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说92年以前的人就是中年了,人民群众好不焦虑。上篇提到了“标签”的概念,谈及便身心愉悦,想来晃荡了1/4人生的我大抵找到了自己的标签。
我所理解的标签是一个范围或区间,它有个底线,就似信仰,一旦超越某种行为标准便被排斥在外。现在的人一言不合就妄加评论,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成一个边缘化的文艺青年。
今儿,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将兴趣变为擅长的。来谈谈“兴趣”,谈谈“擅长”。当然,不标榜什么,不诠释什么;不争取科学,不负责严谨,甭把姑娘的文当论文来赏。
1. 说说自己:大量训练,承受孤独,直面痛苦
我是怎样将兴趣变成擅长的,通篇无以蔽之。这里说说人话,不摆道理。其实就是:接触事件--认可或排斥--产生深刻的记忆情感--反复接触--确立正面情感--大量接触--获得成就感及愉悦感--良性循环。
我的兴趣是阅读,不光是阅读书,还有影视剧,网络,报纸,杂志,都看。简单说就是求知欲特别旺盛,对这个世界永葆好奇和期待。这里我要分享,阅读这件事一定是量变产生质变,当你读得多了,看到的三观多了,便喜欢思考,随即便容易产生自己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喜爱输出。如此循环。
我擅长的事情是写作。想来没什么奥妙或技巧,只不过做得比大多数人多一点,加之坚持。
当然,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拿我自己来说,阅读转化成写作容易,写得好就不易了。那么究竟怎样将“喜欢写作”变成“擅长写作”呢?——大量训练,承受孤独,直面痛苦。
其实擅长做一件事真的是很痛苦的,因为绝大多数擅长做某件事情的人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而在这些时间里,并不都是美好的记忆。只有坚持将痛苦的事情持续下去,才有资格说是真正的热爱,才更有可能更大力度的转化成擅长。比如,我也不是因为喜欢写文章,写什么就好什么,我也是经历了灵感的枯竭,写作技能的欠缺,孜孜不倦的修改,自我及他人的不断否定,才逐步变成擅长的。
由兴趣通往擅长的路是孤独而漫长的。经受得了痛苦,才经受得了孤独;经受得了孤独,才有可能更大力度的成大器。
与其互为人间,不如自成光芒;去做万丈光芒,不妄众生喜欢。
2. 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兴趣源或天性
根据自己的经历,我将兴趣的发现分为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主动发现多为生活中的自主接触或尝试,被动发现多归因于机会巧合或他人引导。两种发现从结果角度有成功或失败两种,从情感角度有得意或失意两种,但不论哪种发现哪种结果哪种情感都跟是否能找到兴趣无直接对应关系:比如主动发现不一定产生兴趣,成功的结果不一定产生兴趣,得意的情感也不一定产生兴趣。反之亦然。
要注意区分兴趣源和兴趣是两码事。兴趣源有可能产生兴趣,但兴趣不一定来源于兴趣源,也就是说兴趣源是兴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通过接触兴趣源,加上刻意练习或情感强化,兴趣源是有可能转化成兴趣的;当然兴趣还有另一种产生方式,那就是天性,即没有缘由的依赖或热爱,比如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是科班出生的艺术家,工匠及各领域大师,等等。
这里联系上述来举例:某天孟美丽去做了一次陶艺,结果是做砸了但觉得很有意思。这属于兴趣中的主动发现,失败结果和得意情感。我们说这次体验其实就给孟美丽留下了一个兴趣源,但不一定转化成兴趣。因为孟美丽很可能这辈子只做这一次陶艺,下一次不一定还觉得有意思。
再比如,孟美丽七岁的时候妈妈带她去书店,她一丝不苟比谁都坐得住,日后通过观察也证实孟美丽的确酷爱看书,而后期孟美丽也成了一个著名作家。我们说孟美丽对书的兴趣属于被动发现,成功结果和得意情感。有心的家长可以发现,阅读就是孟美丽的一个兴趣源。
主动发现兴趣的人有主动权,我们万不能忽略兴趣源,应增加训练指数,强化兴趣力度,增加情感依赖;而被动发现兴趣的人可被动发展和后期的自我发展:比如孟美丽的妈妈发现孟美丽有阅读爱好后应予以重视及鼓励,这样才有利于开发一个未来作家,但并不是孟美丽的妈妈不重视这个爱好就影响孟美丽当作家了,孟美丽依然可以将兴趣的被动发现转化为主动发现,自己重视和强化。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3. 何时培养兴趣为好?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是不用停顿的的,当然是越早越好,比如儿时开始。
比如,周杰伦的妈妈发现周杰伦从小就有音乐天分,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依然从小培养他学钢琴,这就无意中结下了杰伦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但如果杰伦妈妈没有重视小杰伦的音乐细胞,杰伦最早接触音乐的时间或许就要延期,虽然我们依然可能会见证巨星的成长,但随着这个时间成本的增大,杰伦成为巨星的概率就会相应减小。所以说,环境的培养还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父母,孩子小时候没有主动发现兴趣的能力,那么父母就要时刻留心,发现后进行重点培养。当然,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什么兴趣也非常正常,这时候父母可以选择让孩子被动去接受几项指定的技能学习。就像现在的孩子,不停的学习各种特长班,没有几个孩子发自内心喜爱,这并不影响他们将来热爱他们。
练习造就熟练,熟练造就成就感,成就感让人喜悦,这样反复便产生良性循环。很多明星的特长都源于幼时的家教,例如徐静蕾的字体源于父亲严苛的教育,朗朗的钢琴技艺缘于音乐世家的环境,他们的成功都和家人的刻意培养有关,一开始并不是他们自主选择的。
每个人能够尽早的发现自己的兴趣是种幸福,很多人到了中年甚至是晚年都说不上自己的兴趣有哪些个。但不能因为没有被他人发现兴趣源或培养兴趣而灰心,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后期的自我发展来给自己提供舞台。
关于培养兴趣:越早越好是王道,但晚做总比不做强。
4. 真兴趣?伪兴趣?
关于兴趣,也有真伪,我们不能因为接触了一次两次挺喜欢就标榜说是兴趣,那是肤浅的自我认知。
喜欢并不是帮助辨识兴趣的重要属性,痛苦才是。兴趣其实就像一对老夫老妻,长久地和对方相处便会心生不耐烦,无感甚至痛苦,可又无法离开对方。
真兴趣乃真痛苦,愿意同痛苦独处,长期相伴的勇者方为胜者。
5. 怎样才算擅长?“擅长”最终通向何方?
怎样算擅长?这很难定义。我们无需惭愧于,或羞于,或胆怯于说自己擅长某事,擅长并不是做给别人看,它是一种欢喜的心态,一种包容的心胸。
并不是收获了某种标签或身份就将技能专业化。并不是出了书了,当了作家了才有资格说擅长写作,其实海量出书不擅长写作的作家也不是没有。
我想,通常“擅长”来源于“心生欢喜”:一是自我欢喜,二是他人欢喜。或寂静独乐乐,或造福众乐乐。
就像我,没正式出过书没有作家的名号,我依然认为自己擅长写作,不怕别人嘲笑,不需别人认可。我有自己的一方净土,那就是执笔挥舞的时刻;我有自己的铁杆粉丝,或许只有几百人。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肯定,我依然对写作这件事儿心生欢喜,也相信会给予他人欢喜。
“擅长”最终通向何方?Slash身份? 自由职业者?被动收入?个人品牌?粉丝经济?自媒体经济?
无需给出答案,不再给出答案。
当你“擅长”,路便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