立的重要一步。
很多儿童文学中都出现过孩子的秘密,比如《纳尼亚传奇》里可以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秘密衣橱,《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那个反复出现的梦境等。这些秘密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写照,在它们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也会不断的成熟起来。
比如,儿童经典文学《秘密花园》里讲述了一个性格乖戾、不讨人喜欢的小女孩玛丽.伦诺克斯寄宿在舅舅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花园,这个被废弃的秘密花园里住着舅舅的儿子。
自从深爱的妻子去世后,舅舅因为过度悲伤,不但关闭了妻子最爱的花园,并且将和妻子长相相似的儿子关在花园里养育。
玛丽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让她兴奋不已,在秘密的打理花园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园丁的儿子、舅舅的儿子、女仆玛莎,在他们一起把花园打理的像从前一样整洁美丽的过程中,玛丽孤僻的内心得到了疗愈,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这个“秘密花园”也像是玛丽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打理自己内心的这个“秘密花园”,玛丽实现了自我的蜕变。
面对孩子的秘密,父母不但不能追根究底的探究,还应该保护孩子的秘密不被打搅,等待时机成熟,等待孩子愿意主动分享的时刻。
就像毛毛虫在羽化成蝶之前会藏在“蛹”里,如果我们急着窥视“蛹”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就会破坏毛毛虫的成长,让它永远失去羽化成蝶的机会。
所以,好的沟通不是知道我们该说什么,而是知道我们不该说什么。
孩子的内心有非常广阔的宇宙,我们想了解这个世界,却总是用破坏的方式打开它。
虽然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可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却渐渐的忘记了那个世界的存在。所以面对孩子的世界,我们根本是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要想真正进入和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我们需要拿起沟通这把钥匙,放下成人的标准,遵守这个世界的秩序。否则,我们会永远失去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机会,和孩子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