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名臣良将辈出,对于三大战神、三大谋士、三大汉奸很难有公论,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人选,仅以此文聊聊我心中的人选。
三大战神:楚霸王项羽、兵仙韩信、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
三大谋士:韬略鼻祖姜尚、留侯张良、和刘伯温;
三大汉奸:石敬瑭、秦桧、汪精卫
战神篇之楚霸王项羽
项羽,楚国贵族后裔,年轻时期的项羽一心想要学习万人敌的本事,对读书写字没有太大的兴趣。秦始皇到会稽游玩的时候,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对项梁说道:“彼可取而代之”,吓得项梁赶紧捂住他的嘴巴。
秦末天下大乱后,项羽与叔父项梁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发动吴中起义,开始反抗暴秦。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一举打败章邯和王离率领的秦军。战后项羽在辕门召见诸侯将领,诸将无不跪着前来,不敢仰视项羽。于是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都归附于他。
彭城一战,项羽率3万精兵打败刘邦率领的56万大军,刘邦大军四处逃散,刘邦本人仅带数十骑兵逃跑。
垓下之战,汉军分五路,约有60万之众,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项羽率领10万楚军被迫向垓下撤退。危机时刻项羽率800骑兵突围,身后却被灌婴5000骑兵追击,突围出来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
乌江边上,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又斩杀汉军数百人,自已也受了十几处的伤,最后于乌江边上自刎。
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也是历史上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称得上是战神。
战神篇之兵仙韩信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 ,“兵家四圣”之一,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年轻时,韩信曾经落魄一段时间而且还受到了胯下之辱,后来韩信投靠了项梁项羽叔侄领导的楚军,但是在楚营之中韩信一直不受重用。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但是项羽都没有采纳。
后来韩信投靠汉军,经夏侯婴的推荐,韩信被拜治粟都尉,再后来经过萧何的推荐,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拜为大将后,韩信制定了汉中之策,还定三秦之计;刘邦兵败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之后刘邦收了他的精兵,韩信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又派人降服了燕国。奉命攻打齐国时全歼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楚军。公元前202年。韩信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兵败自刎。
项羽死后,韩信被解除兵权,改封为楚王。后来因被人诬告,被贬为淮阴侯。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韩信被 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作为统帅,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当真是国士无双,也称得上是战神。
战神篇之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
李靖,隋唐之际最为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初仕隋朝,担任马邑县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也趁势起兵,李靖察觉到李渊要造反就打算到江都去告密,后来被李渊擒获,李渊打算杀掉他,临时之前的一番仗义执言被李渊所赞赏,再加上李世民的求情,李靖被释放。
效力唐朝后,李靖开始了自己的封神之路。
武德三年(620年),李靖跟随李世民击败洛阳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
武德四年(621年),李靖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征萧铣,仅两个月就平定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因其战功卓著,李渊诏封他为上柱国、永康县公。
武德六年(623年),李靖辅佐李孝恭平定辅公祏,江南悉数平定;
贞观三年(629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总管的身份统帅十几万大军灭亡东突厥;
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又率军远征吐谷浑并攻灭吐谷浑;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八。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几无败绩,他就是大唐的军魂,所以称李靖为战神也不为过。
谋士篇之韬略鼻祖姜尚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姜子牙半生寒微,干过各种营生,但是他一直坚持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渭水之滨钓鱼遇到西伯侯姬昌后,被姬昌尊为太师,称太公望,成为西周的首席智囊。
周武王继位后,被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武王灭商后,姜子牙被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
后世对其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
谋士篇之留侯张良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汉初杰出的谋臣之一。投入刘邦阵营后,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不计其数,使得刘邦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佐策入关:当初项羽和刘邦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进入咸阳;
斗智鸿门:鸿门宴上,正是凭借张良的大智大勇,刘邦才得以全身而退;
暗度陈仓:刘邦被“发配”汉中时,张良献计烧掉蜀道栈道,成功迷惑项羽,使其放松警惕。
下邑奇谋:趁着项羽攻打田荣,刘邦偷袭彭城,结果项羽回援,刘邦全军覆没。灰心丧气之际,张良建议联合与项羽不和的英布和彭越一起抗楚,重用韩信,让其独立领军。刘邦采纳了,最后垓下之围三支主力就是韩信、英布和彭越。
虚抚韩彭:楚汉相争的关键阶段,韩信、彭越领兵在外,拥兵自重,对于刘邦的调令阳奉阴违,刘邦大怒想要讨伐两人,张良提醒刘邦当前主要的敌人是项羽,不如满足他们的愿望,封韩信为齐王,允诺彭越封为梁王,成功笼络两人出兵围攻项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
劝都关中:天下初定后,刘邦想要定都洛阳,张良力陈刘邦定都关中。
明哲保身:天下大定后,张良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所以张良绝对称得上是三大谋士之一。
谋士篇之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明朝开国元勋。元朝至顺年间,刘伯温曾中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被朱元璋请到应天,委任他为谋臣,帮助自己出谋划策。
投入朱元璋麾下后,针对当时的形势,刘基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议,被其采纳;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而后刘伯温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却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
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民间将他跟诸葛亮放在一起称之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汉奸篇之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五代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石敬瑭本人朴实稳重,不善言笑,喜读兵书。隶属于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帐下,迎娶了李嗣源的女儿。当初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梁晋争霸,石敬瑭也参与其中,期间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为河东节度使,封为赵国公,但是他们君臣不合,相互猜忌。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困于太原,于是向契丹求救,代价是割让燕云十六州,甘称“儿皇帝”。
对于石敬瑭的这种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他的亲信部下刘知远带头反对,但是石敬瑭不从,一意孤行。契丹主耶律德光十分高兴,派兵援助石敬瑭。
解围之后的石敬瑭很守信用,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此后中原王朝完全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尤其是后来的北宋吃了大亏,直到400年后的明朝才将燕云十六州收回。
石敬瑭 的这种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甘当儿皇帝的做法令后人不齿,所以他也算得上是一位汉奸。
汉奸篇之南宋奸相秦桧
对于秦桧,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咬牙切齿,恨不能食其皮肉,现在还在西湖边接受人们的唾骂。
前一段时间在河南周口的某个旅游景区内,一名男子拿着鞋对着秦桧的雕像轮番抽打,打完一圈后,男子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又轮着打了一圈。打完后,他还回过头冲着镜头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喊了一句“耶”。
据了解,当地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们拍打自己身上某个部位,再拍打秦桧身上同样的部位,就可以将病痛转移到秦桧身上。有很多游客听说后,也纷纷跟风,来旅行时也会拍打秦桧。可见秦桧在百姓心中是多么的招人恨。
秦桧在北宋徽钦二帝时期就已经入朝为官,当时的他还算是一个忠义之士,反对割地求和。靖康之变后,秦桧也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回到临安,回来之后的他就变成了一个主和派,力主宋金议和。
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害死。从金国回来后秦桧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
也自秦桧以后,没人再用“桧”作为自己的名字了。
汉奸篇之民国大汉奸汪精卫
民国时期最大的汉奸非汪精卫莫属了。
早年的汪精卫也是一个义士,他早年间就投身革命,1910年,汪精卫阴谋刺杀摄政王载沣,事后被捕,判处终生监禁。在狱中起初决心以死报国,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一时为人传诵。
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
孙中山去世后,汪精卫与蒋介石为了最高权力明争暗斗。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于1938年12月潜逃到越南,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
1939年5月,汪精卫等赴日,与日本当权者直接进行卖国交易,成立伪国民党政权,不断的进行卖国行为。其手下还网罗了周佛海、陈公博等大汉奸,对中华民族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