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年少的时候,妈妈站在家门口的呼唤,这一声呼唤,妈妈的笑脸,我们就会像小鸟归巢一般,回家吃饭,回家吃饭,无论碗里盛的是什么,都无比香甜,那种滋味至今常常在舌尖。我们已长大,尝尽了心酸,回家成为妈妈遥远的呼唤,这一声呼唤,妈妈的笑脸,家里才有最初最真的温暖……”
一个生命刚刚降临世间,就可以吮吸,也就是可以吃,这是获得食物的唯一途径,通过吃,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心跳、体温、爱抚,感受到满满的爱,感觉很安全;
幼儿期的孩子,有了观察和模仿,看见大人嘴动,也情不自禁的动嘴,希望自己也可以吃到食物,从吃流食到可以吃一些固体食物,非常愿意自己动手,模仿着将食物送到自己嘴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满足;
慢慢地,孩子有了自己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食材,可以自主挑选,挑食自己喜欢吃的,对于不喜欢吃的,有的人可以少吃,有的人压根就不吃。孩子的活动空间也不仅仅是受大人的限制,他可以自己出去玩,找邻居,找同学,在吃饭点忘记了回家,家人的呼唤促使他回家吃饭,家中饭菜的品种和味道,他似乎非常熟悉,有时会感到厌烦,“又是这个饭?!”也许会不吃,也许会稍微扒拉几口,也许会以零食代替,似乎对家里的饭没有了多大的兴趣;
上学初期,学校里有了食堂,校门口有了餐馆,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尝到外面做这种饭是什么味道,和家里的不一样,欣喜的是还可以吃到家里没有的饭,不同的是这里的饭有了份量的限制,需要付出金钱进行交换,饭也似乎闻着更香,看着更有食欲,还可以点取饮品搭配,为吃到这样的饭菜感到满足,有时还会下定决心,以后还在这吃饭!在这里吃饭取代了回家吃饭,这里的饭比家里的好吃,还有那么多种类供自己自由选择,真好!慢慢地,回到家里的饭菜似乎成了改善伙食的一种方式!
走进大学、走入社会,我们几乎全部的时间都在外面吃饭,在家吃饭成为儿时的回忆,有时候吃到外面的一种饭,比如炒面,感觉还是妈妈自己做的好吃,里面会有很多我喜欢吃的菜,并且可以吃很多碗,还不用付钱,直到自己吃饱!有时候特别不想在外面吃饭,3元一碗的小米粥还没有自己熬的好喝,10元一碗的烩面就只有几片菜叶子,地沟油的新闻充斥耳边,终于鼓足勇气,大胆尝试,自己做顿饭吧,开始采购食材,发现不到10元钱竟然能采购这么多菜,够自己吃好几顿的……慢慢地,没有人要求,自己开始逛超市、尝试做饭,向妈妈请教这顿饭应该怎么做,锅里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怎么做更好吃……
慢慢地,工作太忙,自己太懒,又不愿意自己做饭,或者为每天该吃什么饭苦恼,该做什么吃呢?似乎经常吃这几样,想换换……不用自己想吃什么,回到家就有一碗做好的饭等着你吃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似乎成为一种奢求,只有放假回到家,才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有妈在,就永远有口热饭在等着你!
慢慢地自己有了家,也会成为妈妈,自己明白饭对于每一个回家人的意义,快到饭点,自己就开始进厨房忙碌,回想着当年看到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慢慢地尝试着做饭,尝试不同花样的饭菜……
……
当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似乎才会真正的明白回家吃饭对于父母的意义,感受到孩子回来吃饭时的欣喜和满足,虽然忙碌,但是值得;感受到孩子过节不能回来的失落,也许父母就随便吃点,没有心情再继续张罗,还要安慰着儿女,“没事,先忙工作,等回来再给你做好吃的”!
有时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回家吃饭,发现家没了,不知道该去哪里!
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看了一个节目,格桑老师说,“回家可以分开来看,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社会上扮演非常多的角色,但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回是放下很多角色,回归自己。家,是自我回归后,放心的地方。放下社会角色后,我们就开始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空间一旦塑造起来,家就是放自己这个空间的地方,只要有这个空间,心就回来了!”
生活厨房里给我们带来的是智慧!女儿出国前,格桑老师独自一人下厨,其中有几点意义:第一是要有仪式感;第二是要有担当和责任感,照顾好自己,出去不要生病,安全和健康;第三是一个回忆和记忆,一个人对根的回忆,是自己内心能量的永恒的记忆!孩子受到情感的冲击时,一定会找妈妈,孩子遇到一个巨大的挑战的时候,一定会找爸爸,爸爸如山,这种感觉不一样,父爱如山,一定展现在细腻里,细腻就在舌尖的味道里,在厨房里,在嘴巴里,吃饭的时候是通心的,人的味觉一旦打开,心就打开了!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强大的后盾,回家吃饭,对于不同时期的我们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只要你时刻记住:
回家吃饭!
身体的成长是自然的过程,心灵的成长是一定需要不断有触动的!成长在每一天,只要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