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这是作者的阿太,一个92岁的老阿婆留给后辈的“遗产”,《皮囊》这个故事由此而来,《皮囊》这个书名也由此而来。
初看此书,无非是一个小镇青年成长的人生故事,但一页页读下去,读到了故事里饱含着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和解。而成长与和解,是我们生命中不断遇到并企图解决的问题。
小说因此有了共鸣,有人说这是一本感动千万读者的国民读本,我想,感动之处也来源于这份共鸣吧。
作者蔡崇达,曾任《新周刊》等多家媒体主编,他的新闻作品多次获奖,这本书是作者对自我的解剖,以文字为利器,敞开皮囊,呈现给我们一个血肉纷呈的人生,他把成长的经历刻在了自己的骨血内,也把故事与感悟刻在了每一个读者心上。
“人生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我们寻求着自己是谁,同时也勾勒着自己要成为谁。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认知自己,也试着在各种目标中成就自己,作者用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认识他们,就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
如何完成这个认知过程,我从书中读到了三个维度指标。
01 认知家人 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
作者在本书的前五章里,用几乎细碎的笔调一笔一笔写着父亲与母亲。
最熟悉的人最陌生,也许是因为他们总在我们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所以,我们习惯了视觉,关闭了心。
观察着作者笔下的家人,读着读着,眼角会沁出泪来。这泪花里一半是为书中的人物,另一半是看到了那个成长不易的自己。
所有的文字没有掩饰也没有回避,那份对家人厌弃、不忍、怜惜、挂念的情绪,让每个为人子女者瞬间感同身受。
也许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故事会有不同的版本,但那份纠结与痛惜、厌弃与难舍却像是每个家庭血液里的共性。
所有为人子女者总是会走过被宠溺、被苛责、被牵挂的成长路径,这一路,我们太过于关注自己的体验,而很难去理解父母的内心,直到我们长到了父母的年纪,直到某个契机的出现,我们才像获得赦免一样,理解了父母,这个契机也会因出现的早晚而决定我们此生的遗憾。
而作者与父母的和解,是在一笔一笔写他们的故事中完成的。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写道:“在写《母亲的房子》的时候,才真正看见并理解母亲永远说不出口的爱情,在写《皮囊》时才明白阿太试图留给我的最好的遗产……”
父亲这个角色在书中是很重要的占比。
这个父亲离家、归来、生病、忍受折磨、又离去,他似乎是被作者从小就厌恶、抱怨的一个角色,但当父亲离去后很多年,作者在记录整理父亲一生的细节里,看懂了一个男人的一生,看到了他对家人的善意与爱,也原谅了他的不羁与荒唐。
当我们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去寻找父母此生的行为轨迹,我们就找到了认知他们的入口。
或许,我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用这样的方式,用成年人的眼光再去看看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家人,当我们理解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的梦想追求,就更能理解那些作用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更能明白,今天的自己是怎样一个衍生。
02 认知身边人 找到成长的坐标
《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书中用名字命名的这几篇,是在写自己身边人的故事,他们是邻居、玩伴、同学,这些角色,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者在用文字照亮了亲人后,开始用同样的方式一个一个把身边人照亮。
照亮的目的是为了看清,看他们的生命追求,看他们的痛苦与欢笑,在辨析他们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坐标。
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活灵活现的离奇,比如文展,这个12岁的小镇少年,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儿童,他不仅对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为目标拟定了严密的实施计划。“所以我们要创造我们的生活。”这个12岁的少年的一句话与其说是奠定了他在同龄人中的“领导”地位,不如说是帮助作者点亮了对未来的认知。
这个天才少年,考上了重点中专,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步设定,却在后来的人生征程中节节败退。
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满满的小镇孩子,在内心价值观动摇后,整个世界崩塌的过程。而作者之所以能以平静的笔调把这一切记录,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文展的人生经历已经形成经验教训给了我们参照的影子。我们不正是从不忍侧目的人生中,纠正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吗。
同样的例子还有阿小、有厚朴、有张美丽以及不同对待张美丽的邻里。
“我们的朋友参与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
谁的成长不带伤,身边人的故事是我们最好的教课书,看过别人的伤痛,我们就知道了该提前绕开哪些坑,或是提前先包扎好自己。
03 认知走过的路 在行走中寻找真北
作者说,“生活中,我一直尝试着旅客的心态,我一次次看着列车窗外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迎面而来,然后狂啸而过……”
我常想,能用如此“旁观”又“亲历”的笔调写出心路历程的人,会是怎样的一个生命看客。
在后记中,阅读时的很多疑惑和感慨被一一回复。
作者从海边的小镇,一路走向更大的世界,他的顿悟产生于离家万里的“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展厅内的照片和相应的人生介绍让他意识到,即使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存在着陌生的情愫。
“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的看见并理解他。”
在所有的故事中,人物是主线,成长的轨迹是暗线,分布在成长轨迹上的一个个地名、一座座建筑,即是行走的坐标,也是答案的载体。
我们不也是这样吗,走的足够远,才能在某个不相关的瞬间读懂了N年前的一个眼神,在不经意的归来后,才能在某个失而复得的砖瓦内看见那份叫“初衷”的心愿。
每一步走过的路,一步步凑成了目标,也一步步引导我们走向了真北。
“生活就是张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你会如何解答成长路上的这一个个问题,你又会如何拆解接下来的一个个问题。
有时候,面对这些,我们的力量未必足够,那些“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所以,看见他们,认知他们,我们就可以集合他们的力量,对抗成长带来的困苦,扛起生命更多的期待,而这份对抗的底气,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理解,和对自我的和解。
全文24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