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每个人对寂寞和孤独都有自己的定义,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讲,寂寞和孤独在层次上有着很大区别。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情商课曾解释道,“寂寞是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孤独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寂寞是一种迫于无奈的虚无,孤独是一种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
由此可见寂寞是被动的,寂寞的人需要人群,需要消遣,需要被关注,通过对外在的索取,才能暂时获取一定的存在感。而这种索取往往以“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为前提,潜意识里追求“收支平衡”的情感贸易,一旦远离人群,远离消遣,或没有获得身边人的关注或关怀,会容易被动进入“堪忍”的状态。
孤独常常是主动的。如同吃饭一样,我们把社交视为一种自我需求,从中可以获取成就感,安全感,满足感等等。一个人如果本身就是吃饱的状态,那么他就不需要再吃了。如果一个人本身就充满安全感,满足感,那么他就不需要用社交来满足自己。与此同时,如同普通吃饱饭的人,并不会介意因为自己吃饱了,就不去陪饥肠辘辘的人吃饭的道理一样。虽然孤独的人虽然没有社交的需求,但是并不吝于社交,社交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适时随顺而已。
所以寂寞的后面常常接着难耐,说明了这是某种程度上令人难以忍受的状态,以至于需要做许多向外的事情来驱赶它,譬如吃饭喝酒KTV,譬如找人谈天侃地吹牛逼。除非我们把时间填补得满满的,否则一旦落单,两三天的喝茶养生闲情逸致之后,那颗浮躁散乱的心便又无处安放了,我们说,这是寂寞。寂寞是一种内在的空虚,只有忙碌或者不停的向外索取才能让它暂时休憩。
孤独是一种力量,拥有孤独这种力量的人,即使山水落落孜身一人也能感受到他如同天空般的淡然;拥有孤独这种力量的人,即使在市井之地熙攘之间依然能感受到他如同大地般的静默。
孤独是一种境界,孤独的人内心富足并以追求智慧为乐,同样一杯茶,寂寞的人享受“在外”的色香味触之感,孤独的人品味“内在”的常乐我净之境。所以寂寞的人感受到茶的苦涩,不禁老泪纵横,操劳一生为了谁?
而孤独的人体会到茶本就是苦,滑杯落地,粉碎虚空,不觉微微一笑,狂心即歇,歇即菩提。
寂寞的人拼命读书,饱读诗书为了成为谈资,渴望找到机会卖弄出去,寻求外在的赞美,以满足自我的存在感。
孤独的人拼命读书,饱读诗书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借以观察反省自身,内在的观修,使得最终明白本自具足的含义。
寂寞的人出门旅行,丰富见闻为了拓展人生的宽度,好为人师。好为人师,子曰,人之患,好为人师。
孤独的人出门旅行,观察浮生事事,内观自在,希求生命的深度。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寂寞就像是一个屁,看不到摸不着但确实有味道,而孤独是一座城,即使只剩一个人也像一支队伍那样坚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