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爱

№1 本书导语

当我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我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仿佛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选择和学习的结果。但是当我们回到父母的家中,事情好像又变得不太一样了。我们好像永远都只能被当作孩子,在家里有着说不出的焦虑和苦痛。回想起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为什么我们在家庭里却总是感到愤怒、难过、焦虑和悲伤?那么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那份“爱”,真的还能叫作“爱”吗?

本书另辟蹊径,重新回望我们的童年和过去,仔细剖析,让我们不去逃避,不去含糊地用“幸福”来概括童年,让我们知道并且承认,我们的父母并不是完美的父母,很多父母是不称职的,有控制欲的,甚至是有过各种虐待行为的普通人。但是本书也指明了改变的可能和方向,就算我们承认童年可能是不幸福的,这也并不会导致我们一生的不幸,正视不幸是为了去迎面解决问题,作者也提出了具体的改变技巧,所以我们在自己的道路上,也拥有疗愈和升华的无限可能。

本书作者苏珊·福沃德(Susan Forward)博士,是美国领先的心理治疗师之一,也是一位畅销书作者、演讲者和脱口秀嘉宾。除了处理私人个案外,她也长期服务于南加州许多的精神和医疗诊所,是一位优秀的治疗师、心理导师和咨询师。她因《中毒的爱》一书曾获《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第一名,也曾在美国广播公司(ABC Talk Radio)主持了6年的联合节目。

无论你多少岁,拿起这本书都不算晚。也许我们曾经因为还未成年没有机会去回应父母对我们做的一切,但是现在正是一个好机会,正视过去,与不完美的父母和解,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与过去和解,我们才能解开那些缠绕在心头的枷锁。大步向前,真正自信地做出自己的选择,现在就请开始尝试回应那些加之于我们童年的一切吧。

想确定你的父母是否是合格的父母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心理上的极大的斗争,也许还需要你重新回忆起许多痛苦的事情。许多人都与自己的父母关系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父母在情感上折磨了你。不少人都发现自己在两难的境地中挣扎,弄不清是自己受了虐待还是“神经过敏”。

作者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问题的表格,如果你肯定的回答超过了问题的三分之一,那么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些问题有利于梳理你是否拥有着健康的童年亲子关系,并且衡量这段关系给你的人生造成的影响。


№3 什么是“中毒的父母”

父母肯定会有过失,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如果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是长期的和重复性的,那就是伤害型的中毒的父母了。

当我们还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就是我们的一切,母亲给了我们温暖的臂膀、滋润的奶水、温柔的拥抱,父亲给了我们坚实的肩膀、肯定的眼神。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出完整的功能,自我意识也没有觉醒,于是父母就如神明一般,是我们的天空和大地。

随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自己走路到跑步,到读书,上学,我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主的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进入青春期,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摆脱父母,这个时候我们会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审视父母的价值观和权威。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经得起这些变化所造成的一部分的焦躁情绪的,他们会容忍孩子身上展露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且承认“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他们还记得自己当年的青少年时代。

但是对于中毒的父母来说当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开始对中毒的父母这种长期的负面行为模式不满,父母对孩子童年时那种上传下达的交流方式不再有效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的反叛和个性当作对自己的攻击和权威的挑战,他们通过强化孩子的无助感和依赖性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做家务的时候,就批评孩子“不为父母着想”“不懂事”,让孩子感到负罪感,并且总觉得自己“没有长大”。这样非但没有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反而不自觉地在破坏它。他们常常会说,“这是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或者“教他/她做人”,但是这些负面的攻击手段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动摇了他们本来就漂移不定的独立感。

父母中毒越深,对孩子的影响和控制就越深,孩子就不得不先抛下自己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首先去讨好从小就在他眼里宛如神明般的父母,并且无法把父母拉下“神坛”。这种奇怪的“神明”与“凡人”的关系给孩子种下了恐惧和不安的种子,即使他们长大了,心里仍然担惊受怕,经常逃避回自己虚弱而胆小的内心去。

№4 信奉“神圣父母”的代价

父母也许会常对你说,“我把你生下来你就得听我的”,或者“你还敢反抗爸爸了?”这样简单的威胁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如果父母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打压孩子,未成年的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增加依赖性,相信自己是“没有长大的”或者“不孝顺”的。这样一来,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

这时候,无论父母多么刻毒,孩子还是会去神化他们,即使知道父亲打你是错的,但还是觉得这是出于某种合理的原因,比如“这件事的确是我不对”或者“他只是脾气不太好,一时没有忍住”。如此来面对“神圣”的父母,我们以后即使已经摆脱了对父母物质上的依赖,也无法摆脱内心的想法。这些想法支持了我们对父母的信仰,使我们回避了一个问题:事实上,我们“神圣”的父母在我们最容易受伤的时候背叛了我们。

想要承认这个念头,并且沿着这个念头逐渐开始掌握和改变自己本来的命运是十分需要勇气的,如果你已经开始拿起这本书准备继续阅读下去,那就说明你也开始做出改变的承诺,这也是需要勇气的。

№5 被父母否认

在我们逐渐构建起自我的过程中,“神圣父母”经常会否认我们。可能你只是上学时忘带了作业或者回家晚了点,父母就唠唠叨叨地说你“丢三落四”“不听话”。别小看这些否认,这些甚至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否认”是最简单,也是最有力的心理防卫形式。父母否认我们的做法,使我们从心理上否定某些痛苦的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这一影响也包括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使我们继续信奉他们为“神圣父母”。

“否认”带来的宽慰是暂时的,而代价是高昂的。如果把“否认”看作情感高压锅上的锅盖,锅盖在高压锅上放得越久,积累的压力也就越大,迟早有一天锅内的压力会把锅盖掀起,引起我们生活和情感上的各种震荡。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们就不得不在巨大的压力下去直面残酷的现实。如果我们能提早发现和处理这种压力,便能像打开压力阀一样,让压力自然流出,避免更大的危机的出现。

更糟糕的是,我们除了需要处理来自父母的否认,还要处理父母以后在矛盾中推翻之前对你的否认,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去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当你的情感高压锅终于崩溃,开始竭力重新构筑过去的真相时,父母可能会说“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或者“你肯定是记错了,我没做过”。诸如此类的否定的话会二次打烂我们的信心,挫败我们重构记忆的尝试,使我们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和认知。这样一来,我们感知事实的能力和信心又会遭到极大的挫败,重建自信心会更加困难。

№6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开篇第一章的内容,回顾了一直以来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并了解了中毒的父母有何特征,以及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关键词:

神圣父母,中毒的父母,代价,否认

要点:

回想起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的,为什么我们在家庭里却总是感到愤怒、难过、焦虑和悲伤?那么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那份“爱”,真的还能叫作“爱”吗?

不少人都发现自己在两难的境地中挣扎,弄不清是自己受了虐待还是“神经过敏”。

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经得起变化所造成的一部分的焦躁情绪的,他们会容忍孩子身上展露的多样性,能够理解并且承认“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但是对于中毒的父母来说,当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开始对中毒的父母这种长期的负面行为模式不满,父母对孩子童年时那种上传下达的交流方式不再有效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孩子的反叛和个性当作对自己的攻击和权威的挑战,他们通过强化孩子的无助感和依赖性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地位。

父母中毒越深,对孩子的影响和控制就越深,孩子就不得不先抛下自己所需要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首先去讨好从小就在他们眼里宛如神明般的父母,并且无法把父母拉下“神坛”。

如果父母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打压孩子,未成年的孩子都会不由自主地增加依赖性,相信自己是“没有长大的”或者“不孝顺”的。这样一来,他们也更加相信自己需要父母的保护和供养。

诸如此类的否定的话会二次打烂我们的信心,挫败我们重构记忆的尝试,使我们怀疑起自己的记忆和认知。这样一来,我们感知事实的能力和信心又会遭到极大的挫败,重建自信心会更加困难。

思考与讨论: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让我们重新思考并讨论一下开始的问题:

尽管很艰难,但是尝试着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父母究竟是如何对待你的?他们是否有一些“中毒”的迹象?

你和父母的关系如何?现在住在一起吗?相处融洽吗?如果没有,你觉得这份焦虑和不安是来源于哪里呢?

№7 思考与讨论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重新面对了我们的“神圣父母”,认真审视了一直以来我们是把父母放在一个怎样的地位中的。也了解到,很多父母其实是“中毒的”父母,他们给我们的爱不是无条件的、包容的和健康的,其中父母的否认的力量可能影响了我们一生中塑造自尊的可能。

现在我们就来更加细致地解剖这些“中毒的”父母,先从到底什么是合格的父母开始说起。一个合格的父母,仅仅是提供温饱给孩子吗?我们都知道成为父母并没有经过任何考试,因为他们有时候自己就还是个孩子,那么大孩子带小孩子,能带得好吗?带不好的话,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8 孩子的权利

孩子不仅仅只是由一颗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动物,而是一生下来就成为独立的人。作为孩子,有着自己最基本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吃饭、穿衣、住房、受保护。除了这些物质上的权利,他们还理应得到情感上的抚育——情感受到尊重。这在未来有利于自尊心的培养。

此外,孩子正因为有父母的监护和陪伴,所以也有权要求父母以适当限制自身的行为对自己进行引导(注意,这里是属于孩子的权利而非义务)。一个不加引导和管制的孩子有着他/她不受限制的想法和行为,有权犯错,也有权在不受到肉体和情感虐待的前提下受到约束。

最后,孩子也有权成为“孩子”。他们有权利贪玩调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虽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确也有权利要求孩子逐渐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来适应未来的独立生活,培养他们走向成熟,但这也决不应该以牺牲童年为代价。

№9 父母的基本义务

虽然亲子关系在近几十年来的全球范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些核心的义务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努力坚持做到的:

父母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

父母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

父母必须满足孩子对于爱、关心和温情的需求

父母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情感上的伤害

父母必须为孩子提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指导

大部分父母能够做到第一条,这已经很不易,但是大部分中毒的父母在为人父母时,情感和精神都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他们不仅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指望孩子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当父母将家长的责任加到年幼的孩子身上时,家庭各成员的关系就变得模糊、扭曲、倒置了。一个孩子,如果被迫成为自身的父母,甚至父母的父母,那么他就失去了赶超、学习和仰望的对象,在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失去了父母的榜样形象,孩子的个性身份便会逐渐模糊,随波逐流。

№10 被偷走的童年

我们常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纽带。真是这样吗?有研究证明,孩子的存在并不会让家庭更幸福。来自挪威社会研究所的托马斯·汉森(Thomas Hansen)在他的论文中实证检验了是否拥有孩子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他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orld Value Survey)的数据来说明,从全球整体来看,拥有孩子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比没有孩子的人的幸福感要低。

某些本来就不幸福的家庭,把重大的需要父母承担的责任放在了一个幼小的孩子身上。一个需要自己去承担维系家庭的责任的孩子,其本身作为孩子的需求被忽略了,所以只能不断去否认自己的需求以应付孤独感和缺乏的感情。这些实际上“消失了的”父母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孩子的需求之上,逐渐摧毁了孩子的独立空间,也腐蚀了他们作为“孩子”的存在。

当父母打骂孩子时,我们很容易意识到这是虐待,但是这种“消失的”父母的虐待是隐晦的、不容易被发掘的。无论他们是“没有恶意”,还是“已经尽了心”,这种推卸责任的父母实际上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积极发展。

我们可以参考书中莱斯的例子。莱斯是一个从小需要代替父母来监护弟弟们的“小大人”,除此之外,他还需要管理全家的家务,以及照看精神不太好的母亲。这些都超出一个孩子能负荷的,而且责任使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正视自己的孤独和失去的童年,并且让他的责任感变得畸高。这样一来,孩子就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而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在中毒的父母身上,于是长大了也就更难摆脱越来越沉重的责任。

№11 维持“正常家庭”的假象

有些家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父亲或母亲酗酒。这种家庭的情感和心理氛围,与父母吸毒或者有其他不健康爱好的瘾君子家庭大致相同。这些不容易说出口的恶习都需要孩子对外缄口不言,以营造出一种家庭和睦的氛围,并且以此为苦痛的黏合剂把家庭尽力维持在一个完整的状态。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尤其有害,这是在逼迫孩子否认自己情感和感知能力的可靠性。如果一个孩子不得不经常在自己所想和所感觉的事情上撒谎,那么培养自信心会显得尤为艰难。他/她的负罪感总是让自己怀疑别人是否相信他/她,即使在长大后,觉得大家都在怀疑自己的这种感觉仍然会持续下去,使自己羞于流露真实的思想感情,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即使是对于成年人来说,维持这些拙劣的表演也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被揭发的精神状态就更难以承受了,为了减少这些压力,不少孩子只好避免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尽力使自己保持在孤家寡人的状态。

这种孤独感使一家人都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由于家庭规模相对都不会太大,家人之间共守秘密会催生一种极度扭曲的忠诚感,对于父母强烈而不分是非的忠诚会演化成孩子的天性,并为长大后的决策埋下不健康的种子,这种不分是非的忠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束缚性,在孩子离开家后,也时常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12 出尔反尔的瘾君子父母

在一个瘾君子的家庭里,伴随着恶习而来的有语言、肢体暴力和谎言,虽然染有毒瘾的父母方也不会是一直沉溺于恶习之中,而是间歇性地忏悔和承诺“一定会改”“下次就戒”,但是他们几乎很难做到。

对于孩子来说,亲子关系作为最初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导他们: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伤害自己,也会不断地撒谎和欺骗,所以这类瘾君子家庭的成年子女对接近外人具有恐惧感,那些本来应该存在于正常人际关系之中的毫无防范、彼此信任、开诚布公都早已被破坏得片甲不留。他们没办法接受世界真的会有稳定的支持和关爱,而更愿意去接触那些避免真诚交流的人,这样一来,这些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免总是进入恶性循环。

所有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都可能出尔反尔,但是这种变动和伴随而来的暴力行为却因为酒瘾或者赌瘾之类的恶习而放大,这些父母发出的信号和制定的规矩都过于频繁让人无法捉摸,让年幼的孩子感到力不从心。父母把批评作为控制手段最容易加之于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到批评的理由,孩子成了父母遭遇挫折时的出气筒,替罪羊。这是失职的父母为自己的不自律和失职而狡辩的一种阴险的手段,他们常说,“如果你什么错也不犯,爸爸也不用喝酒”“我这么伤心总是去赌钱都是因为你!”。这样一来,天真年幼的孩子就真的开始逐渐包揽起越来越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到身上,仅仅是想博得父母的欢心。

等这些孩子成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借助于自我毁灭或者少年犯罪的方式,终于使自己成了父母口中的“坏孩子”;有些孩子则由于长期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而引发了生理的疼痛,以此来折磨和惩罚自己。

№13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本书第二章和第七章的内容,因为瘾君子家庭常常伴随着消失的父母和过于急迫成长的孩子,所以放在一起阅读能更好地理解。

关键词:

失职,消失,瘾君子

要点:

孩子也有权成为“孩子”。他们有权利贪玩调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地度过自己的童年,虽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的确也有权利要求孩子逐渐培养孩子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来适应未来的独立生活,培养他们走向成熟,但这也决不应该以牺牲童年为代价。

一个需要自己去承担维系家庭的责任的孩子,其本身作为孩子的需求被忽略了,所以只能不断去否认自己的需求以应付孤独感和缺乏的感情。

当父母造成的伤害是由于不作为,孩子成年后与这种中毒家长的关系就很难被发现。无论他们是“没有恶意”还是“已经尽了心”,这种推卸责任的父母实际上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积极发展。

“正常家庭”的伪装对孩子尤其有害,这是在逼迫孩子否认自己情感和感知能力的可靠性。如果一个孩子不得不经常在自己所想和所感觉的事情上撒谎,那么培养自信心会显得尤为艰难。

这种孤独感使一家人都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由于家庭规模相对都不会太大,家人之间共守秘密会催生一种极度扭曲的忠诚感,对于父母强烈而不分是非的忠诚会演化成孩子的天性,并为长大后的决策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这种不分是非的忠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束缚性,在孩子离开家后,也时常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亲子关系作为最初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导他们: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会伤害自己,也会不断地撒谎和欺骗,所以这类瘾君子家庭的成年子女对接近外人具有恐惧感,那些本来应该存在于正常人际关系之中的毫无防范、彼此信任、开诚布公都早已被破坏得片甲不留。

父母把批评作为控制手段最容易加之于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做什么,他们总能找到批评的理由,孩子成了父母遭遇挫折时的出气筒,替罪羊。

思考与讨论:

你是否经历过父母争吵反而需要你去帮忙和解的时候?回想一下当时的心情和你的做法,这是否对当年的你造成了一些影响?

你自己经历过或者看到过听说过一些瘾君子家庭吗?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和身边的人相处如何?长大成年后他们的发展如何?

№14 思考与讨论

昨天我们阅读了关于不称职的父母,了解到这些“消失的”父母是如何强迫孩子不得不长大并且甚至要成为父母的“父母”,另外地,也有那些瘾君子家庭给孩子带来了哪些伤害,这些伤害包括了焦虑,失望和不信任。

如果说昨天我们学习的是因为不称职而“消失的”父母,那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是另一种“消失的”父母——他们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而是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同孩子捆绑在一起。

我们最常从这类父母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这种祈求听起来低声下气,但是杀人于无形,变成一道隐形的枷锁将孩子捆绑在父母身边,越挣脱捆绑得就越紧,好像温水煮青蛙,最后将孩子的自由一点点融化掉。

你的父母或者是你身边朋友的父母有对孩子进行某方面的控制吗?也许形式并不那么直接。

№15 空巢综合征

控制不一定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如果一位母亲约束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让他不要随便跑到大街上去,我们不会谴责她是一个有控制欲的母亲,而会说她“谨慎”,因为她是被孩子需要引导保护所驱使,对孩子进行合理地约束。

当孩子已经成年,可以独自过马路后,如果这位母亲仍然要求孩子不要随便跑到街上去,这就显得是过度控制了。一个孩子如果从未自己去做、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去冒风险,就不可能真正地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心理能量,难免会感到无助和无能。在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这些孩子也经常会感到焦虑不安、担惊受怕,并且永远不可能真正成熟。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许多人还是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操纵,无法脱离被父母引导和控制的需求。

那些担心自己会变成没人需要的父母往往更倾向于控制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内心恐惧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想让这种无助感永远存在下去。这种恐惧心理也被称为“空巢综合征”,起源于子女离家时父母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的失落情绪。中毒的父母没有办法应付和面对这种情绪,于是永远不割断父母对子女的那根风筝线——一定要牢牢掌控住孩子才足以安心。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的决心或者意愿,他们便觉得被出卖和遗弃了。

№16 “你必须听我的”和“为了你好”

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分为两种: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硬手段和软手段。

直接控制没有太多的花招和技巧,这些控制都是单向的、公开的。比如说“如果你出省工作就别回家了”,或者,“如果你和他结婚,我们就一刀两断”“你必须要听我的,因为我是你爸”。通常这些直接控制都包含着恫吓和极大的侮辱性,孩子的情感需求要服从于父母的情感需求,你自己的意见毫无价值,你的愿望和需求无关紧要,你的情绪也从未被察觉,最后,直至整个生活被拖入深渊。

起初我们都在满足父母的小小愿望,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在离他们近的城市工作,认识他们喜欢的人……以为总有机会等到属于自己选择的时刻,然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取悦父母越来越难,这就像一场赛跑,父母是设置终点线的那个人,并且一直不断移动,不断往前推,我们没有办法到达终点。

另一种间接控制,我们可以称之为“操纵”,一种软手段。这种控制显得更加隐晦一些,但是伤害性不比直接控制小。我们也都会用一些操纵的手段,比如说当我们不想再继续谈话的时候,会打一两个呵欠,或者想要某个人的电话号码时,先会和对方聊些别的。这些都是一种正常的交往模式。

但是如果这种操纵变成一种长久性控制他人的工具,尤其是在亲子关系中,便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中毒的父母很喜欢用的句式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或者“你怎么就不明白我们的心情呢?”。他们佯装悲痛来掩盖自己想控制子女的目的,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迷惘的世界中,孩子只知道自己受人摆布,却不知道是如何受人摆布的。

№17 控制的反弹和延续

当中毒的父母使用极端的、恫吓的、令人负疚的方式来控制我们时,我们的做法通常有两种:投降或者反叛。这两种反应都不利于心理上的解脱,反叛表面上有利于解脱,但事实是越反叛,父母的控制会越牢固。

在一些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面前,孩子的生活仿佛和自己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并成了自己生活的延伸。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想要摆脱这令人窒息的控制,便会耗掉过多的成本——即做一切和父母的意愿不同的事情,包括拒绝自己原本渴望的东西,比如自己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或者喜欢的城市。

这样一来,孩子太过于专注对父母的反叛以至忽略了自己的本来愿望。作者提到了这样一种例子。如果你有一个感情很好的女朋友,而你的母亲一直催着你结婚,在高压的控制之下,你只能用不结婚来反抗父母,然而这对你和伴侣的情感也是有伤害性的,你的心里仍然是渴望结婚的。这看起来你似乎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反叛的过高愿望压倒了你的自由意志,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反叛,也难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的父母已经去世,但控制还在继续。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愿意相信,父母去世后我们的人生就完全是自己的了。但是这种控制不仅仅是打破了空间限制,也会打破时间限制,从坟墓里延伸出来,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回响。在这里我们要分开看父母已经造成的伤害和他们的去世这两件事,伤害已经造成,并不随着死亡而结束,如同父母的控制也不随着他们的去世而结束一样。只有你做出把握自身生活的决定时,才能剥开对父母的憎恨和对父母离世的悲痛,摆脱父母的控制和拥有自己自由的人生。

№18 不流血的语言攻击

大多数的父母偶尔都会说些贬损的话,这不一定是言语虐待,但是如果经常对孩子的外表、智力、能力或者作为人的价值进行言语攻击,那就是虐待行为了。

同样地,言语虐待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公开的恶意辱骂,你是否听过「我要是没把你生出来多好”“你真是笨得像头猪”或者其他的辱骂?这种直接而恶毒的辱骂漠视了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不断攻击,影响了他们正在培育中的自我形象。

还有一类使用言语虐待的父母更加间接一点,他们自以为幽默,实际上让幼小的孩子万分寒心。想想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听过的这句“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到的”或者“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给别人家养”,如果孩子或者其他人听了感到不满,那虐待者总是怪我们不懂幽默感,“只是在开玩笑”。玩笑话我们也会说,但是出自父母之口,对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它的频繁程度、残酷性都使得这个玩笑具有虐待性。

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开这么残酷的玩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都是为了他/她好”,但是一个孩子如果连在父母面前说话都感到无法安心而被处处指责不懂幽默、无能,那么成年后的他/她将如何应付形形色色的人的语言呢?

№19 “你连这个都做不到真是没用”

在幼儿园时期,隐性的竞争就开始了,每一次考试,每一次比赛甚至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可以用来当作儿童之间的竞赛,即使这竞赛是由成年父母的攀比心态来操纵的。

你有没有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感受到的压力?在笔者小时候,甚至连考试的当天早上,都要有“好运”彩头,即吃一根油条两个鸡蛋,意味100分,希望你数学语文能考双百分。从这里的一百分开始,“孩子应当十全十美”的理念就可以初见端倪了。

这样追求完美的家长在事业上不一定是个失败者,也有可能是个成功者,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压力的场所,而是把自己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作为出气筒。由于自身的成功抑或失败,他们便喜欢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第二人生”,如果孩子能够十全十美,那么家庭也会十全十美,自己也会更加完美。他们把追求生活安定的重担放在孩子身上,这样便可以回避他们作为父母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

对于健康的父母来说,孩子犯错和达不到要求是正常的,他们正是在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不断获得做出新的尝试的动力和信心。但中毒的父母强加给孩子的是过远的目标,过高的期望和朝令夕改的规矩,他们期望孩子对此做出反应时就表现出成熟和有经验,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达到的,是个悖论。孩子不是小大人,但是中毒的父母却希望他们从娘胎里出来就已经成熟得像个大人。

尽管孩子会因为同学、朋友、老师的贬损而受伤,但是最容易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伤害,因为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中心,如果父母说“你真笨”,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笨得无可救药;如果父母说“我真不应该把你生下来”,那孩子就会真的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恶毒的言辞会不断地让孩子把父母的负面语言内化,孩子本身会开始对自身产生怀疑和负面评价,埋下自卑的种子,他们的心灵也变得脆弱。言语虐待除了使你缺乏自信,还会影响到你未来待人处事的方式和风格。

№20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爱控制的父母是如何利用控制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并且这些控制给孩子带来了哪些伤害,我们也着重研究了言语虐待对于孩子的伤害。

关键词:

控制,言语,虐待

要点:

在焦虑不安、担惊受怕的父母的过度控制下,这些孩子也经常会感到焦虑不安、担惊受怕,并且永远不可能真正成熟。当他们进入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许多人还是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操纵,无法脱离被父母引导和控制的需求。

中毒的父母没有办法应付和面对这种情绪,于是永远不割断父母对子女的那根风筝线——一定要牢牢掌控住孩子才足以安心。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的决心或者意愿,他们便觉得被出卖和遗弃了。

起初我们都在满足父母的小小愿望,选择他们喜欢的专业,在离他们近的城市工作,认识他们喜欢的人……以为总有机会等到属于自己选择的时刻,然而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取悦父母越来越难,这就像一场赛跑,父母是设置终点线的那个人,并且一直不断移动,不断往前推,我们没有办法到达终点。

在一些控制欲特别强的父母面前,孩子的生活仿佛和自己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了,并成了自己生活的延伸。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想要摆脱这令人窒息的控制,便会耗掉过多的成本——即做一切和父母的意愿不同的事情,包括拒绝自己原本渴望的东西。

这看起来你似乎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掌握了自己的主动权,然而反叛的过高愿望压倒了你的自由意志,导致了适得其反的结果,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反叛,也难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

在这里我们要分开看父母已经造成的伤害和他们的去世这两件事,伤害已经造成,并不随着死亡而结束,如同父母的控制也不随着他们的去世而结束一样。

这种直接而恶毒的辱骂漠视了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不断攻击,影响了他们正在培育中的自我形象。

玩笑话我们也会说,但是出自父母之口,对一个不谙世事、没有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它的频繁程度、残酷性都使得这个玩笑具有虐待性。

一个孩子如果连在父母面前说话都感到无法安心而被处处指责不懂幽默、无能,那么成年后的他/她将如何应付形形色色的人的语言呢?

这样追求完美的家长在事业上不一定是个失败者,也有可能是个成功者,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宣泄压力的场所,而是把自己最亲密的家庭成员作为出气筒。由于自身的成功抑或失败,他们便喜欢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第二人生”,如果孩子能够十全十美,那么家庭也会十全十美,自己也会更加完美。他们把追求生活安定的重担放在孩子身上,这样便可以回避他们作为父母无法提供这种生活的事实。

思考与讨论:

阅读完今天的内容,你对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吗?那请你想一想,控制一般有哪几种情况和哪些表现形式?为什么控制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究竟会带来哪些伤害?

№21 思考与讨论

我们想起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一般是讨论内在的伤害——控制、辱骂、不负责任,但是有一种伤害对孩子外在和内在都有着极大的摧残,这就是身体虐待,即我们常说的打孩子。

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一则新闻《重庆9岁男孩不愿上补习班挨了一顿打,到派出所告妈妈家暴》。一名男童因不想去上补习班的课,被妈妈打了一顿。这位孩子觉得委屈,背着书包就去了派出所。他告诉民警,妈妈只是生气地打了他几下,下手并不重,但他坚持认为这是家暴。底下评论一片哗然,说这个孩子太年轻幼稚,回家必然逃不过又一顿毒打。

在无数个横跨不同社会、经济和受教育程度的家庭中,有一种罪行却是通行的——对儿童的身体虐待。中国谚语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儿童只是被视为父母的“财产”,家长的权利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于是在训诫的名义下,父母除了不能杀死自己的孩子,几乎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

几千年来的逆来顺受,就真的可以证明打孩子是一种正面而不可缺少的育儿手段吗?

№22 缺乏自制力的父母

大多数父母都不时地有打孩子的冲动,特别是听到孩子大哭大闹又不听劝阻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想打孩子的冲动更多的与我们身心疲惫和压力太大有关。许多父母还是能忍住这种冲动,但是还是有大量的孩子不那么幸运。

喜欢打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缺少控制冲动的能力,每当他们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年幼而容易犯错的孩子便成了他们发泄的出口,这种打孩子的行为几乎就是对压力一触即发的反应。

从身体上喜欢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也是来自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在成年并组建家庭后,大多都是在重现自己小时候的场景。这种喜欢身体虐待的“毒素”是代代积累下来的,到他们成为父母的这一代就积累了很多,暴力是他们学会用来对付压力和麻烦的唯一手段。

许多人本身小时候就从未被父母爱过,后来又成为他人的父母,所以他们有巨大的情感缺陷和未被满足的渴望,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依然是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代理父母,因为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满足过他们巨大的情感需求空缺。一旦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便大打出手,因为他们投射了自己的愿望到这些本不该承担的孩子身上。

于是这样,这些口口声声说着“打你也是为了你好”的父母在明处或暗处虐待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一生中的噩梦便是有着这样的父母。

№23 “打你也是为了你好”

因为父母打孩子大部分是出于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愤怒,和孩子的所作所为并无太大的关系,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是否会挨打。父母的阴晴不定使得孩子不得不早熟地学会察言观色,并且在这一道路上走得过远,即对外界的风吹草动过于敏感。

孩子无法了解到底是什么惹得父母生气,因为父母从来都只是说“要不是因为你不听话”“要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真正的原因就这样被掩盖住了。他们打孩子,然后又祈求孩子的谅解,甚至希望得到孩子的宽恕。父母对于孩子,既无法传达出自己的迷惘和痛苦,还想从孩子那里得到慰藉,这种角色倒置使得孩子更加无法理解事情的真相。

有的家庭相信,“人之初,性本恶”,认为这样管教孩子就可以避免他们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还有父母为自己开脱,认为这是在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被打过来的”,自私地认为这会使孩子更加坚强和勇敢,更有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的磨难。

孩子是一个脆弱而易受攻击的对象,他们不仅不会还手,还会因为受到恫吓而安静下来。可是父母真正的愤怒根源根本不在此,如果不去解决,下一次发泄仍然会落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这些怯懦的父母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在每一次短暂的发泄中得到安慰,把痛苦整个扔给孩子。

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旦受到父母的践踏,想要再恢复是十分困难的,并且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于他人如何与我们相处的预期,在这样暴虐成性的家庭长大,只有焦虑、紧张和痛苦会与之伴随。这就难免很多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他人都有着过高的警惕性,并且过分执拗地提防他人。

№24 性虐待者就在眼前

儿童受到性侵犯可能是最残忍、最令人难以启齿的人生经历了,这践踏了他们童年的本质——天真无邪。我们通常觉得性侵犯只可能出现在夜深人静的小路上或者僻静的小树林里,但是更多的时候,性侵犯就在身边,就在眼前,他们披着慈爱的外皮,对孩子进行了最惨无人道的伤害。

据我国司法部调查,大多数的性骚扰事件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如果你觉得亲生父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那就大错特错了,强奸事件发生在被害人家中或单位的比例高达36.4%。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并没有经过任何考试和宣誓,外人总是尽量以合理和自然的眼光看待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所以父母对儿女的性侵可以发生得悄无声息。在每一次公共媒体上出现这样的熟人性侵犯事件时,千万沉默的受害者们都会回忆起他们童年被侵犯的时刻,而我们在许多公众平台都能读到他们的故事。

性侵犯经常发生在情感孤独、神秘、贫穷而充满压力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往往也是压抑的。孩子天性中对父母的信赖和爱,使他们更容易对父母的性请求和性胁迫就范,这也使得他们在情感上更易受伤害。

而奸诈的性侵犯父母认清了这一点,就把成人之间的交往原则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们常常用威胁手段来确保孩子对外缄口不言:“如果你说出去,我就杀了你。”“就算你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你。”“如果你说出去,警察就会把我抓走,就没人养家了,妈妈也会恨你。”这类威胁是一种情感上的讹诈,孩子因为自身的天真脆弱,而常常被无止境地折磨。

№25 袖手旁观的帮凶们

在一般的家庭中,往往只有一位家庭成员会充当打孩子的恶角色,但是对于家庭的其他成员来说,沉默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虐待,是家庭暴力的帮凶。

父母中作为帮凶的一方,可能是由于胆小怕事,也有可能是出于对配偶的依附性,或者想“维持”家庭现状,往往会姑息施暴者,或者干脆因旁观受惊表现出消极无能,这样似乎就能抹杀掉自己在虐待中起到的默不作声的帮凶角色。而对于受到身体虐待的孩子来说,原谅这位帮凶似乎也更加容易一些,心里也视他们为和自己一样的受害者。

在有性侵犯记录的家庭里,孩子对沉默的一方往往会抱有更大的怨恨,只要是在一个正常的稍微爱孩子的家庭里,要是孩子因为受到父母一方的性侵犯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痛苦,另一方一定会有所察觉,但是事实是,很多旁观的一方都保持着长久的沉默。

当孩子终于开口说出自己被性侵犯的事实时,他们的反应一般也不过如下几种,“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你想怎么样?我又能怎么办呢?”“我知道你也爱爸爸/妈妈,如果你不这样做,他/她就会出去找别人,你想看到家庭破裂吗?”“都是你的错,你平常一定勾引了他/她!”这种不称职的家长一心想要保住自己家庭的虚假完整,因此就要否定一切破坏家庭安定的事实,尤其是这种无法说出去的丑闻。

№26 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孩子

在施害者和受害者之间,很容易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即受害者不愿意离开施害者,反而更加愿意留在施害者身边。这并不是受害者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离开了这个环境,世人也无法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给受害者——他们指责受害者,歧视他们,使受害者无法抛开过去的伤痛继续前行。

受虐待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常常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时断时续的恐怖时光和柔情时光并存。这是因为父母在虐待孩子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出爱的承诺,孩子的天地还很狭小,父母仍然是孩子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可一旦他们成长到可以离开家独立生活的时候,这些积累下来的肮脏痛苦便会不断涌出,并且无法预测什么时候会爆发。每一个童年受到性侵害的孩子都免不了地感到肮脏、受伤和怪异,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成年以后的性欲,因为性行为和童年的性侵害太过于相似;他们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伴侣的性关系,因为童年时那种不健康和扭曲的亲密关系从未给出他们明确的指导和正确的指向。

正如之前我们所读到的那样,这种毒素也会积累下来,曾经的受虐者也更容易演化为施虐者,把自己的痛苦和怒火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或是发泄到自己身上,暴食、抑郁和偏执总会如影随形,随时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

№27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中毒的父母对于孩子身体上的虐待——大致分为普通的身体虐待和性虐待,但是这种虐待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和后遗症,却是不容小觑的。

关键词:

身体虐待,性侵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要点:

喜欢打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缺少控制冲动的能力,每当他们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时,年幼而容易犯错的孩子变成了他们发泄的出口,这种打孩子行为几乎就是对压力一触即发的反应。

从身体上喜欢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数也是来自于充满暴力的家庭,他们在成年并组建家庭后,大多都是在重现自己小时候的场景。

许多人本身小时候就从未被父母爱过,后来又成为他人的父母,所以他们有巨大的情感缺陷和未被满足的渴望。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依然是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自己的代理父母,因为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满足过他们巨大的情感需求空缺。

他们打孩子,然后又祈求孩子的谅解,甚至希望得到孩子的宽恕。父母对于孩子,既无法传达出自己的迷惘和痛苦,还想从孩子那里得到慰藉,这种角色倒置使得孩子更加无法理解事情的真相。

孩子是一个脆弱而易受攻击的对象,他们不仅不会还手,还会因为受到恫吓而安静下来。可是父母真正的愤怒根源根本不在此,如果不去解决,下一次发泄仍然会落到这些可怜的孩子身上。这些怯懦的父母也不愿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在每一次短暂的发泄中得到安慰,把痛苦整个扔给孩子。

大多数的性骚扰事件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如果你觉得亲生父母不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那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中作为帮凶的一方,可能是由于胆小怕事,也有可能是出于对配偶的依附性,或者想“维持”家庭现状,往往会姑息施暴者,或者干脆因旁观受惊表现出消极无能,这样似乎就能抹杀掉自己在虐待中起到的默不作声的帮凶角色。

这种不称职的家长一心想要保住自己家庭的虚假完整,因此就要否定一切破坏家庭安定的事实,尤其是这种无法说出去的丑闻。

受虐待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常常既有欢乐也有痛苦,时断时续的恐怖时光和柔情时光并存。这是因为父母在虐待孩子的同时也会继续做出爱的承诺,孩子的天地还很狭小,父母仍然是孩子获得爱和安慰的唯一来源。

每一个童年受到性侵害的孩子都免不了地感到肮脏、受伤和怪异,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成年以后的性欲,因为性行为和童年的性侵害太过于相似;他们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和伴侣的性关系,因为童年时那种不健康和扭曲的亲密关系从未给出他们明确的指导和正确的指向。

思考与讨论:

如果你不确定体罚是否对孩子有益,可以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分别列出打孩子和不打孩子都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样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性侵犯对于成年人有什么影响?对于孩子有什么影响?结合本章的内容,剖析为什么孩子容易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症状?

№28 思考与讨论

在昨天的阅读里,我们完成了家庭影响的最后两章的阅读,到此,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已经分门别类地列出来了。

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起点,思考一下“家庭”的含义是什么,家庭是如何运转的。家庭作为一个集体单位,是如何自我变化、腐坏或者进化的?在所有之前谈到的影响里,不只有父母对于孩子的做法在直接地影响我们,家庭成员之间,我们的父母对他们自己的父母的态度,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你对这点同意吗?

在今天的阅读内容里,我们会了解到这种中毒的爱是如何传递和积累下去的,健康家庭和中毒家庭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以及这些中毒的爱是如何从表层渗透进我们的大脑的。

№29 家庭体系的积累

“家庭”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算是最重要的小集体单位了,以血缘为纽带,以礼仪为标准,有的家庭甚至还有保存完好的族谱、家谱,这些都保障了一个家庭的维系和发展。

除此之外,“家庭”里更重要的是人们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如果把一个家族比作一个星系的话,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如同一颗小行星,有着自己的引力和重力,互相影响着自己星系里所有相关行星的轨道,这种影响往往是不自觉而隐秘的。

小时候,我们的家庭体系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家庭里的气氛直接影响了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的辨别能力也不足够,对父母又给予了过高的信任,于是我们很多观念都直接套用于我们的父母的世界观。

如果我们的父母不相信任何人、孤僻或者寡言少语,那么我们也很容易孤僻、怕生、容易不信任他人。在一个有着忧郁伤心的母亲的家庭是不允许也不敢出现一个爱笑的孩子的。这些不积极的生活方式都具有自轻自贱的性质,并且是由我们的父母直接感染给我们的。

但是也请不要忘记,我们的父母也是从自己父母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中毒的家庭体系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连串的汽车相撞,造成的损害如果不能自我消除掉一部分,就会积累并传递给下一代,你的整个家庭上上下下几代甚至十几代积累下来的情感、规则、原则及信念都蕴含于此。

№30 家庭心理分离度

在发展心理学里,“心理分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指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心理。分离个体化主要从青春期开始,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有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完成分离、形成完整的个性,从而会继续依附在父母和家人之下。

近30年来,心理分离一直是家庭研究与治疗领域探讨的热点问题。家庭治疗的一代宗师Bowen认为心理分离是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而心理分离的水平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心理学家莫里·鲍恩(Murray Bowen)认为分化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成人人格和社会关系的健康与否。大量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心理分离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心理分离影响到一系列的心理适应,包括自尊、家庭关系质量、同伴关系、抑郁、焦虑等。

健康的家庭和中毒的家庭体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分离有多大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即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个性方面有多大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鼓励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鼓励孩子树立起责任心,也鼓励孩子表达。不健康的家庭害怕和抑制个性的表达,家中的孩子必须与父母的思想和行动保持一致,这样的家庭使得大家的个性和界限都逐渐被抹杀掉,生硬地把家庭成员撮合在一起。

在这种没有私人界限的家庭里,我们不得不常常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换取偶尔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常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你就不得不常常回家,以保证家里没有暴力事件发生,或者以保证你有机会去阻止或中断家庭暴力,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得太频繁,也许会毁掉不少你和朋友相聚或者独处的好时光。这种过高的责任感会使得我们所做的每项决定都要围绕着家庭而非自己的利益或偏好进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行为都不再属于自己,而完全成为家庭的附庸。

№31 中毒父母的小诡计

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会更加积极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他们喜欢开诚布公地交流,乐于讨论各种解决办法,并且不畏惧向外寻求必要的帮助,解决问题对他们来说不是件难事。而在不健康的家庭里,中毒的父母对于每一次生活中的大大小小挫折都诚惶诚恐,他们想办法发泄着自己的恐惧和失落,丝毫不忌讳家中有年幼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手法相当拙劣,但是对此他们已经轻车熟路,有着不少的小诡计。

否认

否认是中毒父母的首选和最为娴熟的应对家中情况的方法,他们否认目前的糟糕情况,而且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轻描淡写。一个喜欢打孩子的父亲会称自己“要求严格”,一个爱赌博的母亲会否认以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说“再也不出去赌钱了”。 

推诿

中毒的父母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把因此产生的愧疚感转嫁给孩子,他们想办法把自己的失败都推给其他人和其他事。一个丢了工作而沮丧的父亲会说孩子不听话,所以导致他无心工作而失业,一个丈夫出轨的女人会责骂孩子平时不亲近爸爸,所以导致他出轨。这样一来,孩子就成了最无辜的替罪羊。

破坏

在一些父母缺失监护人角色的家庭,总会有一种奇妙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凌驾在不负责任的父母和过分承担责任的孩子身上的。不过一旦家庭中出现要打破原来平衡的情况时,家中的其他家庭成员总会想方设法地阻拦这种变化,以维持家中原来的畸形平衡。

保密

在一个充满谎言的家庭,孩子是很难诚实的。一个中毒的家庭要想不把家丑外扬,就必须让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并且互相串通好以使对外的口径一致。“我们家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事,外人不要插手”和“我们家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常见的抵挡外来干扰势力的借口。

同盟关系

在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的家庭里,中毒父母会忘记孩子本身的角色,而试图将孩子当作武器或者结成同盟来对抗另一方,让孩子变成畸形的同盟关系中的一方。这些父母会向孩子抱怨着,“你爸爸肯定是在外面有人了”或者“我娶了你妈妈是一辈子最大的错误”,于是孩子成了情感的垃圾场。

№32 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

我们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规矩和观念,比如说“绝对不可以尝试毒品”“一个人在外面喝了酒要早点回家”这些话,几乎每个父母都说过,但是还有一些规矩和观念是从来没有说出口的。它们存在于父母的做事方式中,流转在父母之间相互对待的行为里,或者父母会在对待我们的态度中暗示我们这些规矩。

如果在一个女性是没有收入的全职家庭主妇,而男性是辛苦的工薪族的家庭里,男性常常会挑剔女性不会做饭,或者不会带孩子,或者家里打扫得不够清洁的话,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很容易滋生出大男子主义或者男权的意识。因为他/她常年看到的都是男性对于女性不够尽善尽美的批评和指责,女性和男性的特征如此对立起来,这种家庭里的父亲就难免会向孩子无形中灌输“女性总是低人一等”的想法。

还有在当今广泛提倡“孝道”的社会里,一直都提倡子女向家庭靠拢,“父母在,不远游”是正确的,自己去到喜欢的城市或者国家居留是不对的;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安排是正确的,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见解是不被提倡的。在“孝”字的压力之下,父母和孩子必须相互依偎相互关联,有一切独立和分歧的思想都是不应该的。

这些从未真正说出口的规矩和观念的渗透才是最可怕的,如杀人于无形,一点点地切割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33 今日总结

今天我们完成了最后一章关于父母中毒的爱的阅读,知道了这些毒素是慢慢积累下来的,中毒的父母有些非常娴熟的技巧来控制我们,他们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有的则是慢慢渗透的。

关键词:

家庭体系,心理分离,潜移默化

要点:

小时候,我们的家庭体系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家庭里的气氛直接影响了我们成长的轨迹,这个时候我们的辨别能力也不足够,对父母又给予了过高的信任,于是我们很多观念都直接套用于我们的父母的世界观。

但是也请别忘记,我们的父母也是从自己父母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中毒的家庭体系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的一连串的汽车相撞,造成的损害如果不能自我消除掉一部分,就会积累并传递给下一代,你的整个家庭上上下下几代甚至十几代积累下来的情感、规则、原则及信念都蕴含于此。

“心理分离”是指个体脱离原本所依赖的家庭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个性心理。

健康的家庭和中毒的家庭体系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分离有多大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即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个性方面有多大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鼓励每个家庭成员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鼓励孩子树立起责任心,也鼓励孩子表达。

这种过高的责任感会使得我们所做的每项决定都要围绕着家庭而非自己的利益或偏好进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行为都不再属于自己,而完全成为家庭的附庸。

而在不健康的家庭里,中毒的父母对于每一次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挫折都诚惶诚恐,他们想办法发泄着自己的恐惧和失落,丝毫不忌讳家中有年幼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手法相当拙劣,但是对此他们已经轻车熟路,有着不少的小诡计。

否认是中毒父母的首选和最为娴熟的应对家中情况的方法,他们否认目前的糟糕情况,而且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轻描淡写。

在父母关系并不融洽的家庭里,中毒父母会忘记孩子本身的角色,而试图将孩子当作武器或者结成同盟来对抗另一方,让孩子变成畸形的同盟关系中的一方。

它们存在于父母的做事方式中,流转在父母之间相互对待的行为里。或者在父母会在对待我们的态度中暗示我们这些规矩。

这些从未真正说出口的规矩和观念的渗透才是最可怕的,如杀人于无形,一点点地切割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思考与讨论:

什么是心理分离?心理分离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中毒的父母常常用的哪些小诡计来应对家庭中的事件?请至少说出三个。

现在你能意识到家庭之中的成员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了吗?你的一些习惯、思维模式,是否有父母的痕迹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898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01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058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3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82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1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06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7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15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3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0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7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83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7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思考与讨论 上周我们阅读并总结了中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家庭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伤害的影响,这算是最后一次回头望我...
    冠世墨玉yanzi阅读 407评论 0 0
  • 一、内容简介(百度) 在这部振聋发聩的心理疗伤经典中,苏珊·福沃德博士指出现在很多的父母已经“中毒”:控制子女、言...
    马麟鼠阅读 1,355评论 0 1
  • 回想起世界上所有关于家庭的理念里,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既然“爱”是让人轻松愉悦,让人感到温暖和舒...
    青青狐阅读 521评论 0 0
  • 因为明天孩子要考试语文,陪着孩子复习了一下语文。 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间,不知不觉找到了一些乐趣,让我找回了上小学时...
    苏会ls阅读 93评论 0 1
  • 我们都知道的一个烂熟无比的故事:住在井底的青蛙,它眼中的天空就如它头顶的井口一般大小。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一直都是井底...
    刑素素阅读 1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