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朋友圈后,我们将何以为家?

更多好文章,尽在公号 【疏风阁】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


人生而孤独,却不甘寂寞。

这是人类所有悲欢离合的原罪。

也是社交的肇因。

朋友圈作为人类社交史上的杰作,殆始于2012年4月19日,至今已过七年有余。

其声势浩大,所到之处,望风归服,一度使妇孺老幼皆俯首贴耳,目不转睛。

无奈时过境迁,风头渐衰。

我们曾经在朋友圈里投入狂热的激情:分享美食,旅游胜地打卡,朋友聚会的酣畅淋漓,偶尔的小资情调与雅痞生活方式,出入高端场所的猎奇,与名人大咖成功合影的兴奋,不放过每个自认为得意的瞬间,在朋友们的集中赞评中一轮轮地走向心理慰藉与存在感的高潮。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这几个字像一串鱼刺,让看的人如鲠在喉。

越来越多的人减少了朋友圈的更新频率,甚至有人直接关闭了朋友圈,与之而来是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量的逐渐下沉。

从热闹到沉寂,朋友圈伴随着汹涌的逃离潮,正在徒步走向衰老。


新鲜感被透支后,我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广为人知:


除却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大刚需之外,被爱和被尊重的需求首当其冲,人们因为兴趣、气质、爱好或者形象等因素互相吸引,有了相互了解的欲望。

传统时代车马慢行,书信不便,认识一个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正如木心先生《从前慢》所言: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移动化联网的兴起将繁重的大众社交删繁就简,线下的社交行为被无处不在的移动终端聚集在由各种信息流形成的关系网中。

可惜的是,虽然传播工具日益精进,传播效率大为提高,但人最原始的窥私欲和猎奇心从未改变。

借助微信朋友圈,大众的窥私欲在几乎零成本的前提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你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朋友的生活轨迹:

小林最近恋爱啦;小王最近升职啦;小赵成天嚷嚷着要减肥却在睡觉前吃了一个大鸡腿;大海玩王者用庄周抢了一个五杀。

从兴趣爱好到感情生活,从工作场景到身心状态,我们无时不刻希望通过朋友圈来全方位展现自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慢慢出现了。

当你排了一整天的队拿到网红奶茶准备晒朋友圈时,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

五一长假归来,你打开朋友圈准备发文纪念旅途,却发现朋友的旅游动态几乎可以拼凑出整幅中国地图,不禁意兴阑珊。

当你对某个负面恶性事件感到义愤填膺,准备怒转某篇切中要害的好文时,却发现朋友圈里已贴满了讨贼檄文。

当你深夜无眠,想发朋友圈说些什么的时候,竟发现无话可说。

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波澜不惊的,我们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便透支掉了身上所有自以为的闪光点。

你越来越不知道,如何发一条有价值的朋友圈。

当人与人之间和这个世界都变得足够熟悉,分享的主角和看客们也都在逐步失去新鲜感。

王小波先生在小说《万寿寺》里感叹道:一切都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朋友圈中的你和我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新鲜感透支掉之后,我们于彼此而言,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


永远刷不完的朋友圈,永远得不到的安全感


朋友小黄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告诉我,有段时间,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止不住的刷朋友圈,近乎着了魔。

我问他原因,他也一头雾水,耸了耸肩,以理工男的典型口吻回答道:“此事无解。”

后来,小黄情急之下关闭了朋友圈,眼不见为净,这才止住了颓势。

朋友圈门槛趋近于零,再加上接触成本极低,只要你有兴趣,就可以一直刷下去,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就成了无底洞。

同时,朋友圈碎片化的内容之间本身并没有太多关联,给人一种很“轻飘”的感觉,看着也不费脑,几秒钟就能浏览一则动态。

在持续的即时满足的快感之下,不求甚解、急于求成的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再去读书学习时,就会觉得脑袋“滞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

很多时候,我们知晓其中利弊,甚至已经对朋友圈的内容感到厌烦,但我们依旧乐此不疲,少时不刷朋友圈就会心痒难耐。

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匮乏在这个时代不再是女生的专利,而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

你害怕错过暗恋姑娘的最新动态,从而被打入冷宫,错过了爱情。

你害怕错过了领导在朋友圈指鹿为马般的训示,从而疏于人情世故,在公司激烈的升职竞争中败下阵来。

你发布精修的自拍照后,总在第一时间点开消息通知,生怕有人对你右脸上的黑痣指指点点,那样你会当场昏厥。

小黄关闭朋友圈的做法是明智的,因为,当一条路越走越黑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前进,从长计议。


大多数人只是看客,人类的悲喜永不相通


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学,最近新晋升为妈妈,每天在朋友圈里晒萌娃日常,心情好了,一天发几十条动态。

孩子笑了发一个,摔倒了发一个,拉屎发一个,在地上爬发一个。

初为人母,她分享孩子的生活,的确是出于开心。

但是被她刷屏的人绝不会这么想,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在她孩子动态下留言的共同好友越来越少,这足以说明,大家已然对她疯狂晒娃的行为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

展露的过了头,人之常情就成了众矢之的。

不难想象朋友们在暗地里略带敌意的吐槽是怎样的:

“搞的全天下就你一个人当过妈似的。”

“拜托,拉屎放屁就别发了。”

朋友圈说到底是一锅大杂烩,久未联系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老师,素未谋面的网友,一面之缘的外面小哥,久未联系的亲戚以及尚未拉黑的前任。

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你引以为豪的事情,或许在别人看来不值一提;让你深夜无眠的心事,在别人那里或许只是云淡风轻的笑谈。

你在朋友圈晒出和三两好友喝酒撸串的照片,本以为会得到类似“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的夸奖,结果,你妈即刻打电话过来,勒令你赶快回家,别多喝酒,对身体不好。

清晨路过小道的时候正逢朝霞满天,你心情雀跃,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自以为美爆的风景图,寓意开启新的一天。结果有人在下面不解风情地评论道,你不太会拍照啊,照片过曝了。

人类的悲喜永不相通,朋友圈所谓的分享功能其实是美好的幻象,它最大的作用是,可以确定“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关注我”。

虽然这也是错觉,但好歹,彼此心照不宣,逢场作戏。


亲爱的,你看到的并不是真的我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她的偶像,她从初中开始追星,功夫不负有心人,近日终于抢到了演唱会门票,见到了偶像。

我问她,见偶像的感觉怎么样?他是不是长得很帅?

她说,看过演唱会后自己决定当一个路人了。

我问为什么?

她说,落差太大,也就那个样子吧。

在自我设定出的美好幻觉中粉了一个明星十几年,看过他参加的所有综艺,听过无数遍他的歌,在看了演唱会之后却只是淡淡的说一句:也就那个样子吧。

想来,朋友圈里的交往大概也是如此。

有位女性朋友曾大惑不解地向我吐槽,很多连面都没有见过的人来向她告白,这真是个神经病遍地走的时代。

我想,这一切都要归罪于她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朋友圈人设。

她的头像是自拍照,长发飘然,大眼睛自带春风;朋友圈的内容大致是美食、自拍和旅行之类的内容,给人一种小确幸的美好。

但其实她有很多碎碎念的、偏负能量的东西都转移到微博上去了,所以朋友圈展示的只是她千面中的一面而已,而刚好这一面,美好可爱到刚好让追求者动心。

所以说,人们所喜欢的,并不是实际中的那个人,而是想象中ta应该有的样子:

ta看书多,一定很有文化;ta经常发美食,一定厨艺精湛;ta每天转深度文章,肯定很有思想;ta经常晒旅行照片,生活真是丰富多彩;ta发朋友圈的手机标识是爱疯10,至少是个中产阶级。

然而实际情况极可能是这样的:

ta的自拍照都是经过美颜的,其实ta没那么好看;ta晒的那本书去年就买了,直到今年才看完;ta旅行的途中其实并不好过,因为对象一直在和ta闹分手;ta的爱疯10是分期付款买的,最长贷款期限,两年,每个月两百多块,要一直还到毕业第一年。

有意或无意,一旦我们在朋友圈塑造出一个讨喜的人设,就要承担起有朝一日被贴上“也就那个样子吧”的标签。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的原因——我不想为了逼格,丢掉了真正的自己,我更不想让别人失望。

无处安放的心,将在朋友圈外被分拣

在现代的社交工具出现之前,我们被长时间抛掷在各自的孤岛之上,朋友圈的出现释放了我们长久以来被压抑的社交需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个人社交能量值正消耗殆尽。我们的窥私欲望没有消失,但我们的社交快感阈值却在不断升高。

微信社群和熟人关系取代朋友圈成为我们对于微信的日常眷念。抖音、快手等视频信息流正在挤占之前我们花在朋友圈上的时间。基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游戏成为我们闲暇时间新的挚爱。

曾经,我们寄希望于朋友圈将彼此从孤岛上打捞。

最终,我们选择逃离朋友圈,选择更加个体化的休闲娱乐模式取而代之。

因为我们知道,人生而孤独,终究要学会和自己相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1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02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566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5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67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5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64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91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9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2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8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3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