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有幸拜读了黄牧航和张庆海教授所著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读到关于时空观念素养的内涵分析时,心中颇为震撼,仿佛为囿于碌碌教学的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书中提到《鸦片战争》一课,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在这一表述中,“1840年6月”这个时间和“中国广东珠江口”这个空间并非“鸦片战争爆发”这个事件的背景条件,而是“鸦片战争爆发”这个事件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分析,为什么英国会选择中国作为掠夺的市场?为什么在1840年这个时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反观我讲授这个课时,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方面的观念却很淡薄。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应试为导向,学生只会记住几个枯燥的时间地点,却不知所以然,不仅对于培养学生发展的思维来看待历史毫无益处,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历史失去兴趣。
在学生眼里,这些历史时间地点仿佛就像一本流水账,只要背会就可以做题了,至于有没有意义并不重要。
如果我在教学中,把时空观念素养与具体的教学过程相结合,深挖历史事件时间和空间的细节,用可信度强的史料加以证实,不仅学生的时空观念得以增强,而且也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让人物事件更加充实,使历史细节更加饱满。
都说历史教师不能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内容无法具体展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我认为,今后的教学,应该深挖教材知识点的细节,例如历史事件的时间空间背后的原因,深刻认识它们本身具有的历史特性。这也是我研究历史和备课的时候需要关注和补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