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杂文,觉得很多地方没有读懂,感觉需要多读几遍,等我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再多读几遍。不过,虽然有很多地方不太明白,但凭着有个好的读书习惯,喜欢把这篇文章中作者讲了什么记录下来,尽量的梳理一遍,既为加深理解,也为自己思考,我还是不免啰嗦一番。
文章开篇写的是《铁皮鼓》中小奥卡斯立志在荒诞的世界里永远做小孩,最后也长大成人的故事,“人想要永远做小孩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却能办到”,不过,想要永远保持沉默其实也和永远做小孩一样,是办不到的。对于心直口快的人而言,沉默似乎意味着怯懦,但在作者看来,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作者以前苏联的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例,写了他们通过吐口水来表达情感的沉默中的生活,但肖最后还是口授了一本回忆录并且在每一页上都签了名后才死去。这其实反证了沉默是困难的,说话是人的自我表达需求,压抑久了,只能通过变态的形式得以爆发,但沉默确是一种可供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作者感受到的不是话语即权力,而是权力即话语。说话要戴红箍,要讲“五讲四美”的好话,话语的喧嚣造成了精神的枯竭,更不用说身体遭受的饥荒,小时候的作者不得不啃笔头、书本、练习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饥饿让小孩子变成了白蚁。话语教化思想,但这个世界的阳与阴从来都不是同步的,当自己的幸福只停留在外界的宣称的时候,“我虽然很爱听,却总有点疑问,这么美的事情怎么都叫我赶上了。”沉默在此处意味着从实际方面去考虑,要谨慎而周到,不要夸夸其谈,浮于表面。是一种冷静应对外界,不随波逐流,也是自我保护的选择。
“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反复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长大具有不可抗拒性,说话也是命运的选择,沉默反倒需要勇气。当阴阳两面的话语充斥着周围的时候,你可以自明善恶,选择听或不听。书本也是话语的一种表现,因此,你可以像作者一样选择在沉默中学习,让自己人性尚存。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像发了一场集体癔症,作者对癔症的定义是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简称“阴阳两面”。作者通过下面这个例子讲述了自己从沉默中学习的故事:大学里的两个男生发生了争执,伤人的男生将受伤的男生的一只耳朵咬下来了,耳朵在他的嘴里,“他可以选择把耳朵吐出来,证明自己品行恶劣,或者把他吞下去”,“我”像沉默的大多数一样尾随“押解”男生的队伍。“双唇紧闭,牙关紧咬,并且感觉到自己嘴里仿佛含了一块咸咸的东西”,这段话可以说是作者的同理心使然,也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人性的感受使然。最后那个咬人的学生把耳朵吐出来了,“我”感觉如释重负,不管怎么说,“人性尚存,同类不会相食,也不会把别人的一部分吞下去”。这是“我”在那个年代遭遇的“人性的导师”,也是“我”在沉默中学到的一点东西,在那个年代里可以说是最好的东西。可能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一段历史,我无法切身体会到作者对“沉默的教诲”的感谢。但我仔细一琢磨,或许,作者想要表达的沉默的教诲是指在那个喧嚣的时代,沉默应对,冷静旁观或许才能真正保持自己的本心,坚守人类的基本品性吧。
沉默和话语还是两种文化选择,话语是权力,打进话语的圈子意味着争夺了“话语权”。但“我”觉得话语圈子常常犯有“贫乏症”,很不够意思,因此自愿选择放弃。关于话语圈贫乏症的问题,作者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一个被下乡知青“欺负”了的老乡硬要契合知青的话语圈或者说当时的话语圈,硬要说“不行啦,思想啦,批斗”等言语,反倒词语贫乏得不会说话了。这样想来,沉默倒真是比进入贫乏的话语圈要好。本来,话语才能将思想自由表达,但在一个周围遍布话语圈的环境,沉默或许才能真正获得思想的自由。
“说话表态”就是一种话语的捐税,任何一个伟人都“讲过一些违心的话”正好说明这个话语的征税面是非常宽广的。有些话是上面让说的,这是不得不捐的税,而有些话来源于“人们自身在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此所谓圣贤的话。在作者看来,话语的世界可以分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吏。中国的读书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交纳税金,做一个好的纳税人——这是难听的说法。好听的说法就是以天下为己任。”这样想来,上学时,语文老师教我们写的论文里多处引用圣贤语录,名言警句实乃那个时候最不会说话的真实写照了,自己的话语如若是拾人牙慧而得,那就成为了自愿捐献的人了,如果是说的不得不说的话,那就是强制征缴的税金,两者都好不到哪里去,像我一样,多数都属于那暧昧不清之人。
在作者看来,说话还是有责任的,但这种责任来源于你明晰了“沉默”的意味,同时明晓“说话”的意义,就像他最后选择从沉默的大多数里走出来写书,便是如此。他是在“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我就属于这最后一种。作为最后这种人,也有义务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开始写文的,文章也不为了金玉良言中所说的“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而是为了提升“我自己”,这话在作者看来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我所理解倒的“沉默”是一种选择,更甚者可以说是一种“思想表达”的变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的沉默时代和王小波的沉默时代不同,但都是在被压抑,缺乏自由的时代,人们的挣扎和自我求索。反观现在,我们处于一个自媒体信息时代,享受着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和思想自由,拥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媒介,但仍感觉喧嚣,仍然有很多人是选择沉默的。我其实也是很不解的,在现今时代,人们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究竟为何?是心中的“税吏”使然,还是人性使然?又或者是王小波在书中提到的那些原因?既然话语的表达是命运的驱使,为何我们还要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是“沉默”本身对于人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表达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