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他们的生活探索中,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丰沛的希望和多彩多姿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愿景。”
这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启发我们: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的了解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到底是什么,就是说,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的去了解一个孩子的情景,去了解这个孩子是如何体验他的生活的。
今天下午去公园,看到天暖后的公园一下子热闹起来。尤其是公园里有很多孩子,可以说,孩子们的欢笑和鸟儿的鸣叫成为了公园里最动听的声音。
作为一个老师,习惯性的去观察这些孩子的年龄,看他们在玩什么,看他们玩得是不是开心;也在观察陪伴他们的大人在干什么。
公园里的杏花开得正好。花下有很多拍照的人。
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盛开的杏花并不感兴趣,花下的小孩子极少。
应该说,有点遗憾。
一树树杏花就是很美的活教材,大人完全可以在花下和孩子完成太多的关于杏花的对话。
但是,这是我的想法,是我的体验,我知道,我没有回到孩子身上。
荒芜的草坪上的小孩子却特别多。
尤其是在一个斜坡上。孩子们把这里当成滑道,在快乐的滑上滑下。
我也坐下来,我特别想体验一下从上而下滑下去的感觉,但因为我是大人,这样的游戏让我浑身的不自在,到底我也没有勇气滑下去。
我不得不说,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真的是分离的。
所以,我看到,很多大人只是在孩子们的不远处玩着手机。
来到平地的草坪上,我看到,孩子们在跑来跑去。有个孩子手里拿着一束花,这应该是秋天开的菊花,我问孩子:你手里的花是假的吗?他说,假的。
我不太明白,来到公园里,各种真的花在含苞待放,大人们为什么要孩子拿束假花在草坪上玩弄。
我看到,出来玩的孩子都是自带玩具的。有的孩子头戴孙悟空的帽子,有的孩子脚踏滑板,有的孩子手里拿着各种玩具……
孩子们在草坪上玩着可以在家里玩的玩具,大人在一旁玩着手机。
我看不到大人们带孩子出来玩的意义是什么?带着玩具的小孩子,既不会像在家里一样专心玩玩具,也不会在野外放飞了体验野外的乐趣。
……
“在与一个孩子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无可避免的成为一个榜样,作为成年人,我向他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我看见他学习我的手势,模仿我观察和做事的行为,我对事物的反应方式,以及我消磨时间的方式。”
现实碰撞书籍里的文字,我有很多思考和疑问。
其实我想看到:在这样的好的天气里,在这么美的环境里,是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滑上滑下的大人,是和孩子一起欢笑的大人,是和孩子一起在寻找草坪里的绿色,或者昆虫的大人,是在和小孩子一起说春天的故事的大人,是在自然而然的引导孩子发现美的大人……
而且,我们能够在孩子的世界里,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发现他们的简单和纯粹,向孩子们学习,让自己再做一次孩子,从而变得年轻。
这是我理想中的情景。
我们太多的人,在孩子的成长中,人虽在场,心却不在。我们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分离甚至冲突,我们不能够理解真正的陪伴是什么。
我在想: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孩子真的可以没有作业,他们有了充足的时间,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真的可以愿意或者有能力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去体验生活和成长吗?我们真的可以好好陪伴他们长大吗?
也许,在完善教育制度的同时,我们大人必须先要质疑和改造自己的生活。我们首先应该把对孩子的教育转化成自我的教育。
那么,今天或者将来需要陪伴孩子的大人们,请你多加学习和反思,慢慢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吧。
如此教育才可能真的春暖花开。
(所读,所见,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