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以汉字为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首先就要认识汉字。
汉字起源于图画,以实物形象为主,中国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原始的文字——刻画符号。见于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陶器上。
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表意和表音两大体系。汉字总体属于表意文字体系,但又兼具表音功能。
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基本规律,汉代学者总结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被称为“六书”理论。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的方法,其构成均与图画有关。而转注,假借则主要是汉字的使用方法。
在古汉字中,象形字是依据实物图像单独构成。如“日”“月”字构形是以圆形太阳半圆形月亮分别表示。
“虎”“鱼”等字则直接描画出动物形象。
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字会和构形,表达意思。如“休”字像人靠在树木上休息。“莫(暮)”字像太阳下山。,落入草木丛中,表示晚上。
指事字是在一个单体字的相应位置上加点、横、圆圈等笔画构成,指事具体事物的特征。如“亦”字是在正面的人形“大”的左右各加一小点,指出字义是表示人的腋下。“員”字构形是在“鼎”的上部加上小圆圈,以鼎口为圓形指事字的“圓”义,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会意的形式。
形声字一般用两个单字组合构形,其中一个单字表示其归属之形,另一个单字则用作声符,标出其读音。如“柳”字。
在历史发展和演变中,古人为了书写的方便,将原来的图形文字逐渐改变成用平直的线条构成的具有象形抽象意义的文字。
书法是汉字的一种特殊的传布方式,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紧紧依托于汉字的书写。从实用到审美,从日常书写发展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写者运用毛笔这一独特的工具,书写出富有节奏韵律的点画线条。在富于线条生命的同时,将自我的个性气质,审美意趣,修养观念,传递给观赏者。展现着“书为心画”、“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
书法这一门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凝结着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学习书法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审美最为便捷而有效的途径。从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铸在青铜器皿上的金文;凿刻在山崖,石碑上的篆隶书;到书写在简,牍,帛,纸上的篆隶楷行草各体,中国书法跨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
从殷商至东晋,在书体上完成了篆,隶,草,楷,行各体的生成、演进和完备。建筑起一座文字的大厦。从汉代开始,在风格上又为这座大厦装饰绚烂多姿的外衣。汉代的浑厚质朴,魏晋的精致雅韵,唐代的雄厚伟严,宋代的自由散逸,元代的清真俊逸,明代的天趣资媚,清代的朴茂多姿,创造出中国书法的浪漫天地。
中国书法在创作工具上从刀发展到毛笔,在功能上由使用走向审美,在表现上由达意扩展到传情。内涵丰富,博大而精深。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以龟甲和兽骨作为载体,用于占卜。对汉字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中国古代称铜为“金”,后人将铜器上的文字称“金文”。出土的大量铸有文字的青铜器,为我们研究历史和学习书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在纸张诞生之前,竹简和木牍是最为重要的书写材料,在中国历史上主导持续了一千多年。
为了达到让文字流传久远的目的,人们还将其刻在摩崖和石碑上,从而产生了样式丰富的时刻书迹,石头也因此成为了一直被沿用至今的书法载体。
纸张的发明和普及让文字的书写成为一件极为便利的事情,纸张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被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载体。由于纸张的形状易于控制,因此产生了各类不同的书法形式。尺牍、手卷、条屏、对联、扇面等。书家根据自身的需要,也可将纸张裁剪成各种形状用来书写。
为了让经典书法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也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范本,人们将前贤的书迹刻在石头上,在用纸墨拓出,称之为“刻帖”,刻帖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书法的发展。
纵观整个中国书法史学的发展,汉字在甲骨、青铜、丝帛、竹、木、纸等不同的载体上,呈现了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风貌。此外玉石、陶瓷、砖瓦等材料,也为书法提供了文字和艺术传播的空间。
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脚步一路走来,历经了数千年的传承与传播。孕育出异彩纷呈艺术风貌,让世人沉浸其中,获得了美的体验与生命的感悟。
这门传统艺术在今天依然焕发着无穷的活力。在中国,书法艺术可以说无处不在,人们在家中悬挂书法作品;到美术馆观看书法展览;即使走在路边,也会有书法作品映入眼帘。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学子走进艺术院校,接受高等书法教育。
让我们走进书法,了解中国文化,领略无穷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