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年-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 号元公,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二、【读书感悟】
时隔多年以后再读这篇文章时,不由得再次被作者那份不求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所感染。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55岁那年来到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池塘,种植荷花,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是写下的《爱莲说》。
文中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来比喻君子,不难看出他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真君子,当时的官场非常黑暗,要想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莲花可以“濯清涟而不妖”,可身处官场的作者,想在莽莽红尘,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也许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吧。虽然,作者不免有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可仍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样的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人们常用"岁寒四友"、"花中四君子"等来比喻君子,而《爱莲说》用莲花来比喻君子,我觉得是因为他是儒学的开山鼻祖,而儒学的核心就是强调人要把自己的心性通过自己的修养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对于真理、对于道德,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同时他自己也很在意人格修养,所以他把这种哲学的思想的观点和历史的传统相融合,形成了这个很独特的比喻,这样就多了一层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觉得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你生存的环境或者你生长的环境都不是很好,但是你自己的人格可以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你可以是很高尚的。我想这一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同样是适用的,甚至可以说它表达了一种处世的原则。人生一世,你不能够完全地被物欲所遮蔽,总还是应该有一方净土是属于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