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ois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使劲看了又看,
但从未看到厨师;
我看到有个人把食物
调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着炒菜的炉子——
我看到这些但没有看到厨师。
告诉我,当你看的时候,
你看到的是厨师,还是有个人
做的事情被我们称为烹饪?
我们说有的人懒惰
另一些人说他们与世无争,
我们说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说他学习方法有区别。
因此,我得出结论,
如果不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
我们将不再困惑。
因为你可能无所谓,我也想说:
这只是我的意见。
——鲁思·贝本梅尔
(源于《非暴力沟通》)
觉得今天看到的这首诗很有意思,所以决定把它抄一抄,然后再细细品味“观察”和“评论”。
我们总是习惯于对一个人妄加评判,而很少观察。诗中所用的“懒惰”、“愚蠢”都是一个人的评判,而且是负面的、消极的。很可能会给听话带来深刻的心里伤害。
也许他是真的无所事事,也许他是习惯了晚上工作下午睡觉,也许他只是累了想要休息,在不加以观察的时候,给他带上“懒惰”的标签,就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
说孩子愚蠢,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殊不知,这就是“暴力沟通”的源头。所以,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孩子的同时,更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少用评判。就算是正面的评判,也会有所妨碍。
正如诗中所言的“厨师”。一开始我也不是很能理解,后来在樊登读书会听了樊登老师举的例子才恍然大悟。他说他的朋友有个朋友在日本炒很出名,但是他的朋友听到客人客气地说:“你做的炒饭好好吃”时,他觉得很难过,甚至觉得屈辱,难道自己的一生就是要成为一个炒饭的人吗?没有人希望他被定义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随意评判他人,“对”和“错”都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