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共读书目:《冷山》
作者:查尔斯·弗雷泽(美国)
01 雨霖
《冷山》:真实的战场上,是看不见血色浪漫的
最近读了小说《冷山》,作者是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同时,也观看了这部小说的电影版。《冷山》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名为英曼的南方军士兵,拖着伤痕累累的肉体和沉重疲惫的灵魂,以逃兵的身份,踏上了回归家乡冷山与心上人艾达重聚的路程。2003年,《冷山》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深受观众喜爱,并曾获得奥斯卡奖。
欣赏一部作品,相比起读书,我更愿意选择电影的形式。对我而言,视觉和听觉的双向刺激,比起阅读和想象,更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得2017年,我看完《敦刻尔克》的时候,曾经发了一条朋友圈:“在真实的战场上,是看不见血色浪漫的。”
当然,我从未经历过战争,我个人对于战争的了解,大多来自于从小到大接触的影片或书籍,不得不承认,书上或荧屏里恢弘的战争场面,曾一度让我对战争这个概念抱有某种浪漫主义的幻想,我想许多热衷于战争片的人也是如此,因为战争片能够给予他们极致的视觉刺激。
但近几年,我又陆续接触了几部与以往看过的战争题材不太一样的作品,如:《敦刻尔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巨人的陨落》以及《冷山》,它们激起了我对战争的求知欲,并开始让我学会从另一个更为真实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战争。
小时候,我们在长辈的引导下观看战争片,看到的更多是恢弘的战争大场面,接受的主要是英雄主义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当我们还没有足够阅历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宏大,往往很难产生共鸣。
《冷山》这部作品,其实立意也是宏大的。一位网友在书评里这样形容:“一条纯爱的主线贯穿始终,成为串联信仰、政治、战争、人性、生死等一众恢弘命题的纽带。”
而它之所以能吸引我,在于它从头到尾都没有向观众展示枪林弹雨的战场,而是给我们呈现了战争背景下那些小人物的故事,比如一个士兵如何思念着他的爱人,如何努力地生存,如何恐惧死亡;比如留在后方的妇孺如何在恶劣的环境里艰难地生活、如何顽强地等待亲人从战场上回来……
诸如这一类的细节描写,让人很容易沉浸其中并与之共情。记得曾有一位书友跟我说:“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应该是倡导反战的。”我想《冷山》就是如此。通过那一张一张卑微而真实的脸,我能真切地看到战争给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带来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伤害。唯有当这些伤痛的细节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方能深切地体会到“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怎样的凄婉和哀凉。
去年,我看完由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德州士兵比利·林恩,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在一次交火中,他和战友们大难不死,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与战友一起被召回美国进行巡回宣传。林恩等人被赋予英雄称号,然而,面对民众对战争的好奇和不理解,林恩的内心充满了抑郁和挣扎。
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记者十分好奇地问林恩,跟敌人近身搏斗,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很显然,民众们认为这种生死搏斗,对一个士兵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和殊荣。而林恩却说:“我感觉,自己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被人表彰了……我不是个英雄,我只是个大兵,我当时真的只是希望能活下来,能不缺胳膊少腿地活着就好。”
这让我想起了许鞍华导演曾说的:“你在打仗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很爱国,你只会想去避子弹。”或许,任何对战争的浪漫假想,对于在战场上牺牲的、以及从战场人侥幸生存下来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公平。
如今的时代,我们所倡导的价值是爱和尊重,尊重每一个个体,尊重每一条生命。而战争,恰恰是一个把人命视作草芥的地方,战场上的每一个个体,甚至都无法死得其所、死得体面。
而我想,对于他们,我们所能做到的尊重,不是急于用“精神”和“主义”去定义他们,而是试图凝视和聆听他们最真实的告白……
02
作者:椿
《冷山》——让我找到通向你孤独的梯子,这一次爬上去,我看见了我自己。
初读Cold Mountain,扉页便是人间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身处火炮轰鸣、动荡莫测的时代,所有人都在艰辛跋涉,于各自途中。与普通的战争类书籍更显得稍有意趣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弗雷泽,携妻女在深山中幽居了七年,观察四季变换与昼夜更迭,仰望星空亦行遍小径,悉心雕琢词笔,才纯真天然地展现出《冷山》这幅田园油画。潮湿的小河岸、氤氲的青草地、斜伸小径的山胡桃树、牛群与晚霞、黑棕相间的毛虫、蝈蝈儿与蛙鸣,至此甚至都仿佛能听见耳畔的风声,嗅到风中混杂的泥土与青草味道,令人想到同样在隐居中写了《瓦尔登湖》的梭罗。文字之中融入的自然的力量,倒是相似的。而这样的一本书却是在描写着战争与爱情,不久前还看了一部战争片《我们的父辈》,“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展示出来。”Firedhelm于战争未始就如此预言。事实的确是,战火绵延不绝撕裂、摧残着每一个人,战争对于人的完整性的破坏在这部片里一览无余,人们内心的庙宇在战火轰鸣中一声声坍塌,最后被夷为废墟。故事中的他们,战争一触即发之际,Inman北赴战场,Ada孤身流离,甚至来不及交织发酵感情便已匆匆告别。是爱意如炬,得以借此漫漫长夜中微光几许,他们的目光在遥远而未知的某处暗自交集,便各自奋力往前。还未曾尝尽年轻气盛时最渴望的爱情与甜蜜,Inman却已沾满或敌手或友人的鲜血,脑海中终日浮现血腥与同伴痛苦死去的面容,他仍向往美好然而心早已麻木,回望过去,却尽是不堪回顾。与Ada漫长岁月的笔底相知,成为了他对千山万水外的憧憬不断贴近又渴求的唯一链接。此刻冷山中的Ada也与自然为伍,星月相邀,简单又纯粹,寄托于山林鸟木以减轻这一切苦痛,父亲离世,Inman远赴战场,千里之外她一无所有,从养尊处优到自己独立生活且告诫自己,“After so long,I know I must learn to surviveon my own.”那些穿越光阴的等待,那些被感知捕捉的信件的情绪,像极了她在耳畔喁喁私语,那样亲切真诚,让他们义无反顾在这场漫长的岁月里搭起了彼此的心桥,他们逐渐靠近、向上求索,桥梁也成为他们不断探索自己的云梯,越是看到星斗苍茫和漫天云朵,越是接近云端,却越是能看到在这艰深岁月中不曾放弃过游向岸边的自己。“亲爱的安达:再相见,已难识,未闻这些日子如何度过,而你已成为坚强女性,只是相聚时日太短,还来不及好好爱你。在天堂的我,祝你一切安好。” ——爱你的英曼 即便这份感情尚未真正的咫尺相伴,即便历史长河中一个生命的消逝渺小甚微,但它仍是来自于这世间的,它曾达至云端,发着细微的光芒,为孤独的那个人取过暖。
03
作者:迟瑀珩
《冷山》读书笔记
第一次读《冷山》,也是第一次读以“美国南北战争”为时代背景的小说。没想到这本书给我的触动有点超乎我的预想,并且这触动不是男女主人公之间、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中的爱情带给我的,而是小说的第一章节里,英曼给一个卖坚果的盲人讲述的一次战争场面,猝不及防地让我心头“咯噔”了一下。
那算得上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战役了。英曼所在的军队先于北军士兵占领了战场上的有利位置,取得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佳效果。北军浩浩荡荡的队伍,面对易守难攻的敌方阵地,前赴后继地冲锋,结果可想而知:北军伤亡惨重,战场上血流成河,到处都是残肢断臂,还有此起彼伏的伤员那凄厉的哀嚎。
由于英曼的军队整体装备不如北军的优良,所以战争一取得胜利,就有人去扒那些死伤的北军士兵的靴子和武器。有些人看到敌军已然惨败,还不解气,于是把那些苟延残喘的伤员捆在一起,用斧头一个个地削去他们的脑袋。战争的残酷,被作者描绘得真实而震撼。
在开篇第一章以男主人公的视角,把小说的背景交待得再清楚不过了,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正是因为见识过战场那种血肉横飞、哀鸿遍野的绝望场面,英曼才选择做了“逃兵”,是,他是战场的逃兵,但他不是生活的逃兵。恰恰相反,他正是为了生的希望在投奔“生活”,这种生活没有硝烟、没有杀戮、没有绝望。
我想,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也包含了鼓励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振作起来,用激情去迎接挑战,用热情去拥抱生命吧!至少,我从这本书里感受到了这种力量。当然,个人认为,《冷山》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我也会抽空再看一遍,它蕴藏的魅力和力量是无穷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