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结识的时间并不长――2018年元月19日,我的处女作问世。
短短的58个字的《今夜无眠》,还是在教师进修学校王恺老师(我的同学、朋友)的小鞭子不断抽打下,稀里糊涂写出来的。与其说是一篇文章,不如说是一段感言,它的长度还不如人家一次留言的字数多。那是看了吴校讲的《考试变游园》那节课后,截了几张图片发了上去,那晚确实是睡不着,感慨于沿海地区教育理念的先进,感慨于吴校长对教育的一颗火热的心。而正是这仅仅只有58个字的所谓的简书,引爆了我对简书的热爱、痴迷。接下来的十来天,一天一篇或者两天,写的越来越像简书了,连自己都喜欢反复阅读了。
像个小孩子一般,每天睁开眼睛先看看我的简书有没有人浏览,点评,点赞。
简书成了我宣传学校工作的有力武器,校长、教师把我的简书也发在了朋友圈,这些都是对我写的简书的认可,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我用简书把学校的老师夸了个遍,而他们的点评又化作我创作的动力源泉,那种感觉,润物无声,妙不可言。
2018年2月8日,因为在时朝莉老师《从小风习习到一羽在天》的一段留言被互加团队丝老师发现,我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青椒种子群,彩虹花晨读群,那天的兴奋劲儿,历历在目,行为举止与年龄身份极为不符,管不了那么多了。正值年关,我却因刚加入青椒种子群奋力拼搏,做为家庭主妇,对家务活还管不顾,极不象话。真的达到了“不吃不喝不饿,不眠不休不累”的状态。“头不梳脸不洗躲在被窝不想起”成了常态。茶不思饭不想,半夜三更写文章。
也正是因为这种状态,让我快速的成长,正月初四进入优秀青椒群,顺利转正!
因为简书,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仁,不断的汲取他们身上的能量,看他们的文章,点评留言,互相鼓励!也不断地分享我们的故事,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孩子,逐步成为网红。
简书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跟了互加计划的课程,几乎每天都有惊喜,有的来自教师,有的来自学生,甚至有的来自家长,而这些让我感觉惊喜的内容,不写出来,如鱼梗在喉。
于是每天都处于兴奋状态,感觉特别好,从教二十七年,从来没有感觉过教育可以是这么美好的事情。
也正因为写简书,很快的被更多的优秀同仁发现,微信上很快加了好多互加小伙伴。每天的生活充实而有趣。微信的朋友圈几乎成了青一色的内容(一些喜欢做微商,打广告,频繁刷朋友圈的人,实在是对不起了。)
互加团队布置的作业,我会积极完成,《我的青椒之旅》、《我的互加之旅》……直到六月初的《夸夸我自己》,夸得有点猛了,六月十一日,天将奇兵――吴校帅互加团队的小伙伴和时老师不打招呼进入我们学校,我们一个个的傻样,一定憨态可掬。
而后又写了一篇文章,吴校打赏100颗糖,再一次兴奋了。
我用简书记录我的得意,也记录我的沮丧,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想到它。简书其实就是个日记本,只是比日记本多了个可以分享的功能。
我是个比较含蓄的人,不太会当面夸人,简书可以让我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夸夸我的同事,夸夸那些可爱的家长朋友。
暑假里春晖学院的直播课我一节不落,有的还反复看,然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用简书记录下来,期间参加的一些培训学习,也会用简书记录心得。开学后,上边偶尔会突然要上交一些资料,有简书在,我就不愁交不了,直接复制、粘贴、打印、上交,另同事羡慕不已。
简书还是个记事本呢。有时候有的事情想不起来,翻开简书看看,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从元月十九日到现在共写文章146篇,9.6万余字,点击量最高的1300多次。比起三五十万的学霸拜泉李桂娟,灵宝雷书红,陕县郭玉红,陕县王恺,陕县沈莉红,陕县高淑娟等牛人相差甚远,但我也算满载而归,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的。
简书是我的互加计划一路走来的见证者,从1400名外的旁听生,加塞儿进来,一路奋起直追,赶上优秀学员的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成为勇敢的小狮子,并有幸参加颁奖典礼。
这一路走来我只是在写日记,没有理论高度,只是喜欢用自己的风格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有时候思绪万千,理不清。不清楚这是不是因为我长了个文科脑子,很羡慕别人的条理清晰,写文章都有一、二、三。这点让我很不爽,对于思维导图的制作,我就感觉很困难,这些个之间是不是有着某种联系?
期待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