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录:——为节省您的时间,阅读下面【339字】的摘要即可了解本文大意:
本文通过对孩子艺术学习现状的反思,理性的分析了这类学习的特点,同时我构想了一种最为理想的艺术求学之路,虽然不容易实现,但面对问题时一定会有一种更为的处理方式,通过本文,我希望能够提供给你些许思考。
艺术培训的定位是什么,是定位于专业的技能掌握还是对孩子某一项技能的启蒙?
当我们太专注于考级时,是否是方向偏了,又是否受了他人的影响?
考级只是一个附带品,就如同装宝物的盒子,而宝物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音乐的终极目标。
任何学习都不是轻松的,只是我们希望不要将本可以成为自愿选择的辛苦变为被迫接受的痛苦,那样的“生命”是短暂的,尤其是在我们还有选择机会的情况下更是可惜。
学习一件东西,想对一件事情有深刻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耳濡目染,感受到周围人的喜欢,然后受他人的影响,自觉自愿去做的行为。
/ 01 / 关于艺术教育,我的反思
每次送孩子练跆拳道,我总喜欢在楼下的一排石榴树下站一会儿,听听孩子们练琴和唱歌的声音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只可惜那稚嫩的声音、那优美的旋律,总是被一遍遍的重复和老师的叮嘱打断,也便索然无味了。
我猜想,被老师不断打断、不断纠正,在一遍遍的重复中,孩子内心总会非常不满,只是在父母——通常是妈妈和老师的双重监督下,这不满,还没等发泄出来,便会被扑面而来的要求、命令催促着继续前行。
此时,我总会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艺术培训的定位是什么,是定位于专业的技能掌握还是对孩子某一项技能的启蒙?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问问孩子,问问自己,学习钢琴(这里的钢琴指代所有艺术类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将来从事这个行业——估计多数家长并没有这么想;是为了以后考试加分——其实政策已经或在逐渐取消这方面的倾向;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是为了有面子?是什么也不为,只是因为别人也在学?
每个人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数人都不是为了从事这个行业才去学钢琴。
学习音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让自己未来的生活过的更加有情调。也许就是这些吧!
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充满了享受的心态才对。
毕竟又有几人能够沉浸在重复、枯燥、乏味的过程中,在获得技术的过程中会充满享受的情绪。在这样的过程中,又会有多少对艺术有热爱的孩子被迫中途放弃,甚至是从最初的喜爱到最后的厌恶。
我们常常会笑话那些买椟还珠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重点,面对音乐的教育,家长们是否也犯了这样错误!?
/ 02 / 理性的分析
我没有批评家长的意思,毕竟我也是你们的一份子,我是想和大家一起理清其中的思路。
如果你学钢琴是为了考级,那考级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就如同你去新东方厨师学校学一门技术一样,拿到一个什么证书,工作便不愁了,而事实上你打算以此为生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把钢琴限定于一门技术,那就太低估钢琴的作用了,其实你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贴近艺术,感受艺术的美。而考级与艺术又有什么关系?考级考的只是技术。
当我们太专注于考级时,是否是方向偏了,又是否受了他人的影响?
很多人会拿朗朗父亲的那段狠话来激励自己“要么跳楼,要么吃药。”,以为这样就一定能在培养出一个天才音乐家,却忘记了更多重要的因素——音乐世家、两岁培养、教授指导、辞职南下北京学习、承受高压对抗校方、顶住压力自筹资金国外考试、每天练琴8小时以上。
朗朗的成功离不开持续不断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毅然决然、不顾一切认定朗朗一定会成为音乐家的父亲,试问我们自己有这样的决心、孩子有这样的条件走上这条道路吗?
当然,生活于凡尘的我们无法做到超凡脱俗的活着,受他人的影响也是必然,周围一起学的孩子都去考级,你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去考,也是要的;不考,你自己的心里首先过不去,认为这学习没效果呀,钱不是白交了,还浪费了那么多时间。这样的情绪是容易理解的,毕竟那些无法被量化的指标——对音乐的喜爱、享受音乐的感觉,是很难和量化的付出形成对等关系的。不考,你也许还会担心孩子心理受到打击,其实大可放心,只要家长心理不那么急迫的以考级来证明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绝对不会着急;只要家长心里能以一个正确态度对待艺术,孩子便会泰然处之。
考级只是一个附带品,就如同装宝物的盒子,而宝物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音乐的终极目标。
如同跑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如果只为了竞技,可能会毁了身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立德树人,如果只为了高考,可能让你厌恶学习。
艺术的这条路,我们完全可以缓缓前行。
/ 03 / 辛苦和痛苦,由自己来选
任何学习都不是轻松的,只是我们希望不要将本可以成为自愿选择的辛苦变为被迫接受的痛苦,那样的“生命”是短暂的,尤其是在我们还有选择机会的情况下更是可惜。
任何学习都有正确的姿势,我们希望在孩子前行的道路上为孩子找到它。我理解想的学习环境是这样的:
社会上有这么一种社区,家长们因为对艺术的共同热爱而聚集在一起,孩子们畅游其中,在艺术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慢慢的成长。如同苏格拉底时代的社会大学,学习思辨、自由交流,让更多的人能自由的感受到艺术本身的美好,让更多的人在艺术的熏陶下自然成长。那么热爱它就不会是个问题,因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性。
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对一个领域先做普遍的了解再做选择。
这样美好的社区并不是脱离于现实的虚幻,它常常出现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现在的大学教育就是这样,先学两年基础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了解,在大三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很多音乐世家、体育世家等也是这种情况。
看来,学习一件东西,想对一件事情有深刻的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耳濡目染,感受到周围人的喜欢,然后受他人的影响,自觉自愿去做的行为。
这个太难了,很多家庭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难道我们还不去学习了,还不能成长了?
这倒不是,我上面说的是最好的方式,但潜移默化的影响还不仅局限于自己对这项技能的掌握,还可能是自己的态度,对学习的、对艺术的。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学习是辛苦的,但只要能够为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大格局的学习观,这种辛苦也必然转化为孩子自觉自愿的行动,这种辛苦也只是在别人眼里的辛苦罢了!
我这篇文章在成稿前洋洋洒洒写了4000多字,回头看时尽是废话,删了少一半。但谁知道呢,不同的人再看时,也许我这仅剩的2000多字也是废话连篇。突然感觉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