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没有以周检视的方式浮出水面了……
其实每周都写了,但是写得欲言又止、半途而废、戛然而止、了然无味,写着写着就停了下来。
坦诚地说,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办案子的机器了:
当事人过来,无论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还是强势得咄咄逼人,对于我来说,我都不再会像以前一样代入自己的情绪,而是冷静地分析案子,解读法律。
说实话,我以前挺看不上这种“案子机器人”般的律师的,总觉得这样的律师缺少了人情味,没有对当事人的共情和理解,哪来的动力全力以赴?
事实证明,之前的我太天真幼稚。
案子一旦多起来,只能减少耗能,以最高效率运作。而且,越是冷静专业,当事人的信任委托效率越快。
现在回过头看这一路,真是应了那句话:“初看不识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
这个月办了多少个案子,开了多少个庭,接待了多少咨询,见了多少人,即使现在静下心想,也没法理清楚。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感觉忙碌了很久,处理了很多事情,却不知道开口该说些什么。正如一台机器,只能计算出日效率和月工作量,却没法详细统计每天消化了多少原材料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反思些什么,让我触动最深的却是:感觉自己挣到钱了,却依旧“穷得揭不开锅”,只能靠信用卡度日的感觉。
这一点让我很是迷惑,之前每个月只有一两千块钱,自己日子都还够用,现在明明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倍,为什么感觉比之前还揭不开锅了呢?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直到最近我才想明白一点点:
1.律所的钱进去容易,出来难。每一块钱出来都要有相应的票据,找不到票,钱就只能在律所的账上趴着。
2.律师也是人,工作时长是有极限的,转不动了就没有收入了。虽然每个月能接不少案子,但是每个案子的周期都是将近一年,每个月老案子要推进,新案子要接受委托,案子越来越多渐渐就干不动了。
3.挣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总觉得自己挣到钱了,逐渐膨胀起来,花钱大手大脚。以前总要攒好长时间才舍得下单的东西,现在不管卡里还剩多少钱,伸手就下单了。其实现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高过自己能拿到钱的速度了。就这样一个窟窿加一个窟窿的出来了,每个月都在还上个月的分期、贷款、透支,这个月的钱不够用了再透支,恶性循环就出现了。
4.应酬、礼品开支高得惊人。以前基本上很少有应酬,就算偶尔聚餐都是小门小店,甚至直接请朋友到家里吃。现在的应酬都是商务宴请,酒店的规格,饭菜酒水的层级都很重要。一统计才发现每个月在应酬、谢礼、礼品上的开支都在好大几千,这笔开支真的是大头,而且这些应酬还由不得人选择,真切体会到创业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5.现在越来越觉得律师是“卖身”的人,把自己生命时间切分为“以分钟计”,分别卖给不同的人。时间成为了自己拥有的最大的资产,也是最昂贵的奢侈品。不是想给谁多少时间就可以付出多少时间的,每一次的出行都要统筹排程,才能让多线程有条不紊。为了节省时间,我也付出了不少金钱代价。为了节省时间,不再一次次洗晒晾收内裤和袜子,我把内裤和袜子换成一次性的,用过直接扔;因为应酬多,东奔西跑的,渐渐地家里不动火了,想吃什么就点外卖或者出去吃,这样的开支的确是不小。
同样的,虽然我常常花大价钱给别人送礼品,但是我觉得我能为他人付出最好的东西就是——“拿出时间聆听陪伴”。
想当年,每个月两千块钱,也没有感到拮据;
现在,每个月几万块钱,却感觉捉襟见肘;
每一种生活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也许这就是剧中之意~
但,我想做一个清醒的人,能磨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金钱和节奏~
那么多写律师的剧,其实只写出了其中的一滴;
只有活在海洋中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惊涛骇浪,浮浮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