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赵丽华是个很有意思的女子,据说她的诗歌比她的美貌更耐看。
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是《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出版有个人诗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等。
这样一位具有相当创作成绩的诗人,曾经默默无闻,除了诗歌圈的诗人外,知道她的人并不多。但自从她创作了诗歌《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之后,名声一时大震,不仅文界为之侧目,连一般爱读报爱上网的人都知道了。
更令人激动的是,《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不但广为流传,而且许多诗歌爱好者争相效仿。于是诗坛内外的“梨花体”诗把当代最好的诗人最好的诗歌都比了下去了。
为什么《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会引起轰动呢?在于这首诗的探索意味。诗如是: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说老实话,我和许多读者一样,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几行文字,但一下子就没有读明白这首诗?看了一位诗评家的解说,才渐渐地似有所懂了。诗评家这样说:
全诗只有短短四句,十三个字,描述了诗人一个人来到田纳西,举目无亲,做起自己往日喜欢吃的家乡馅饼,活生生地构筑了一个十分立体的“境”,抒发了一种客居他乡的孤独状味,嗅到一种浓烈深刻的思乡情思,令人读完觉思良久,倍感心酸。本诗的题意是“一个人来到田纳西”,是十分平实的语言,而诗中的词句,同样朴素自然。诗开首第一句是“毫无疑问”,诗人以冷静而斩钉截铁的一个下定义的手法,让人不容置疑相信她的这句话,是最真实的,是发自诗人内心世界的呐喊。而第二句说“我做的馅饼”,强调是“我”,是诗人本人做了(家乡的)馅饼,并不是路边小滩买来的,可以想像诗人人处他乡,想起家乡的往事,馅饼在这里已包含着整个家乡情结在里边;到了最后两句“是全天下/最好吃的”更是强化深刻了主题。因为她是“一个人”来到异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人能给她做喜欢吃的家乡馅饼,只有她一个人会做,当然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一下子就能看明白诗行的文字却又一下子无法理解诗歌的深意,不得不借助诗评家的解释文字来读诗,这未免有点累人。我不知道赵丽华的本意是否就是这位诗评家解说的这样?但我知道,许多人喜欢这首诗并效仿制作,并不是搞懂了这首诗的“深层意思”——等搞明白了,那不累死人了?谁会再去喜欢呢?
我揣测,赵诗人之独具匠心,写出了这样一首别开生面的诗作,其本意未必如诗评家所云。也许,她就是要写一首明白如话的诗了?甚至她想逗一逗诗评家呢?
其实,赵丽华的诗歌素来具有探索意味。
比如她的《杏花开了梨花开了》:
亲爱的,在廊霸路西侧,有几株
杏花开了
我这么说,没有带任何情绪,没有在抒情
如果仅仅是在饶舌
对不起诸位,我已打住
毫无疑问,“梨花体”风格诗歌其实早就在《杏花开了梨花开了》之中酝酿了,《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的出世,不是偶然的亦非突然的。
不过,使赵丽华一举成名的《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并不具有经典气质,我甚至认为它还不如《杏花开了梨花开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这个标题相当有诗意,而诗的内容却如此直白平庸,索然无味,并给人一种“粗俗”的感觉,与诗题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大概亦是此诗具有巨大冲击力的原由吧。
我初读《田纳西》,暗想,是不是诗人去了美国田纳西卖馅饼了?没有一技之长的诗人,“美漂”之初,做点小本买卖,是合乎情理的。“诗人卖馅饼”与当年的“教授跑堂”一样,具有某种文化意味,入诗没有不可。但我绝没想到,带有几许吹嘘与自得的诗句,怎么可能要表达的是“思乡”这样沉重的主题呢?诗句如此直白如话,而诗意却那么曲隐含蓄,诗文与诗意之间,过于突兀,实在很难联想在一起,若无诗评家的解读,我真的读不懂其本意。
比较有意思的,我认为应是她的《磨刀霍霍》:
先用砂轮开刃
再用砂石打磨
再用油石细磨
最后用面石定口
这位来自安徽的磨刀师傅
态度一丝不苟
手艺炉火纯青
我掂着这把寒光闪闪的刀上楼
楼道无人
我偷偷摆了几个造型
首先是切肉
然后是剁排骨
最后是砍人
赵丽华是河北廊坊人。一位老诗人曾说:“廊坊这不大的地方,居然出了几个小妖精,尤其是赵丽华!”
而今,《新华字典》接受了赵梨花的皈依,即是肯定了这“梨花精”的道行,默许其开山立派。
在赵梨花的周围,有一群年轻的追随者,他们相当虔诚,视其为“梨花教主”,几乎不顾一切摒弃过往的诗歌修为,而奋力地写作“梨花体”诗歌。比如“梨花教徒”、福建突围诗群创始人、青年诗人林何曾,亦创作了不少的“梨花体”诗,有一首《小雪》,很有意思:
小雪
(明日福建雨中迎“小雪” 11月下旬将比往年冷)
这是十一年来
第一次在福建过冬天
这之前的那个冬天
陪我溜达厦门街头的姑娘
至今未嫁
“小雪”前后,福建的天气不好,阴冷,小雨连绵。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旧伤,每逢冷雨天时,旧伤就会发作,让人十分难受。这样的天气,对健康人的情绪亦会有影响,往往使人感到沉郁黯然。
《小雪》的标题,以及那一句小序,已经营造了一个黯然销魂的氛围。诗句直白,但并不平淡。
一个漂泊他乡多年的男子,这个冬季回到故乡。因为触景生情,有感于怀,从而回忆起十一年前的那个冬天,那个“陪我溜达的姑娘”。她与诗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朋友,同学,同事,情人,或许是刚刚认识的女孩?为什么让诗人如此刻骨铭心?她是不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女孩与诗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是不是被诗人伤害了?还是伤了诗人的心?十一年了,女孩“至今未嫁”,又是为什么呢?
一个姑娘,十一年之后,依然未嫁,已经是剩女了,而剩女的内心,常常会有恐慌,会有压力;其精神面貌,很难像少女那般阳光了。十多年的时光流逝,青春已不复存在,她到底在为谁守望?以上这些,诗人都没有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是《小雪》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在。
标题与诗句之间,毫无脱节,浑然一体,像一幅写意国画,只勾划数笔,而留出充分的空白。
几乎是不经意的廖廖数行,而道出的那种情怀,淡淡的忧伤,如果曾经有相似经历的读者,若是在一个冷雨敲窗的冬日黄昏里阅读此诗,必定会五内俱动了。
我们将《田纳西》与《小雪》作对比,会发现一个大问题。亦是说,同是直白如话的诗歌语言,前者给人粗俗、索然无味、不知所云、甚至恶搞的印象,而后者确确相反,直白而不平庸、活泼、有味、诗意盎然、给人情真意切的真诚感。
青出于蓝而能胜于蓝,令人欣慰,使人对“梨花体”生起了信心。
不过,我们还应当有所了解:赵丽华并非哗众取宠之人。
她对诗歌有自己的主张,她认为:深入容易浅出难,浅出需要智慧;鲜花盛开一时,难免凋谢,灿烂之后总要回归平淡,所以,真僧只说家常话。
赵丽华主张“真僧只说家常话”,这的确是有心得的观点。从胡适到赵丽华,新诗走过了近百年的路途,可惜,没走多远。赵丽华“真僧只说家常话”的理念,与胡适倡导的白话诗运动,所见略同,然而,貌似又回到了原点?从而就不能不令人沉思了:新诗实践,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问题就出在新诗的晦涩而不着边际与不知所云上。新时期,国门二度打开,重新借鉴西方诗歌艺术理念,从而掀起了新诗潮诗歌运动,影响广泛而深入,其间,尤以“朦胧诗的崛起”为甚。
朦胧诗的特点,即是使用艺术手法丰富,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等,不一而足,从而显得晦涩难懂。受朦胧诗的深刻影响,新时期诗歌即存在了上文所述的“晦涩而不着边际与不知所云”的弊病,这就是赵丽华、林何曾等中青年诗人急于“突围”的原因所在了。
须知,朦胧诗群,内中能够广为传诵,亦是那些明白晓畅的诗篇,比如北岛的《回答》,就相当好读,舒婷的代表作品,亦不难懂,而像顾城,广为人知的也只有那句“黑色的眼睛”与“看云”。
过于直白,可能沦为“打油”(其实,诙谐幽默智慧的“打油体”诗歌亦极具生命力。将有专文论述),所以,诗句曲隐含蓄一些也是需要的。因而,我曾几度思索:诗歌是不是就在曲直之间呢?
但必须明白,诗歌“直白如话”、“说家常话”,绝不是“直截了当”、“讲话记录”甚至“口无遮拦”。否则,就不是诗句了。把家长里短的话语记录下来,就想做成诗,哪有那么简单的事!
老僧说法,使用日常话语,能够让人听得明白,容易理解接受,但他终究要宣扬的是佛法,所以,老僧是深入之后的浅出,他亦可能使用比喻等说话技巧,务求精彩一些,吸引人一些,让人爱听,听得进,从而达到说法的目的,而且,老僧必定不敢“妄言”。而赵丽华,却一度偏离自己的主张,一手拿矛一手拿盾,夸夸其谈地推销了,却不知所言已不合逻辑,有悖自己的理念,比如出名的“八女投江”,已然“师太妄言”了。
也许,赵丽华会不同意我对她一度“师太妄言”的批评,因为她应当亦有“自由”的理念。诗人的内心是自由的,但要晓得,自由之树生长在规范的土壤环境之上,所以,法学家说,没有规范就没有自由。只不过,诗歌的规范,不应像法律规范那么繁琐,大体“约法三章”就行了。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段大家十分熟悉的诗句,我想把它归入“梨花体”范畴:
上帝
给我最后的礼物
使我
老灵魂得以安乐
(《翁帆》/杨振宁)
显然,只有82岁的杨先生这样的“得道真僧”,才能够道出这般诗意盎然的诗句了。诗的语言直白如家常话,但亦使用了必要的修辞手法,从而,从诗句到诗意,均耐人品味。至于82岁的杨先生娶了28岁的翁女士,是否触碰了道德底线,从而引发了争议,大概亦是这首诗歌的魅力所在了。
我认为《翁帆》就是一首成功的“梨花体”,是否能够成为典范,则有待时间的检验。
“梨花体”的效仿者,追随者,学习者,以及近亲变体内中,存在了出名的“羊羔体”,我认为颇值得一提。“羊羔体”之所以能够出名,与车延高(谐音羊羔)先生的身份不无关系。他时为武汉市纪委书记,且是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有的读者认为,作为纪委书记,应是官场的猎狗,所作的诗歌当充满硬气与浩然正气,而事实呢,并不都是这样的。且来看一看车延高的探索作品、出名的《徐帆》:
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
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
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
一墙之隔
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
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
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
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
我喜欢她演的《青衣》
剧中的她迷上了戏,剧外的我迷上戏里的筱燕秋
听她用棉花糖的声音一遍遍喊面瓜
就想,男人有时是可以被女人塑造的
最近,去看《唐山大地震》
朋友揉着红桃般的眼睛问:你哭了吗
我说:不想哭。就是两只眼睛不守纪律
情感还没酝酿
它就潸然泪下
搞得我两手无措,捂都捂不住
指缝里尽是河流
朋友开导:你可以去找徐帆,让她替你擦泪
我说:你贫吧,她可是大明星
朋友说:明星怎么了
明星更该知道中国那句名言——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觉得有理,真去找徐帆
徐帆拎一条花手帕站在那里,眼光直直的
我迎过去,近了
她忽然像电影上那么一跪,跪得惊心动魄
毫无准备的我,心兀地睁开两只眼睛
泪像找到了河床,无所顾忌地淌
又是棉花糖的声音
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泪
省着点
你已经遇到一个情感丰富的社会
需要泪水打点的事挺多,别透支
要学会细水长流
说完就转身,我在自己的胳臂上一拧。好疼
这才知道:梦,有时和真的一样
车延高尚有别的很好的诗歌作品,但无甚知名度,《徐帆》只是他的尝试之作,却因此而闻名于世了,值得玩味。
《徐帆》的语言,与梨花体一样,大篇幅晓畅浅显,但内中亦有“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泪/省着点/你已经遇到一个情感丰富的社会/需要泪水打点的事挺多,别透支 /要学会细水长流”这样内涵比较丰富的好句,但总体上还不能算是佳作。演员徐帆,作为电影大师冯小刚先生的太太,冯氏电影作品的重要演员,她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不会被未来的电影史所忽略,可是《徐帆》写得不够精彩,比较遗憾。
我把“羊羔体”亦归类为“梨花体”。毕竟像赵丽华、车延高等已有一定成就的曾经的中年诗人,以及福建“突围”诗群的林何曾,山西“直白”诗群的杨洛等中青年诗人,都在探索,拟突破因过度运用象征、隐喻、反讽等艺术手法而把诗歌搞得云遮雾罩、晦涩难懂而显得面目可憎的新诗,皆想要闯出一条新路来。
在创新的过程,如果诗歌语言与诗意之间严重脱节,又搞得不着边际不知所云,那就有违初衷,走向另一个极端,显然不可取,亦是失败的。
赵丽华为吸引世人眼球,希望更多人关注、来参与、来讨论新诗的没落问题,一时剑走偏锋,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声名大噪之后,若不及时沉淀下来,有所反思,有所总结,有所自制,那么误入魔道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追随者、参与者,都首先应是内心端庄的人。
我视内心为诗意的土壤,所以就必须十分重视内心的修持。端庄的内里,除了被自身的食欲、性欲、睡欲这“人体三欲”所驱动所左右,还常常为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所浸染所影响。所以,要做到“端庄的诗心”并不容易。
一个人的内心,很难做到宁静不动。内里的宁静不动,那是禅定的境界,惟老僧真僧能够。
美国女作家梅•萨藤说了一段相当有意味的感悟:“如果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瞧一朵花、一块石头、一棵树、草地、白雪、一片浮云,这时启迪性的事物便会发生。”
诗人项丽敏亦说过,她有相类似的内心体验:“我的很多短诗就是在这样的状态里写出的,独自长久地观察自然界中某一现象或事物,并且联想。当头脑中的思绪和眼前的事物有了交集、融合,一些奇妙的句子反复跳跃时,我知道是时候拿起笔了。我把这种时刻所写的诗称为‘神的赠礼’”。
了解佛家文化的人都知道,学佛的次第分为“信解行证”,或用另外三个字来概括,即“戒定慧”,意为:戒而后能定,定而后生慧。
“定而后生慧”,当一个人的内心处于或接近禅定的境界(大脑表层细胞安静,深层细胞却十分灵动),内里就会生发起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常常提到“创作灵感”的出现,即是经过这样的一种过程。
从而,我把“端庄的诗心”视为接近禅定的境界,对诗人内在的修养,提出一个理想化的观想。至少,在我们的诗歌时间,应当保持这样一种比较理想的静定的心境。
了解了定慧与灵感问题,就能够解决令人费解的关于创作的“天才论”——大学中文系只能培养研究人才,培养不了作家,创作需要天分。而这个“天分”仍与佛家文化有关,就涉及因果轮回、累世修持问题,这里不再作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