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大浪淘沙之后留存下来兵家经典。经年累月,世代相传,它愈发显得神秘莫测,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读完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它也不是想象中那么高深莫测。作者对《孙子兵法》 的讲解仔细而透彻,对晦涩难懂的古籍加以诸多案例进行辅助分析,使它变得浅显易懂。
一提起《孙子兵法》,很多人都觉得它是一本能让人以弱胜强、以小博大、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兵书,和三十六计是同一类的,或者就是同一本书。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作者在这本书开头就讲了我们对《孙子兵法》的误读,三十六计的“计”,是奇谋巧计;而《孙子兵法》的计,是计算的“计”。
孙子的计算包括“五事七计”:五事,是指道、天、地、将、法;七计,是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就是在开战之前,要从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算下来获胜的概率大,可打;获胜概率小,不打,否则就是劳民伤财,不值得提倡。
就拿人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关羽、周瑜、韩信等历史人物来说吧,他们都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然而在《孙子兵法》看来,他们的的“计”,是计谋,算不上计算。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结果却是徒劳无功,反而还致使蜀国劳民伤财、死伤无数,这哪里是计算的“计”呢?
所谓“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真正的善战者都是在“五事七计”上全面准备,算下来能赢,才兴师动众,到战场上去见个分晓。等上了战场,才开始阴谋诡计的发挥。所谓的“三十六计”都不过是“招”,并不是决胜的本质,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三十六计”相较于“五事七计”就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对比,在后者的基础上实施兵事上的技巧就好比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就像刘邦最后战胜项羽,除了奇谋诡计,最本质的还是在“五事七计”上全面领先,从识人有方(信任手下的谋士和大将),法纪严明(入关秋毫不犯),赏罚公正(对下属不吝啬,不小气)等方面都比项羽做的更好,这样的刘邦又怎会败给项羽呢?
同时,这本书不止是从带兵打仗的角度去讲解《孙子兵法》,作者还从现代的生活入手,从贴近时代的角度去阐释,用大白话拆解古籍中高深的句子,使之更符合如今人们生活状态。
比如,孙子兵法的核心:先胜后战,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按照作者的话就是说赢了再打,就是通过仔细分析之后,觉得自己胜算大才开战,否则就要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然后一战而定。这个思想应用到现代就是要先积蓄力量,提高实力,增加筹码,如此之后,成功才可指日可待。
比如说,我近来学习写作,因为基础差,自然也写不出好文字,而内心却焦躁无比,一方面羡慕着他人能够轻松的通过写作变现,另一方面还一度为自己无能的现状寝食难安,并且报了诸多写作班,只想学习简单有效的写作技巧,妄想一步登天,通过这些写作技巧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但是这怎么可能呢?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经历过一段时间现实的打击和内心的痛苦挣扎之后,我才慢慢的接受现实。急于求成的我自动忽略了别人在写出优秀的文章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而且我确实在写作方面没什么天赋,更是没有长久的写作积累,我凭什么能向别人一样在写作方面变现呢?除非我扎扎实实去努力学习,努力写东西,若干年后,还有可能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否则,依旧原地踏步而已。
同理,工作、学习和生活,不论在什么方面,没有真功夫,只是一味地抱持贪巧求速,追新求异,希望一下子就搞定的想法,是很难取得一番成绩的,如同海市蜃楼,都不过是看着很美好,实际上是永远到达不了的。
这本书是作者华杉穷尽二十年钻研的成果,全书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引经据典,发散引申,精彩纷呈。同时,作者不仅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和西方哲学,还在商业实战中历练多年,成就不俗,将书本理论和现实实践融会贯通,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