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富有与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卑微,是每一个人都讨厌的;如果不依正当的途径加于君子身上,他是不会逃避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人生正途,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君子不会有片刻的时间脱离人生正途,在匆忙急迫时坚持如此,在危险困顿时也坚持如此。”
感觉这一篇的诸则似乎都比较易懂。本则中孔子从对待富贵、贫贱的态度上来论仁。富贵是人之所喜好,贫贱也是人们最不想要的,然而仁者不会无原则地一味追求富贵或摆脱贫困。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可以有“平处”富贵,“不去”贫贱的决心和气魄,是因为成就君子之名所依靠的是仁德,而不在于富贵、贫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