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无论它是黄金、宝石,还是翡翠玛瑙,如果没有人垂赏与提炼,它永远是山间河中一块冰冷的没有生命的矿石。
古代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就是由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而成为宝物。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玉璞,他断定其中藏有美玉,先后将其献给厉王和武王,均被玉匠认为只是块石头,他因此获罪而失去了双脚。直到文王继位,才“剖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终于以和氏璧的真面目示人,使它成为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还有那晶莹的珍珠,外面套着的常常是泥迹斑斑的蚌壳;而那些名贵的翡翠玛瑙,往往也都深藏在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里。
因此,这些普普通通的石头,使它晶莹剔透产生价值的是人,是人对石头价值的赏识和对石头的再创造。
贾平凹的《丑石》,给人颇多感悟。书中所写的是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在污泥和荒草堆里,静静地躺了几百年。从外表看,它是那么丑陋,“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似牛的模样”,没棱没角,极不规则,由于长时间在荒草、枝蔓丛中,慢慢地锈上了绿苔、黑斑,真是丑的不能再丑了。从形状上看,丑陋无比,没人瞧的上眼,从用途上看,它根本没什么用途,放在那里还碍着地面,惹人讨厌,要不是它沉的难以移动,人们也许早就把它扔得远远的了。后来,一位天文学家路过,发现了这块丑石,“他的眼光立即拉直了”。丑石的美被行家发现了,它不但美而且伟大,它的伟大除了本身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外,还在于那种“坚韧的毅力,不屈于误解,寂寞地生存”的品格。
贾平凹老师则用文学的表现形式,赋予丑陋的陨石以美的含义,用一种大丑即大美的思想升华来讴歌寂寞冷落与丑陋的陨石,让无数中国公民从此认识了陨石。
李娟眼里的《石头》,却有另一番情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在北疆遍地存在的戈壁玉,成为荒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随着被人们在节假日里捡拾着玩耍,又被商人疯狂开采制成各种形状的吊坠和配饰,最后变得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十元三件。于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越来越多的石头在控掘机的操作下源源不断的翻出大地。
作为喜爱戈壁玉的人类,却在无形中以掠夺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命运。当人们埋首大地,沉迷于眼下这石头的世界,在地球的另一端,漫漫迁徙道路上的海鸟再也看不到去年露出水面的礁石。
是的,在世俗人的眼光里,这些普通的石头难免会被人轻视或忽略,一旦遇上识宝之人,是金子总会闪光。《丑石》向我们折射出最朴实、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要学会在宁静而平凡的生活中去磨砺自己,自信的人必定会闪耀出魅力光环,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往往内敛而深藏不露。而戈壁玉作为荒野中的存在,美丽的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萎。
所以说,石头的命运,有人在改变,也有人在毁灭,而在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我们生存的环境,一块小小的不起眼的石头,也许会改变更多——季节、气候、降雪量,甚至是冰川融化、雪线后退,全球变暖。所以,呵护这个世界、爱护这个世界,保留它原本所的存在,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