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的城墙上
将阴森的光线抛向高高的天穹
在那片野性与皎洁的黑色大陆
诗人在星光下
去寻找采集完美的神所撒下的花朵
诗人
生活在别处
在沙漠 海洋
纵横他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
——阿蒂尔·兰波
生活在别处——是兰波终其一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为了这个心中的终极之所不惜上下求索、艰难跋涉,到头来寻得的别处却是归途,这是兰波历遍人世苍茫后不曾料到的。
是啊,纵然有一颗高傲的心,幻想着如大鹏一样的自由飞翔,也飞不过现实的天空。即使云间穿梭,纵览九霄美景,也只不过是同一方蓝天,飞累了还是要停驻片刻,憩于一隅,休养生息。
正如行走于时间的无涯荒漠里的不羁之心,却抵不过现实一种的宿命,无法逃遁尘世的缧绁。驰骋于精神之舟的浩渺海洋,只不过到头来做了一次环球旅行。
灵与肉的结合是人类恩泽,也是难逃的命运,灵魂可游走四方,却不能漠视那沉重的肉身。
生活毕竟不在别处,兰波本身就是例证,这是他与魏尔伦的爱恨情仇中所生发的感言。
深谙活在当下的不易,伟大的爱情没有保全,美好的理念得不到展演,因而坠入了象征的森林,诡谲、变形的意象曲折的演绎着内心的失落与无助,激起心底的阵阵呼喊——生活在别处。
可以尽情享用爱情的果实,可以任意书写爱情的宣言,“生活在别处”不过就是之于现实的残酷而内心的逃避与幻想。
梦魇开始的地方,阴森可怖的牢房,冰冷的锁链,秉持此心或许能把牢底坐穿吧,却临末了是老天与其开的最大玩笑。
放纵不羁不甘与世人为伍的那个自视清高的兰波,可曾预见到他的短暂而悲剧的一生:在那片野性与皎洁的黑色大陆上,开启他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却以一条腿甚至生命作为代价。
为了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们不得不承受眼前的苟且,所以我们不再抱怨、自强不息,自以为可以抱着对远方的期待去度过眼前的难关。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没能看到一眼远方的田野,就已经在半路累的气喘吁吁。此时比起诗和田野,似乎一杯水和一张床却是最迫切需要的。
生活的艰辛不易让人们不得不妥协,为了诗和远方踌躇满志,最终却还是被生活中的苟且所牵绊。纵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苟且,却发现远方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生活中的苟且固然不讨喜,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它是在追寻诗与远方的道路上的基石,是无力规避且如影相随的。
每天看着车辆穿梭的大街、步履匆匆的行人,疲命奔波于崇高的理想之下,为了心中的诉求早已安于此命。
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有无尽的追求,欲望无限,永不停歇,这是人类自我构筑的陷阱。品尝着自酿的苦酒还沾沾自喜,殊不知躲不过作茧自缚的结局,只不过不愿接受命运的现实。
本是泥土中生,又归于尘土,一世苍凉,繁华落尽独见的真淳早已被尘世的霓虹所蒸腾,裹挟于享乐的流俗之中。
其实原本的安然就在我们脚下,不妨放慢脚步,驻足观看,路边的风景原来如此美丽。
千里迢迢苦苦找寻的“伊莎贝拉”其实就在身边;漠视的亲情,却因血浓于水的比重而难以割舍;爱的高贵不因吝惜一句承诺、一句誓言而降低了身价,只需永恒的考验;生命的不义在竭取眼前的利益中凸显。
欲望滋生痛苦,欲望无边,痛苦无尽,这不是悲观主义的论调,却是现实人生的写照。
可以有崇高的理想,无量的雄心,但却依然脚踏实地,方可站得更稳,允许一颗自由飞翔的心,却依然逃不脱肉体的羁绊。
康德一生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出生地哥尼斯堡,且一生孤独,身体羸弱,终生未娶,却依然寻找到了远方的道德律令。
虽未出过小镇,却不影响康德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的开阔心胸和视野,对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攫取欲,所谓的剑走偏锋,怪才、鬼才,康德当之无愧。虽没有行路万里,但读万卷书,却是难得的知识积累,也因此扛起了古典哲学的大旗。
相反,有人终其一生寻找远方的田野,却在现实的不易中伤痕累累,兰波如此,萧红如此。
在兰波的世界里,永远只有远别处的生活才是自由的,值得一生追求的,于是开始了漂泊流离的人生。当他沉醉于行程的变幻多姿时,却又丝毫不想逗留于一地,别处永远在下一站等候。纵使同性之爱也绑缚不住他那颗不羁的心,这是只求地久天长的魏尔伦所不能忍受的,于是两颗子弹断送了这段孽缘。
之后的兰波恰似脱了壳的孤魂野鬼到处游走,遍尝人世间的苦难,早已不是那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无敌少年了,远方的诗早已遥不可及,被眼前的苟且压得危在旦夕,可叹一句:“我的生命在此是一场真实的噩梦”。
正如那个永远不甘平庸的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都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与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在书写着对现世人生的控诉,也在书写着她自己的挽歌。
无数个悲剧的创作者,也无奈将自己编成了剧中人。
初来乍到、涉世未深的我们一心想要奔向心中的远方,只为攫取诗性的田野之花,没有人告诉我们路途坎坷,没有人提醒我们荆棘遍地,全凭自身的艰苦跋涉。
此时的诗与远方是美好的期待,也是我们对付眼前的唯一动力,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当远方变得更加遥远,当生活不在别处,看看脚下的土地,那么的坚实、可靠。生活原本就只在当下,此时此地,过往和未来都是时间链条上的节点。
抓住当下,脚踏实地,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苟且,突然顿悟了“向死而生”的真谛,在照见死亡的路上我们会走得更坚定、更充实,也会倍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关注眼前,方能活得精彩,享受人生,也能采撷到那朵彼岸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