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小红书,看到了樊登的一个小视频,他说常常跟孩子置气的父母,其实是还没长大的父母。他还说只有孩子才会跟孩子较真生气,如果是真正的成人(成人者,成熟的大人也),看到孩子做作业不自律啦,看到孩子淘气啦,只会觉得好玩,如果认为好玩,那接下来的引导就是良性的。
我挺认同这观点。但在我身上,两种情况都有。她做事不细心,丢三落四,我有时也觉得好玩,我当然知道100个孩子,99个都是这样的。而且,我比她大了30岁,我依然谈不上做得比她好。
最近每天给她抄学校老师布置的几道数学题,等她做完,我再批改。今天一改,对是对的,但有两道题列了式,等号后面却空着忘填答案。我当然要例行公事的来几句,她指着一个等号说:“你还说我,你自己都漏了一个等号没抄。”我忍俊不禁,我确实一直如此。记得上学时,老师讲解试卷,我常常发现自己是因为没有读材料所以才会选错选项,其实答案就在材料里。人常说事不过三,其实能做到事不过三的只能是高手中的高手。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在同一地方摔倒很多次,我更是会屡摔屡忘。刚工工整整写下誓言:下次若再不看题,就怎么怎么不得好死。估计我的赌咒发誓已经让管这一行的神仙都要见之摇头快逃。
刚毕业的大侄子那一届,他们班有个孩子,在高手如云的理化生强化班,在变幻莫测的排名里,大小考试从没退出过年级前10,班主任也当传奇一样跟我们吹嘘,这个孩子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她错过一次的同类题不会再错第二次。能不说是神一样的存在吗?
但,这样的人,100个里面能找出一个吗?百分之一的几率也是很值得怀疑的。
所以我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我会笑。每当那种时候,气氛也会比较轻松,相处也很融洽。我站在她的立场看问题了。其实,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并没有凭空消失,但在那样的氛围下,可能孩子的自省能力会加强,问题会在日后缩小一点。
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失控,会激动得大吼。为什么会那样?其实还是那句话:自己不争气,不会飞,就想下个蛋,扑棱几下翅膀,指望孩子飞。因为看到了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更是无法忍受孩子也有那样的缺点。自己内向,就希望她外向,从她学走路起就带她去公园,扎人堆,想让她能热爱人群,千万不要像老妈一样酷爱独处。小一点的时候,大家都说她像个男孩子,好动爱皮,我曾一度失智暗喜:我成功了。但外界的影响怎么能撼动得了基因,也或者我伪装的外向露出了大尾巴。大一点了,常常问她:干嘛不理人家?人家跟你打招呼呢。她先是不理,被问急了,就冒出气呼呼的一句:“我害羞哇。”或者告诉我:“我不知道说什么。”她一解释,我也无话可说了。不爱说话有时候不是不爱说话,是常常说错话,就干脆劝自己下次不要说了。这是我自己的心路历程,孩子所说就是她所想了。我也不懂怎么接了。冷静的时候,细细想想自己的孩子,管别人怎么评价,管了也无非是有口无心的敷衍。若不敷衍,我说了,你会认真听吗?你认真听了,你会懂吗?你既然始终不明白,我又何苦多费口舌?
虽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猛灌一口鸡汤,我也可以自豪的说:就连笨拙,那也是我独一份的!
既然算不上成人,就当个长不大的吧。让孩子受累带带我吧,我努力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